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崔叙并不想看见桑榆失望的眼神,只能道:“我会同柳小娘子商量一下。”
桑榆心知崔叙一旦答应肯定会尽力周璇,她对崔叙抱拳道:“此事就拜托崔寺正了。”
崔叙点点头,嘱咐牛仵作尽力保存好伍舟的尸身,就要送桑榆回去休息,
哪知道事与愿违,崔叙带着桑榆刚刚一出院门,就被贺咏等人堵个正着。
在贺咏的带领下,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将他们围在门口。
贺咏一马当先,对两人叫嚣道:“崔叙。你竟然带凶手来此,你是要伍舟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吗?”
崔叙面不改色道:“贺小郎君慎言,伍舟之死尚未确定凶手是何人,贺小郎君莫要逞口舌之快。”
贺咏冷哼一声,“怎么?你们已经查了三天,还没查出结果吗?”
崔叙道:“此事乃是我大理寺之事,与贺小郎君并无干系。”
贺咏叫道:“有没有关系不是你崔叙说了算的,我是答应宋先生让你查案,但并不是说我不会计较,柳家妹妹体弱,本应早些回长安修养,可是她心地善良,为了给侍卫讨个公道迟迟不愿回京,你崔叙若是没有那查案的本事,大可以将寺正之职交出去。”
崔叙听了也不生气,他双手拢起,面色平静,“这用不着贺小郎君操心,某的官职由圣人钦点,若是贺小郎君不满,大可以上书圣人罢了我寺正之名。”
“你!”贺咏怒火中烧,他的出生并不算好,贺家并不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在官场拼搏多年,一直碌碌无为,最大的功绩也就是当年眼光清明,在圣人登基之际站对了位置,才叫他在长安站稳了脚跟。
后来圣人大力提拨寒门子弟,加上自己的姑姑入宫之后备受宠爱,稳居四妃之位,并诞下皇子,父亲这才能在朝着有一席之地。
可是即使如此,父亲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太仆寺少卿,若不是看在姑姑的面子上,自己这等身份在世家勋贵里都不够看的。
第九十三章:信任
贺咏自己也曾进国子监入学,可是无论什么时候,那些人眼里永远只有崔叙。
后来崔叙从国子监出来,很长时间都沉寂在府中,贺咏心想,你学问好又如何,还不是和我一样在家中等着举荐,长安人才辈出,又怎么会轻易轮到你一个年轻郎君来争名斗利。
就在他洋洋得意的时候,他听说了圣人亲自下旨封他为大理寺寺正,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五品官职,可却是多少人都仰望不及的终点。
贺咏掩藏不住心中的嫉恨,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都不愿听到崔叙的名字。
三个月前,他父亲听说,吏部尚书柳正源的嫡女柳锦书从河东回到了长安,就想着借史家表妹的关系走动一二。
若是柳家与贺家结亲,那么柳尚书看在女儿的面子上也会为他谋个一官半职,运作好的话,甚至还能比崔叙都要胜上一筹。
贺咏为了讨好柳锦书,想方设法谋求她的好感,好不容易柳锦书愿意同自己亲近一二,却不想生了这等祸事。
想到这里,贺咏对着家丁吩咐道:“你们将那个女人拿住,押回长安听候柳尚书发落。”
家丁大喊一声,“诺!”
崔叙眼中寒意乍起,将桑榆护在身后,“我看何人敢动手!”?贺咏道:“崔寺正,我只是想缉拿要犯,你若执意要护着她,可别怪我不讲情分!”
崔叙不动如山,似乎未将他的话放在眼里。
贺咏恨的牙痒痒,每次都是这样,无论他怎么找茬,崔叙永远是这样一幅心如止水的样子,似乎在他的看来,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只配在他面前上蹿下跳。
桑榆其实已经有些累了,她的伤毕竟没有好,又顶着烈日来到这里,本以为可以回去休息,哪知道又跑出来一个拦路的老虎。
贺咏的行为让她想到了同样嚣张跋扈的窦玉成,只是和他相比,窦玉成的嚣张性子带了一丝自信张扬的贵气,他的嚣张性子透着十足的底气,仿佛就算他捅破了天也不会有事,对自己闯的祸事心知肚明。
贺咏的嚣张则带着气虚不足的感觉,在找茬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有一种狐假虎威的味道。
就像现在,他嘴里说着要拿下自己,可是在崔叙将自己护住之后,竟只敢与他对峙,若是窦玉成,只怕早就仗着人多势众打起来了。
就在桑榆想着此事该如何善了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抬眼看去,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几匹骏马朝此处飞奔而来。
桑榆眼见地看见百里谦和周良才的身影隐约闪现其中。
果然,骏马在众人眼前停下,正是百里谦带着大理寺的差役赶来了。
不但百里谦,薛如英也在其中,她的身前还带着身披斗篷的柳锦书。
似乎是柳锦书的到来让贺咏终于感觉有了台阶可以下,他越过众人来到柳锦书的面前,对柳锦书道:“锦书妹妹。你身体尚未痊愈,为何要来此?我不是叫婉清表妹陪着你吗?”
柳锦书后退两步,揪着薛如英的衣襟道:“我、我听说桑小娘子在此,便想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贺咏皱眉,“你怎么还信崔叙那套说词,那个女人是要杀你的,并不是救了你。”
柳锦书支支吾吾道:“我虽然没有当日的记忆,但是我相信……相信崔寺正不会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