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殿下还是莫要吓唬她,只是一同住几日罢了。”崔叙安抚了一句,又对着桑榆嘱咐道:“这位小娘子你是见过的,你莫要害怕,最多四五日就好了,她会以你的婢女的身份与你同住一室,你平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无需顾虑太多。”
鲁王呵呵一笑,并未反驳。
桑榆听到崔叙这样说,心里松快了不少,以她对崔叙的了解,他必然是有十分把握才敢说这样的话的。
她再一次躬身行礼,“喏。”
崔叙又道:“她已经在你的院子里了,你回去就能见到。”
这简直就是先斩后奏,桑榆默默地腹诽了一句,面上却恭恭敬敬,“喏。”
得到了桑榆的肯定,鲁王等人也不留她,大手一挥让她离开了。
桑榆看了一眼崔叙,很想将今日查到了事情和崔叙说一下,但是她也看出来了,他们几个的心思都在高使臣一案上。
桑榆略微思索片刻,还是离开了。
她带着满心的疑惑和纠结回到了自己院子里,果然在房间的门廊下面看见了一个乖巧坐着等她的小娘子。
她这才知道崔叙说的“你见过的”是什么意思,这个小娘子可不就是之前在安和公主那里见到的,那个给自己递过蒲团的婢女吗?
“竟然是你?”桑榆大吃一惊,她实在想不明白,崔叙他们好好的让她照看一个婢女做什么。
那婢女一见桑榆,便兴奋地站起身来,对着桑榆就是一个熊抱,“桑姐姐。”
桑榆一头雾水,她一边吃力将小娘子从自己身上扒拉下来,一边问道:“你,你究竟是谁?”
婢女似乎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自我介绍,她规规矩矩地站好,行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万福礼,“我,我叫阿其娜,桑姐姐你可以叫我中原名字,燕娘。”
“燕娘?”桑榆这才注意到燕娘的容貌带着几分胡人样子,她的眼珠偏浅,眉宇更加深邃,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吸引过去。
燕娘笑容灿烂,“桑姐姐,自从那一日之后,我就特别想见你,你再和我说一说长安的事情呗,我从没有去过长安。”
桑榆恍然,想起来那日她给安和公主说长安趣事的时候,这个燕娘也在殿内。
跟着安和公主不远万里来到大兴,还是假装是婢女避人耳目,现在又要跟着自己,桑榆心里对她的身份已经猜了一个大概。
她面上不显,笑盈盈地将她迎进厢房。
燕娘是一个活泼的小娘子,她刚刚及笄,正是对什么事都好奇的年纪,加上她初次出远门兴奋的不行,要不是安和公主拘着她,她早就跑出去玩了。
现在能跟着这个有趣的桑姐姐,简直能开心的要飞起来,她一进房间,就欢快地将自己带来的行李放在了桑榆的卧床,一点都不见外。
桑榆倒是没多少关系,她和桑蓁相依为命多年,对燕娘,就只当多了一个妹妹。
可惜的是,桑榆等了一晚上都没有见到崔叙,倒是鲁王院子里的灯火亮了一整夜。
第一百四十九章:东隅
同样是下雨天。
远在长安的薛如英站在桑榆的门口,看着紧闭的大门,脸色抑郁。
她今日去城外查案子了,刚回长安就被大理寺的差役堵住了,差役揪着马尾巴,慌慌张张地告诉她,桑榆的酒肆叫人给砸了。
薛如英是知道桑榆家中的情况的,她前几日留下一句有案子,就跟着崔叙匆匆离开了长安,她连问都没来得及问。
这些日子下来,薛如英多少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她的身份不适合参与,也就没在意了,想着桑榆家中只有两个小娘子,便时常去走动,照看一二。
不曾想今日就离开半日,竟然出了事,桑蓁要是出了什么事,薛如英恐怕没脸再见桑榆了。
她当即下马,抓着差役问:“你说什么?酒肆有人闹事?那蓁娘呢?”
差役被揪住了衣领,含糊不清道:“小人不知道啊,是有人去大理寺报的案。”
薛如英离开丢下差役,二话不说驾着马就要回大理寺,转头一想,她应该先去看看桑蓁家中如何了才对。
她又掉马转向,去了安宁坊。
安宁坊离开化们不远,薛如英只花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只是她扑了个空,东隅里酒肆的大门已经锁上了,桑蓁和丹娘不知所踪,
虽然不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但是酒肆门口一片混乱,酒肆的旗幡也被砍断的景象还是让薛如英瞳孔一缩,心里泛凉,她在门口还有不少打砸的痕迹,对桑蓁的处境担心起来。
不少百姓离的远远的,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之前发生的事。
薛如英又气又急,也不知哪里来的贼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两个小娘子动手,简直是目无法纪,桑蓁若是无事便罢,她要有个万一,她薛如英撅地三尺也要将贼人找出来叫他百倍奉还。
当务之急是先找到桑蓁,东隅里的大门已经锁上了,薛如英敲了半天也不见人来,她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在门口转个不停。
落后一步的差役终于赶了上来,对薛如英道:“薛寺直,小人刚刚话话没说完呢。”
薛如英恶狠狠地看了他一眼,“桑蓁呢?”
差役被她瞪的双腿打颤,“小人,小人也不知,是有人去大理寺找你,小人才去城门口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