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呸呸呸!”张老丈连忙阻止他说下去,“你这厮最是嘴碎,县衙是能随便议论的吗?叫人听见了只怕要将你拿了去!”
  殷老丈道:“瞧你那胆子也就和芝麻粒般大小了,我行的正坐的端,怕他们做甚!”
  张老丈闻言,睁大眼睛,哆嗦道:“你,你,你休好浑说,我甚么时候害怕了?”
  殷老丈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哦?我可听说你家大郎被冤枉时,你吓的都尿裤子了?可有此事?”
  张老丈立刻炸了毛,“休要浑说,哪个王八蛋坏我名声?看我不宰了他!”
  殷老丈也懒得和他争辩,端着酒杯道:“行了行了,咱不争了,每次一说你就咋咋唬唬的!”
  张老丈委屈了起来,“还不是你每次都要奚落我?”
  桑榆在一旁听的好笑,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好个面子,谁落了他的面子就跟谁急。
  殷老丈也就是想挣回之前的脸面,见张老丈委屈上了,连忙转移了话题,“话说这几日长安热闹了不少,这大姑娘小媳妇都忙活起来了。”
  张老丈就道:“是啊,我家月娘早就备好了新衣裳,我琢磨着给她添个首饰,好叫她风光风光。”
  桑榆好奇地问,“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殷老丈便道:“怎的?你竟不知?这再过些日子就是乞巧节了,你们这些小娘子怕是要高兴坏了。”
  桑榆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是了,我竟忘了,这都快七月七了。”
  张老丈道:“可不是吗?每年七月七都热热闹闹的,这一日宵禁都会延后,小娘子们放花灯,持针线向织女乞巧,求得如意郎君。”
  桑榆道:“果然长安道风俗就是要热闹些。”
  张老丈道:“回头我让我家月娘来教教你,你们姐妹二人初到长安不熟悉也是正常的。”
  殷老丈道:“可惜我家女儿已经嫁了人,不然到可以和你们这些小娘子一块玩乐。”
  嫁了人的姑娘就是别人家的了,一举一动都要跟着婆家走。
  老人的话题永远躲不过子女,两个都是有闺女的,聊着聊着竟然喝了不少酒。
  待到晌午,殷老丈在张老丈的搀扶下离开,临走时丢下一荷包铜钱,抱走了一壶酒,桑榆知道殷老丈不差这点酒钱,也就没有推拒了。
  只是她另装了一壶,送给了张老丈。
  午时刚过,就有差役带了话,让桑榆得空去一趟大理寺。
  桑榆琢磨下午也没什么事,估摸着大理寺是有事寻她,晚去了也不好,就跟桑蓁打了个招呼,叫了一辆驴车,晃悠悠地去了。
  等到大理寺的时候,差役果然没有拦她,只是告诉她崔寺正不在寺中,让她去寻薛寺直。
  桑榆不知道找她何事,只能跟着差役去找了薛如英。
  薛如英正在马厩洗马,看见桑榆过来,惊讶了一下,“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桑榆笑道:“我以为大理寺有事要找我,怕耽误了要事。”
  “能有甚么要事?之前周学官的案子折腾了半个多月,好不容易才闲下来。”薛如英一边拿毛鬃刷着马背,一边和她说话,“今日一早崔寺正就准备差人去叫你了,奈何他阿娘许久没有见到他,着人将他架了回去,临走时交代我,让我去寻你一趟,我还没出发,你就自个儿来了。”
  桑榆忙道:“崔寺正客气了,有事知会便罢,怎能需要薛寺直亲自寻我?”
  薛如英闻言,将手中的毛鬃递给一旁的马监,拿毛巾擦了擦手道:“桑小娘子,我一直觉得我们两个同龄,虽然身份不同,但也可以做个知己好友的。”
  桑榆不解,“能与薛寺直做朋友是我的荣幸。”
  薛如英便道:“即使如此,你为何要与我这般客气?”
  桑榆顿了一下,她没想到薛如英会这么说,薛如英虽然性格豪爽,但是从她的举止来看就知道也是大家出身,桑榆虽然没有那么强烈的身份落差,但也知道在这个阶级森严的社会,身份的差距等同于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
  尤其是世家出身的子弟,他们骨子里带着与生俱来的高傲,从来不屑与平民为伍,有传言说圣人曾经想将公主嫁入世家,那世家竟在圣旨下达的当日给儿子举办了婚仪。
  这无疑将皇族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可就是这样圣人也没将那个世家如何了,一方面可以看出世家的底蕴,另一方面也说明百年世家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第四十三章:酬金
  宁娶世家女,不入皇家门。
  桑榆虽然不知道薛如英出身如何,单凭她现在官至六品寺直,就不是桑榆能够寻常对待的。
  一直以来,她都是禀着做完事就走人的,以后不会接触的想法来与大理寺的人相处的。
  包括崔叙。
  她万万没想到薛如英会主动示好。
  桑榆也不是纠结的人,当下笑道:“是我魔障了,如英。”
  薛如英也开心了起来,“桑桑就是招人喜欢。”
  说开了之后,薛如英明显高兴多了,拉着桑榆去了她私人书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精致的荷包递给她,“诺,这是崔寺正叫我给你的。”
  桑榆接过荷包疑惑地翻看了一下,荷包很小却很漂亮,上面刺者精致的花纹,看得出是出自行家绣娘之手,只是它入手轻巧,完全猜不到里面有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