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重返火红年代> 重返火红年代 第244节

重返火红年代 第244节

  “太好了。”
  “这种飞机更加适合南美。”
  “是的,南美那些客户可以在丛林里面种植粮食了。”
  “这种小飞机可以超低空飞行,我们做了测试,雷达根本看不见。”
  “就是看见了又怎么样,就这小飞机成本,速度,除非是防空导弹。”
  “一枚防空导弹多少钱?”
  “要是敢使用防空导弹,信不信这些导弹会出现在其他地方。”
  “一枚导弹足够买多少架小飞机了。”
  一帮子经销商一边举着望远镜,一边开口说道。
  这种小飞机本身小,可以超低空飞行,雷达发现的时候已经距离很近了,稍微远一点雷达根本发现不了。
  当然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当然是成本了……
  “我们测试过,用防空机枪打这小飞机,你们猜怎么着,打造很多的窟窿,都还可以飞。”
  “哈哈,这玩意设计简单,除非直接打中发动机。”
  “错了,发动机打中之后还可以滑行一段距离。”
  “是的,而且你们知道,地面打空中有多不容易,除非是那些暴发户在沿海五公里布置一艘战舰。”
  “五公里也没用,两千米之外防空火力全靠运气,这小飞机速度可是两百多公里,军舰都追不上。”
  “太让人恶心了,唯一缺点就是载重小了一些。”
  霍先生看着水上飞机的造型,也知道这些经销商说的数据,这些经销商组织了人在某个地方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让人目瞪口呆,一艘军舰居然拿小飞机没办法,因为小飞机可以提前看到你军舰,然后绕路。
  除非对方动用战斗机,或者是防空导弹,不然根本追不上。
  但是不管是欧洲,还是北美,都有着广袤的海岸线,怎么可能知道小飞机的飞行路线?
  而且这小飞机值得别人用战斗机全天候的进行拦截?
  发动机损耗都可以北美某个军方破产。
  小飞机降落在港口上,然后缓缓靠近港口,一帮子经销商赶紧就来仔细参观,然后经销商自己这边也有测试人员。
  飞机不断的起飞降落,三天之后,经销商给霍先生报价,让霍先生也惊呆了,水上飞机今年至少一万架。
  而这个时候,几架水上飞机,已经分开送到全球不少地方,经销商们准备给潜在的客户推销这些飞机。
  至于说许可证什么的,根本不需要霍先生操心,这些经销商一定会搞定的,再说了,你那个国家不允许,直接在公海交易就是了,别人飞回去就是了。
  只要海况适合就是了,而且这水上飞机的机枪支架也保留了……一帮子经销商相信不少没钱的国家,也会有自己的空军。
  能用这种小飞机当空军的,可以想象这些空军面对的地面武装又是什么装备。
  其实地面打空中十分难打的,这种飞机小,基本靠的是运气,至于说防空导弹,估计没有谁白痴的拿防空导弹打这玩意。
  这玩意就是60年代版本的空中小摩托,西方也有这样的小飞机,但是因为成本的原因,根本竞争不过内地的小飞机。
  内地这边哪怕是成本的八折换外汇都不亏,毕竟就像木头这些,卖原木才几个钱,而摇身一变,成为飞机零部件,不但增加了多少就业岗位,也比出口原木价值更高吧?
  更别说,内地还不需要兑换外汇,直接在港岛用外汇交易,不被人收割一次,就占大便宜了。
  本质上,内地现在与外面是以物易物,价格只是作为一个衡量值而已,产业链维持住了,看起来亏本,其实是不亏的。
  春天来了,刘海明显感觉到了,温度升高了,路上大姑娘小媳妇的衣服开始单薄了起来。
  星期一早上,刘海从老家回到维修科,参加完每个星期的例行会议。
  “港岛那边来订单了,水上飞机要一万架。”开会完毕之后,刘海被厂长叫到了办公室,开口说道。
  “一万架。”刘海没啥意外的,这飞机价格太便宜了。
  而且西方那边的国家,本质上是互相拆台的,可以想象北美的边境上,以后多热闹了。
  其实北美的边境那么热闹,他们自身执法机构也有原因……简单一些,养寇自重,后面著名的ci(啊)亲自下场带货,到了刘海穿越的时候,人家国内资本家一看,不能让你们这些ci(啊)自己吃独食,干脆来了一个合法化……
  “嗯,上级已经确定了。”孙爱国已经很淡定了,完不成订单又不是自己一个人着急,其余的人更加着急。
  “又要增加几个配套厂了。”
  “嗯,就是增加配套厂。”
  “……”刘海觉得再过几年,摩托车厂不知道要扩张到什么地方去了。
  “上级的意思是在沿海地方建立一个分厂,这种飞机以后直接在内地装船,港岛那边走个手续就是了。”
  “因为这飞机大部分是木头制造的,港岛那边不会生产任何零部件,以后直接整体运输。”
  孙爱国又开口说道,刘海点点头,这种小飞机,成本低,没必要中途倒腾上下船增加成本,上下船还要仓储,运输等等的。
  “为了缓解材料运输压力,领导们决定把厂子建立在曹妃甸那边,那边单独修建一个封闭的独立的工业区,并且连港口一起。”
  “另外还要在那边建立两套大化工设备,以后那边可以成为塑料生产基地,经销商那边已经谈妥了设备。”
  刘海听到这话,没有说什么,京都这边运输压力是太大了,特别是铁路,这些小飞机能从海上走,就更好了,当然主要是这玩意散件运输不划算,大部分都是木头,到了港岛组装增加成本。
  “以后雪地,陆地的基本都会在那边生产,不过暂时生产任务只能落在咱们这边,那边已经在开工建设了。”
  “我明白。”刘海总算是知道厂长来的意思了,让自自己多盯着点。
  那就只有多盯着点呗?
  飞机出口,并且实现开门红,而且总的达到了一万多架订单,当然仔细一看出口的价值,就没法说了,但是毕竟是开门红。
  这种小飞机,内地以前也生产不出来,毕竟涉及到发动机,这可是在空中,不像地面上的不靠谱的发动机,坏了大不了下车修修补补就可以了。
  这玩意在空中,需要就是可靠性,那些大牛人呢,设计也许很强,但是工业产品,设计是一方面,制造又是一方面。
  比如大名鼎鼎的八爷,从首飞到试飞,多少年了,就是设计出来了,但是工业水平不行,这里那里的问题多多。
  同时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弊病,那就是想做到最好,就像开始的运八,多个方案无法统一,因为要集成全世界最优秀的运输机的优点……
  因为主管的不懂,下面具体干活的又没办法说更多……
  摩托车厂分厂的建立,上级领导同意的,当然作为飞机的大功臣,刘海同志再次被提及。
  “这个小刘啊,搞个小飞机居然很受欢迎。”
  “可不是,没想到国外也喜欢这种小飞机。”
  “就是给小刘同志的奖励?”
  “这个让他自己决定吧,我不管了。”上级领导决定不管,因为文房四宝都给了,再也没有给的了,写了多少字了?
  “那是你们的事情。”上级领导补充了一句。
  下面几个部门领导听到这话,也是头大,心里嘀咕:小刘同志怎么就不犯错呢?来个功过相抵多好啊?
  但是就小刘同志的履历,也就乡下那个女人……呃,那个上级领导都说不算什么大事情。
  压力自然给到了孙爱国,孙爱国就被几个领导找的谈心,什么多关心小刘同志。
  孙爱国这边只好回答:小刘同志正在研究吊车,还在给那边设计游艇,还负责750cc的摩托车跑车的设计。
  领导们一听这话,纷纷表示:哪没事了,再等等吧。
  “还是厂子大了好啊。”刘海看着吊车的零部件,整个吊车的所有零部件,刘海的维修科一个零件都没自己生产。
  直接拿出图纸,材料参数,然后丢给设备科。
  吊车大臂长度是6.5米的五节,比起现代动不动十几米长的一节大臂,算是很垃圾的了,但是在这个时代,特别是在国内,那就是第一!
  所有零部件到了维修科这边,重新检查一下,然后入库,从开始出吊车零部件图纸,到全部完成,也就不到两个月时间。
  刘海把难度较大的零部件图纸先拿出来,反正制造这些零件的车间,不知道造出来的零件是干啥的。
  刘海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这种才是自己想要的,只要拿出设计图,材料,就可以生产出零部件,比自己辛辛苦苦加工零部件要轻松多了。
  零部件到位之后,就开始组装,刘海等人都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头盔,还是那种藤条的。
  藤条的头盔其实比金属的更好,因为藤条有弹性,金属的是硬顶的。
  不注意磕碰一下子,藤条有弹性,但是金属是硬的,前者没啥事情,后者脑瓜子嗡嗡的。
  孙爱国从曹妃甸那边回来,好像是去处理什么突发事情。
  孙爱国来的时候,吊车已经组装三天了,之所以这么慢,是因为刘海指挥,让维修科的人干,不然以后生产样车的时候,自己还要去那边看。
  已经完工了,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调试。
  这种吊车还要配备旗手给予司机信号,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对讲机,要1978年的全州才开始生产,也没必要用进口的这些东西。
  等到刘海从吊车上面下来,司机开着吊车出车间,孙爱国才有机会问道:“怎么样了?”
  “暂时没问题,出去测试测试。”刘海看着孙爱国满头大汗的,心里有些疑惑。
  “刚才跑的太着急了,没想到建立分厂的地方,居然有人上门闹事?”
  “建设科运送的材料被人当街抢了,人还被打了。”
  “工地上设备都被人搬走了,钢筋,水泥都被搬走了。”
  “我带上厂子,武装部的人收拾那些玩意儿去了。”
  “这些地方上的土棍,无法无天的很。”
  “据说这些土棍平时就是当地一霸,在咱们武装部面前啥也不是,跪在地上喊爷爷饶命。”
  刘海听到这话,不觉得奇怪,那个地方,就那个样子。
  第326章 客户
  吊车缓缓的从车间里面开了出来,吊车底盘都是新设计的,吊车的大臂之所以制造成这个长度,是因为现在国内的路况不允许制造更长的大臂。
  不是制造不出单节长度十米以上的大臂,但是路况呢。
  因为前两年生产的六米二的平板拖车,所以国内很多道路都加宽,弯道也加大了,能让六米二的平板拖车在绝大部分地方行驶,所以大臂设置成这个长度完全是合适的。
  孙爱国看着开出来的吊车,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大家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