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有道是:“天下学子皆为天子门生。”施明府这话也能说的。
  崔叙安慰道:“此事并非明府之过,天下之大又怎么事事俱到。”
  施明府长叹一口气,“某已上书京兆尹请罪,圣人若要怪罪,某绝不多言,只盼此事能叫其他县引以为戒,莫再叫流言残害良人。”
  崔叙看着施明府心累不觉的样子有些感慨,“施明府乃君子也,圣人一向爱民如子,若知晓此事定会严令教化之责。”
  施明府脸色立刻变得正经起来,”当是如此,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应以‘明事理,辨是非,知善恶’为己任!”
  如今的天下已经安定了,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但是比起前朝饿殍遍野已经好上太多了。
  越来越多的异国胡人来长安朝拜圣人,虽说王公贵人皆是才学之人,但是百姓也不能愚昧不堪。
  崔叙听了也是身心一怔,他出生的时候天下还处于动荡状态,如今却能想着天下大同了,“若天下真如施明府所愿,那我等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施明府保重,某告辞!”
  说完就翻身上马,其他人也跟着上马的上马,上车的上车。
  崔叙骑在马背上,马儿四肢在原地踏步,他想了想,对施明府道:“施明府,还有一事需施明府费心,那洪三郎家中的尸骨先放在义庄,待此事了了,请务必将它送回岩山村安葬。”
  施明府立刻道:“崔寺正放心,某定然遵从。”
  洪三郎家中的尸体已经确定是洪娘子了,她死的蹊跷,埋骨之处更是怪异,种种迹象也表明桑榆的猜测无误,但是回长安总不能将尸骨也一起带回去,只能将它安置在县衙的义庄,等洪三郎审问完毕在做定夺。
  崔叙点点头,轻拍马臀,第一个走了。
  跟在后面的娄大振臂一呼,“启程!”
  和来的时候相比,回去的队伍状大了不少,考虑到要用马车带着洪三郎和病弱的丹娘,崔叙将时间安排的比较紧,既不会太劳累,也可以赶在城门关闭前进入长安。
  托丹娘的福,桑榆终于可以不用在太阳底下和薛如英共骑一匹马了,她可以蹭一下丹娘的马车,正好还能和她做个伴,路上也不至于太过无聊。
  桑榆坐在马车上,从里面微微掀开车帘,就能看见押着洪三郎的囚车。
  听薛如英的说,他们已经暗中审问过洪三郎了,桑榆不知道他们如何审问的,最起码从外表看来,洪三郎除了狼狈一些,看不见一丝皮外伤。
  只是他整个人变的十分安静,仿佛昨日夜里的癫狂之人不是他。
  桑榆只看了片刻就放下了帘子,一回头就看见丹娘惨白着脸靠在车撵上,她忙问:“你怎么样了?是我不该看的。”
  丹娘强笑道:“不是桑小娘子的错,是我胆子太小了。”?明明恶人已经被抓住了,可是她还是会害怕,甚至连看他一眼都做不到,就连看到像他粗鲁高大的男子,她的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丹娘心想,自己这辈子怕是毁了。
  桑榆不知道她心中的想法,只当是她还没有从被绑架的阴霾中走出来,她也不再多言,闭眼假寐起来。
  回去的路程确实慢了许多,直到城门快要下锁,他们才赶回长安。
  第七十六章:水落
  好在金光门离大理寺不远,一行人就直奔大理寺,到了大理寺门口,崔叙并没让丹娘的马车停下,而是吩咐车夫直接送她们去了平康坊。
  到了平康坊之后,马车转入一道小门前,早早等候的婢女将丹娘扶下马车,丹娘这才对着桑榆弯身道别。
  桑榆没有下车,隔着车帘目送她进了楼里。
  马车又将她送回来永安坊。
  永安坊的灯火已经亮了起来,因桑榆昨日临走前托方录事给桑蓁带了话,桑蓁并没有生气,只是给桑榆备好了洗澡水,叫她好好解解乏。
  “呼~”
  桑榆泡在澡桶里舒服地呼了一口浊气,这两天真的是把她累坏了,她的大腿和脚底都磨破皮了,之前在外面没感觉,回到家中一泡水就疼了起来。
  也不知道薛如英是怎么锻炼的,同样都是跑马爬山,她的精神一直很旺盛。
  还有崔叙,平时看着就是一个贵公子,没想到也能做出亲自带人搜山这等苦差事。
  还有还有,方录事竟然也住在长安县南边的通轨坊,以后方便托他带话了……
  热水散发的雾气将桑榆的脑子熏的有些迟钝,她一边想着琐事一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
  脑子迟钝的后果,就是第二日桑榆去大理寺的时候是吸着鼻子去的。
  薛如英见到她憔悴的模样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了?”?桑榆不好意思道:“无碍,就是昨日着凉了。”
  她说的有些羞愧,这大热天的,她竟然感冒了,要不是昨日桑蓁怕她被洗澡水淹死去叫她,她就要在洗澡桶了泡一夜了。
  这个时候的夏天虽然热,但是夜里不注意还是会着凉的。
  薛如英唏嘘了两句,让她注意一下身体,就没多问了。
  桑榆便向她打听洪三郎如何了。
  薛如英理所当然道:“今日一早,周良才就将他押送到万年县了。”
  桑榆一愣,竟然是要送到卢明府那边,“我原以为是大理寺审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