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崔叙道了声谢,现场的气氛这才缓和了不少。
鲁王手中的折扇摇了起来,回忆起了当年的往事,安和公主似乎不愿意提起过往,回答的有些敷衍,鲁王觉得自讨没趣,也就不怎么开口了。
安和公主心知他们不过是想从自己的嘴中得到许可,也懒的和他们再做周旋,端起茶道:“天色不早了,你们赶了一天的路,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鲁王见状,只能起身告辞,虽然他很不满安和公主的态度,可是他也拿她没有办法,于私,安和公主是他姐姐,于公,她又贵为一国之母,虽然不知道拨汗那国到底在想些什么,竟然让国母离开京都远赴他国,但是现在已经这样了,他只能做低伏小地哄着她。
桑榆见他们都准备离开,也匆忙地起身跟上。
却不想崔叙直接对着安和公主道:“姨母多年未回长安,想必对长安知之甚少,这位桑小娘子最爱说笑,不如留下陪陪姨母?”
桑榆大吃一惊,看着崔叙的背影,眼睛瞪的老大,她原本以为崔叙跟婢女说的这些不过是说辞,没曾想他竟然是认真的!
她能陪安和公主聊什么?聊一下怎么验尸吗?
安和公主这才注意到崔叙的背后还跟着一个小娘子,说起来也不怪安和公主没有注意到她,桑榆本身就长的娇娇小小的,穿的有是简单低调的胡服,站在身材高大的崔叙身后,一不注意就会被完全挡住。
崔叙单手背在身后,对着桑榆小幅度地挥了挥,桑榆一瞬间竟然懂了他的意思。
她僵着身体,从崔叙的身后站出来,对着安和公主行礼,“大理寺司务桑榆,见过安和公主。”
来之前崔叙就嘱咐过她,这次自报家门一定不能用仵作的身份,对外宣称是司务就行了,桑榆虽然不知道崔叙何意,但也知道他不会害她。
安和公主打量了桑榆一眼,眼里露出好奇之色,半响之后才道:“难为你有心,既然如此,她就留下陪我说说话吧!”
崔叙似乎早就知道安和公主不会拒绝,“那儿先告退了。”说完给桑榆递了一个“好好表现”的眼神,跟着鲁王等人退了出去。
桑榆在心中默默流泪,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反复鞭尸,这个崔叙到底想干什么!她怎么可能和安和公主聊天呢!?安和公主见桑榆不知所措的样子有些意外,原以为崔叙会派一个机灵的来试探她,想不到竟然会是这么一个懵懂的小娘子,她淡淡道:“既然他说你会聊天,那你就和我说道说道吧!”
桑榆“啊”了一声,努力将自己快要跳出胸腔的小心脏按回去,“那个,回公主,长安现在正值盛夏,那个水盆羊肉最是好吃,公主可以尝尝……哦,西市最是热闹,赶上灯会还会迟些闭市……”
她到底在胡说八道些什么鬼东西!
安和公主轻笑出声,这时候的她眼神里多了几分神采,仿佛真的想到了长安的景色。
第一百一十七章:等你
桑榆以为安和公主真的想聊天,磕磕绊绊地将这段时间在长安的见闻说了出来,她来长安不久,对长安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从她口中说出来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但却更加生动有趣。
安和公主脸上一直是似笑非笑的样子,也不怎么接话,就听桑榆越说越起劲。
一炷香之后,殚精竭力的桑榆实在没的扯了,只能停下嘴,眼巴巴地看着安和公主。
安和公主已经不是之前端庄典雅的样子了,她斜靠在竹榻上的软枕上,整个人似乎松快了不少,见桑榆停下,她看着她的眼睛道:“你说的挺有趣的,我似乎是看见了长安的样子。”
桑榆一顿,她猛然间知道了为什么崔叙会叫她来和安和公主聊天,现在的长安对安和公主来说基本上是陌生的,而生长在长安的人都有一股莫名的自傲感,带着一股看不见的傲气,这是安和公主现在最不想看到的。
桑榆却不一样,她来长安不久,对长安的欣赏多与攀比,她是真心夸赞的,安和公主要的也就是这份真心实意。
她直起身,眼眸深邃,“回去告诉崔叙,就说我此番回京并无他求,只是想着回来看看罢了。”
“啊,好。”桑榆讷讷应道。
“罢了。”安和公主挥挥手,对伺候的云珠道:“你带她出去吧。”
“喏!”云珠答应一声,走到桑榆面前,作了一个请的动作,“桑小娘子随婢子这边出去。”
桑榆脸上微微泛红,冲安和公主福了福身子,转身跟云珠离开了屋里。
出门的时候,夜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院中有烛火照明,不至于看不清路,云珠一直将她送到小院子的门口才离开,告诉她找个小沙弥带她出去就是了。
桑榆道了谢,站在小院子的门口,看着没入黑夜的寺院有些懵,她的心里有很多疑问,像一个被打乱的毛线团一样凌乱不堪,她找不到线头,也理不清思绪。
大腿上传来阵阵刺痛,桑榆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她骑了一天的马,又站了半天,双腿已经快要支持不住了。
也许是因为双腿实在酸痛的很,她弯下腰,举起手,小心地捶打起了双腿,一边锤一边想着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正在这时,一双穿着黑色长靴的脚映入她的眼底。
桑榆顺着来人的脚往上看去,就见崔叙长身玉立,站在她面前,手里还提着一盏灯笼,“桑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