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似乎是觉得自己的回答让桑榆生了疑,崔叙连忙补充道:“是这样子的,我是想把这个东西送还给桑小娘子。”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被帕子包好的东西。
桑榆接过,打开一看,惊呼道:“是这个啊。”
里面正是桑榆之前斥巨资购买的匕首,可是它不是被当作证物收走了吗?
转而一想,案子已经了结了,这把匕首也没什么用了,桑榆还想着过一段时间去问问呢,没想到崔叙先一步送回来了。
平白少了一份损失,桑榆表示很开心。
崔叙见桑榆拿着匕首比划个不停,看起来尤为高兴,他也忍不住笑意满满道:“张大山已经认罪了,这个东西当不得证物,我就想着先给你送回来了。”
其实是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和桑榆说话的借口才特意找来的,因为桑榆的邀请,崔叙在来之前都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总想着找机会和桑榆可以单独说说话。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就是想和她聊聊天,多了解她一点,桑榆似乎是一个谜团,他每认识她多一点,就有种解开谜团的感觉。
他苦思冥想了半天,才在来之前特意去了一趟大理寺,将匕首取来, 这个借口虽然有些拙劣,但至少还些有用不是吗?
桑榆真诚道谢,“多谢崔寺正。”
崔叙看着桑榆扑扇着一双杏眼,眼睛里有着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他的心脏似乎也在她的眼睛的指引下跳动个不停,他感觉自己的耳朵有些热,张嘴道:“我…… ”
“阿姐?”
桑蓁清脆的声音从后门口传来。
桑榆回过头看了看,就见桑蓁扶着门框,撅着嘴道:“阿姐,我想睡了。”
桑榆疑惑道:“现在还不算晚啊?怎么今日这么早就想睡了,是生病了吗?”说完就越过崔叙,来到桑蓁面前,抬手在她的额头上探了探。“这也没发烧啊?”
也不怪桑榆紧张,桑蓁小的时候就爱生病,每到流感季节高发的时候总要病上一遭,这几年她的身体好了不少,桑榆也就忽视了。
桑蓁小声道:“没有,我就是练字练累了。”
桑榆这才放下心来,“好,那你先回后院,阿姐一会儿去陪你。”
桑榆羞涩一笑,“谢谢阿姐。”
崔叙依然站在灯光下,看着桑榆姐妹二人说话,他的神色没有任何异样,只是在和桑蓁眼光交汇的时候微微眯起。
桑榆将桑蓁哄好,才看向崔叙,“崔寺正,不好意思,你刚刚想说什么来着?”
崔叙回过神来,对桑榆笑笑,“无事,只是想问问你,你的身子如何了?明日可能去大理寺?”
桑榆闻言,拍着胸脯保证,“已经没有大碍了,明日肯定去得。”
“那就好。”崔叙恢复了若无其事的样子,“既然如此,时辰也不早了,我就先告辞了。”
桑榆忙道:“我送崔寺正出门。”
崔叙点点头,并没有拒绝。
等奖崔叙送上回程的马车之后,看着他消失在视线之后,桑榆这才回到屋里。
丹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收拾起桌上的残羹剩饭。
桑榆有心帮忙,丹娘推着她去了后院,“这些事情我还是能做好的,小娘子还是去歇息歇息吧?”
桑榆道:“你今日也忙了一天了。”
之前桑榆就想着晚上吃饭的时候叫上丹娘一起,可是丹娘死活不愿意,非要在厨房讲究一下,桑榆知道丹娘自觉身份低微,不愿意和崔叙等人一起吃饭,她也不勉强,随她去了。
丹娘一边擦着桌子,一边道:“‘小娘子说什么胡话,我能有如今的日子全是托小娘子的福!”
自从来了东隅居,丹娘觉得自己的生活似乎活过来了一样,虽然很累,但是却很充实,少了平康坊里的阿谀谄媚,多了几分真心实意,丹娘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掉进了福窝里了。
桑榆争不过她,只能作罢,老老实实地回了后院,正好可以看桑蓁睡了没,她今晚的状态有些不对劲,她可要好好注意一下。
还有崔叙,今日也有些奇怪,总感觉他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对劲。
第一百一十一章:幼时
同一时间。
朱雀大街上,一辆低调的马车哒哒哒地缓步走着,薛如英家住在北边,与桑榆住的永安坊有些距离,如今又赶上暮鼓敲响的时候,大街上的人都来去匆匆家去,马车更是行动缓慢了。
好不容易进了十字街,总算是轻快了许多。
马车里,薛如英满脸通红地趴在柳锦书的大腿上呼呼大睡,柳锦书甚至能听到她细微的呼噜声。
马车的空间有些狭小,空气里弥漫着酒气,柳锦书觉得有些烦躁,她斜了斜身子,将马车上的小窗帘拉开。
夏日的微风吹拂着她的脸庞,她看着马车前方,百里谦骑在马车的高大身影微微发愣。
百里谦啊,那个年幼时总是默默关心着自己的少年郎君,如今已经长成了这幅模样,这还是她回到长安之后,第一次有机会这么静静地看他。
柳锦书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一个指腹为婚的郎君,那时候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条件反射般的想和他亲近,少年的百里谦就很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有人粘着他。
和他一起玩的都是同他一般大小的小郎君,柳锦书小了他足足四岁,加上身体不好,和他们玩不到一起,可是柳锦书小时候倔的很,她虽然知道自己招人烦,可是总觉得不服气,所以就一直跟在他们身后,不吵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