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倒是田少卿少见地白着脸,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鲁王和崔叙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紧随其后的就是桑榆,以及大理寺的一干差役。
至于姜明府,鲁王在来之前就叫他滚远了。
田少卿一见鲁王等人来此,连忙上前行礼,“见过鲁王殿下。”
鲁王点点头,然后带着崔叙先和安和公主行了礼,“见过王后殿下。”
此时是当着拨汗那国使臣的面,鲁王叫的是她在拨汗那国的称呼,拨汗那国的前大君主刚刚遇害,新任的大君主还未曾册立王后,安和公主到现在还顶着王后的称呼。
尤其是拨汗那国还有“子承父业”的传统……
安和公主深深看了他一眼,也没计较,她看向崔叙,淡淡道:“崔寺正来的正好,凶手已经抓住了,只等崔寺正来主持公道。”
安和公主说的很平静,对崔叙也是一种不咸不淡的态度,仿佛与他并没有任何关系。
以她的心思,自然知道鲁王就是一个镇场子的吉祥物,最终还要看崔叙的意思。
崔叙也不推托,当下冲众人行了礼,“承蒙各位使臣不弃,此番某奉圣人之命调查高使臣之死,多有得罪,还望各位使臣见谅。”
契波将军不耐烦地挥挥手,“崔寺正还是莫要客套了,如今人也抓住了,崔寺正是否可以做个了结了。”
拨汗那国的译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贝赫拉姆,已经快速译了出来。
崔叙闻言,也不生气,微微一笑道:“自然可以。”
说着,他不等众人反应,直接对跪在地上的使臣问:“你叫什么名字?”
使臣刚一开口,嘴里就吐出一口鲜血,他连咳了好几声才停下,粗鲁地擦了擦嘴,一开口就是一串流利的中原官话,“我叫西尔都。”
崔叙满意一笑,“说吧,你为何要刺杀田少卿?”
西尔都冷笑,“崔寺正做了这么多安排,不就是为了引出我吗?那你不妨猜一猜,我为何要杀他?”
这般嚣张的态度,瞬间引起了在场的人的不满,尤其是阿思蓝的脸色异常难看,西尔都也是达摩尼将军的人,代表的是将军的颜面,他对崔叙这个态度,着实让他有些暴躁。
西尔都在使节团里属于沉默寡言的人,阿思蓝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会去刺杀大兴的高官。
那日同崔叙的一番话,让阿思蓝很是恐慌,他虽然对突厥人恨之入骨,可是同样也惧怕他们的铁蹄。
所以,等契波将军从王后殿下那里回来的时候,阿思蓝立刻找上了他,商量着一定要早日拜见大兴的圣人,只有先突厥人一步,与大兴达成和谈,将两个友好的邦交维持下去,才能阻止突厥人的阴谋。
契波将军虽然鲁莽,但也知道此事非同儿戏。
可问题是,大兴圣人一直不愿见他们,唯一能帮他们说上话的高使臣也死了,他们也只能干着急。
他在王后殿下面前说了半天,王后殿下也不愿意出面调解,只道她此番前来大兴,只是为了回家看看,并不想参与两国事物。
如今的拨汗那内忧外患,王后殿下贵为和亲公主,有大兴撑腰,在拨汗那一直掌管后宫事宜,前任大君主死活,新任的大君主虽然对她礼遇有加,但也多有提防。
这次放王后回归大兴,也有借机示好大兴的心思,想着能借王后的身份与大兴重修旧好,前几年,他们一直忙于战乱,实在腾不出精力来与大兴建交。
达摩尼将军也是同样的心思,对他来说,没有了王后更好,王后回到大兴之后,达摩尼将军对王室就再也没有顾及了。
不曾想,王后竟然如此硬气,说不管就不管了。
契波将军无功而返,阿思蓝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快要失去思考能力。
突厥人带来的恐惧太大了,他们想报仇,但也畏惧战争。
第一百六十五章:刺杀
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崔叙那边传来了消息,圣人愿意见他们了,并且还派了主管外交事务的鸿胪寺田少卿,负责教授他们觐见礼节。
阿思蓝等人差点儿喜极而泣,等了这么久,圣人终于愿意见他们了,他们可太不容易了。
至于教授礼仪什么的,阿思蓝等人表示,都是应该的,都说大兴是礼仪之邦,世代沿袭儒家文化。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这也是为了他们好啊。
拨汗那国和大兴相隔万里,每一次使臣来访都隔好几年,使节团的人鲜少懂大兴规矩,就连阿思蓝这个在大兴呆了好几年的人,都只学了个皮毛,更不用说要面见过圣人了。
学!他们一定学!好好的学!
他们对田少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甚至对王后回到醉云楼一并学习之事,都开心极了,本来他们就同为拨汗那使节团,可王后来了醴泉县之后,非要住在寺庙,他们也很为难。
如今,王后愿意为了同他们一道觐见圣人,那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高使臣之死的凶手还未查出,可是阿思蓝已经顾不上这些了,每天带着一众使臣听田少卿讲觐见规矩,忙的不亦乐乎。
阿思蓝还听说,崔叙晚些时候亲自见了王后,他甚至在想,王后改变想法一事,莫不是崔叙在从中周旋?
崔寺正果然是个正人君子,改日他必要亲自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