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桑榆见状,提出要看一看月娘等人的验尸单。
  此时离阿芫被关押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月娘等人的尸体也早早地入了土,假母在她们生前很苛刻,在她们死后还是给她们买了一口棺材,将人拉出去埋了。
  虽然桑榆很想验一验,但也知道不能干出挖人坟墓的缺德事,只能看一眼当时仵作的验尸单子了。
  对于桑榆的请求,崔叙自然答应。
  不良帅也知道轻重,派人将验尸单子取了一份过来交给崔叙。
  崔叙看都没看直接递给了桑榆。
  此时已接近了午时,雨已经停下了,若朝堂无甚大事,卢明府很快就要回来了。
  崔叙见时辰不早了准备先回大理寺,大理寺事务繁多,他得先回去处理些,再想想接下来该如何侦查。
  一行人先回大理寺整顿一番。
  几人刚回到寺里,崔叙就被小厮叫走了,说是郑少卿有事相邀,薛如英和周良才也各自去安排事务了。
  桑榆回到院子里,先是将月娘等人的验尸单子细看了一遍,又托人给桑蓁带话,叫她安心在家,别担心自己,她忙完自会回去。
  现在的仵作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培训,大部分仵作还属于兼职,平时他们做些替人收尸敛棺的活儿,偶尔有需要他们才会帮忙验个尸,所以他们的验尸单子上写的简单粗暴,一堆之乎者也的,一看就知道录事没少润色。
  第六十章:对峙
  比如玉娘的单子上只写了年十八,身体僵直,唇口乌黑、舌开露齿等,其他的信息基本没有。
  桑榆头疼不已。
  这些信息都是死者不同死亡方式的基本特征,参考性非常之低。
  午时过后,崔叙总算得出空来,将薛如英和桑榆叫来,吩咐接下来的事。
  听完崔叙的吩咐,桑榆问:“崔寺正的意思是再探一下秋都知?”
  “不错。”崔叙道:“既然现在的线索指向她,那么我等就顺势而为,直接问她。”
  崔叙本意是想直接将秋都知带回大理寺审问的,但是她毕竟不是普通戏子,一旦带回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勋贵子弟要跳脚。
  还是得先去探一探她的口风。
  薛如英问:“万一那个胡姬看错了,那个神秘男子只是一个普通客人呢?”
  崔叙修长的手指在案桌上敲打了几下,道:“秋都知身为平康三绝,她的一言一动都有深意,既然她瞒着众人偷偷见那个男子,那么那个男子的身份必然蹊跷,无论他与月娘等人之死有何关系,通过他必然能让秋都知开口。”
  桑榆了然,无论神秘男子的身份如何,只要查出这个人,秋都知必然要开口,最起码他们能弄清楚阿芫为何认罪,在这次的事件中又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叫什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崔叙又道:“今日寺中有些忙碌,我要与王公有要事商讨,百里寺直查案未归,这件事情只能托付你们两个,你们是女子,秋都知应该与你们好说话些。”
  崔叙也没有办法,今日常参,周学官的案子又反复被提及,圣人在御史台和国子监之间周旋无果,就将案子重新塞回大理寺,王公深感头痛,叫来两位少卿和他共同商议量刑之事。
  青楼一案只能先交给薛如英查了,好在桑榆是个聪慧的,不但验尸之技精湛,于查案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有她在他也能放心些。
  桑榆两人深感责任之重。
  崔叙笑着安慰道:“你们只需去探一探秋都知的口风,她若肯说自然是好,若不愿意待我禀明王公,抽调人手,将那青楼十三坊挨个查上一查。”
  “诺。”
  因周良才要跟着崔叙处理寺中事宜,所以崔叙派了另一个名叫娄大的捕头跟着他们,薛如英想了想,又捎带上了方录事。
  娄大寡言少语,性子沉静,什么事都听吩咐行事,某方面来说比周良才要爽利许多,只是桑榆习惯了周良才的咋咋呼呼,跟他一起总觉得有些拘谨了。
  平康坊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此时正逢东西两市开市不久,这片区域人来人往,不少人涌进坊里。
  桑榆等人刚刚到秋都知所在的群芳楼,就听见里面传来寻闹事,有人在大喊着:“打杀人了!打杀人了!”
  桑榆和薛如英皆了一愣,快步走了进去。
  按理说,平康坊里闹点事实在太正常不过了,来这里的人不单有文人雅士还有些地痞流氓,他们喝醉了之后打闹打闹也是很常有的事,只要不是很严重也没人会管。
  这次的阵仗有些大了,群芳楼的大厅内挤满了人,一群家丁护院装扮的汉子,在几个年轻郎君的带领下和假母对峙起来,家丁的人数有些多,一个个拿着棍棒等物,虎视眈眈的。
  假母那边护院、龟奴齐上阵,连杂役厨子的上场了,也手持木棍和家丁那边对上了。
  大厅里面一片嘈杂,有不少妓子和客人从房间里走出来,趴在走廊的护栏上当一个看客。
  领头的小郎君气焰嚣张地对着假母喊道:“你这老鸨休要和我说这些废话,你只管把秋娘给我交出来!”
  假母气的不轻,“窦小郎君,我已与你说了,秋娘今日不在这里。”
  窦小郎君却不管这些,“我已经去了南曲,她家仆人说她不在家,这不是在这里还在那里?定是你将她藏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