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薛如英一把拉着桑榆的手,“桑桑你且放心,待我回去定要审问那厮!竟做出这等负心之事来。”
桑榆道:“你先说这消夏宴怎么了?”
薛如英看桑榆疑惑的样子不似作假,想到她出身平民,对这些事情不了解也是有的,便与她解释了一番。
原来消夏宴算是皇族夫人的常宴,长安的夏日憋闷燥热,每到热的很的时候,夫人们就爱弄个晚宴,叫上几个要好的姐妹聚一聚,一来可以聊天解闷,二来也当作关系走动,这便是消夏宴。
夫人们在一起最爱说的就是家中子女,见面就不免要聊起他们的婚事,一来二去,消夏宴便成了夫人们替自家儿女相看的好去处了,谁家要有适婚的儿郎,恨不得天天带着往消夏宴跑。
崔叙已经弱冠了,为此升平长公主从去年开始就去了好几次消夏宴,这不,前几日礼部尚书的夫人就办了一场消夏宴,这回升平长公主竟然也将崔叙带去了。
其意思不言而喻啊。
桑榆听的津津有味。
薛如英看她满不在意的表情,蹙眉道:“你听了不生气吗?”
桑榆问:“我为何要气。”
薛如英一呆,“你们不是,那个,什么什么吗?”
桑榆疑惑,“那个什么?”
周良才听不下去了,直言道:“这崔寺正不是和你,他欢喜你来着。”
“咳咳,你们,你们!”桑榆猛地咳了起来,腾地站起身来,怒道:“哪个混账东西在胡言乱语!”
她和崔叙?
这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啊,两人都能隔了一个洪荒了。
薛如英眼睛一瞪,对周良才道:“不是你说的吗?”
周良才满眼无辜,“我也是听说的啊,大理寺都在传言,说崔寺正带回来一个貌美的小娘子,还同进同出呢,就是查案也带在身边。”
“那是因为我初到大理寺不熟悉,崔寺正受长安县张明府所托,照顾我一二。”桑榆脸色一黑,“而且我是仵作,不带着我怎么验尸?”
本朝规定仵作验尸的时候必须有官员在场,她验周学官的时候崔叙才亲自带着。
没想到竟能传出这等谣言。
周良才“啊”了一声,讷讷道:“还有人说,崔寺正为了不落下口舌,才将你召入大理寺陪着。”
桑榆无语了,想到了什么,猛地问道:“那消夏宴又是什么说法?”
周良才脖子一缩,“说是崔寺正将你诓进来之后就不知珍惜了,又去消夏宴诓骗其他小娘子。”
薛如英插了一嘴道:“还有人说你进了大理寺一直在强颜欢笑,实则悲恸欲绝,日日痴等着崔寺正回来。”
桑榆这下全明白了,怪不得这几日大理寺的人看自己的眼光怪异的很,现在看来,那不就是愤怒之中带着怜悯吗?
还有,什么叫日日痴等着崔叙回来?那不是因为崔叙一直在外办案,她知道崔叙多给了她验尸的酬劳,想等他回来后亲口谢他来着。
第五十五章:夜谈
大理寺的人都这么闲的吗?拿他人的事来消遣,这些人后辈子都要托生成狗仔吧?
桑榆哭笑不得,只能再三解释崔叙让自己来大理寺是看中了她验尸的技艺,单纯惜才而已,真不是欢喜她!
这黄河水要是洒在她身上,她这辈子都别想嫁人了。
虽说她也没有嫁人的打算。
在桑榆竭力解释下。两人终于明白是他们误会了,说话间松快了许多,嘻嘻哈哈地说笑起来。
说笑声传到门外。
崔叙听了也轻抿唇角,到底没有上前,转身离去。
对于几人议论的事他也不在意,只是想着薛如英最近是不是有些清闲了,是该派个案子历练一番了。
还有周良才,着实嘴碎了些,得安排一个清简些的差事,最好是一个人能做好,且需耗费时日的。
路崖提着灯笼跟在他身后,走了几步终是没忍住,小声道:“阿郎怎么不去解释一下。”
他家阿郎出身尊贵,桑小娘子就是再好,也不能轻易拿来与阿郎相配。
崔叙漫不经心道:“桑小娘子不是已经解释了吗?”
路崖道:“谁知道寺里人还会怎么说?阿郎已经弱冠,就要说亲了,这时候要是有些流言蜚语,娘子怪罪下来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崔叙就道:“那与你何干?总不过还有阿耶顶着。”
路崖憨憨一笑,“这,这倒也是。”
崔叙抬头看了一眼月色,长腿一迈,道:“回吧。”
路崖连忙“哎”了一声,加快步伐跟上崔叙,“我去厨房给阿郎拿些晚食,阿郎忙了半天都没吃上一口汤饭。”
……
夜里。
桑榆躺在床上和衣而卧,也许是天气的缘故,她觉得有些闷热。
翻来覆去折腾了好半天,实在没睡着,她披上外衣起身出了里间。
路过堂屋的时候,桑榆脚步放缓,就着烛火看了一眼在隔壁的薛如英,见她睡的深沉,这才轻轻推开门走了出去。
夜间的院子比厢房要凉爽许多,桑榆看见院子中间有一座小凉亭,她拾级而上,走到凉亭里坐在长凳上,看着天空发起了呆。
夏日的天气变化的有些大,天空的星光闪烁的厉害,桑榆想起儿时外婆常说,这种天气估摸着是要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