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如果桑蓁真的是他认识的那个人有关系,那么他现在对她不能有任何轻视和怠慢。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回去,将此事交给宋先生定夺。
宋管事离开后,张娘子抱着桑蓁,忧心忡忡道:“那可是宋先生的管事,你这样冲动行事好吗?”
张娘子并不后悔留下桑蓁,她只是担心张明府会为难。
张明府猛喝了好几口凉茶,摆摆手道:“无妨。”
张明府听出了宋管事的话中话,但他并没有害怕,薛如英这几天经常往长安县衙跑,对着年轻的寺直,他也算有些了解。
薛如英豪爽直接,不是那种会记仇的人,而且他和她的初心都是为了桑蓁,她自然不会对自己下手。
至于宋先生,宋先生致仕多年,更不会给自己穿小鞋了,只是不知道他为何会参与这样的小事。
张娘子又道:“那你说的,收蓁娘姐妹为义女一事?”
张明府看了看张娘子一眼,撇嘴道:“权宜之计罢了,你没见过桑小娘子不晓得,她可不是那种谁人都能左右的人。”
张明府自认还是了解桑榆的,她看起来聪明伶俐,爱财爱笑,但是骨子里是个独立自主的人,她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自己的想法,是个主意正的。
诚然做自己的义女是好事,但是相对的,她就会与自己站在一处,荣辱与共,这样的事情,桑榆不一定会愿意的。
张明府搁下茶盏,对上桑蓁好奇的目光,喃喃道:“还是说一下吧,有这么一个乖巧的女儿也不错。”
……
宋府。
这里是宋砚在长安城的住宅,还是当年他做太子太师的时候,先帝赐下的,他致仕之后,圣人也没有收回,而是留给他养老用。
如今的这所宅子住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宋慕亭和宋长亭,以及他们的家眷。
熟悉宋砚的人都知道,宋砚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回长安小住一段日子。
她的女儿宋芙就是在这个时候走丢的,宋砚在这个时候回来小住,就是怕芙娘回来之后找不到他。
也正因为如此,薛如英才能将他逮个正着。
宋砚的书房里,薛如英来来回回走动,时不时地看一眼门外。
宋砚煮着茶,看薛如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忍不住蹙眉,“都多大的人,怎么还是沉不住气。”
第一百八十二章:相像
薛如英闻言,站在原地,讷讷道:“儿这不是担心蓁娘吗?虽然知道张明府不会亏待她,但是毕竟许久未见,心里还是挂念的。”
薛如英也很无奈,这几日,她几乎每日都要去一趟长安县衙要人,可是偏偏张明府那个老狐狸就是不肯放人,还美其名曰:是受了桑榆的托付,要照看好桑蓁。
桑榆托没托付薛如英不知道,但是张明府此人处事圆滑,不会轻易管闲事,在朝堂之上是个赫赫有名的“老狐狸”,谁知道他会不会拿桑蓁做要挟,对桑榆“指手画脚”。
偏偏张明府和桑榆关系亲近,她也不能真的动粗。
她见张明府不买自己的帐,特意去找自己阿耶帮忙,哪知道他阿耶怎么都不愿意参一脚,说什么人家张明府自有考量,不会对两个小娘子下手之类的云云。
薛如英觉得,他就是懒的理会自己,不想管。
就在她求助无门的时候,她想到了刚刚回长安的宋先生,宋先生清贵正直,又极具威望,由他出面的话,张明府怎么着都会给个面子。
宋先生起初也是不愿插手,他不在朝堂多年,与大部分朝臣都断了联系,他出面要人,实在有些不妥,但是薛如英缠他多日,加上他对桑榆也记忆颇深,便遣管事去了一趟。
只是薛如英这般焦急的样子,让他看不惯,“我说了多少次,凡事要冷静。”
薛如英听出了宋先生的批评之意,忙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委屈巴巴地看着宋先生。
宋先生颇为无奈,自己这几个挂名弟子性子都相差甚远,百里谦冷漠、薛如英急躁、柳锦书温婉有余,自信不足。
除了崔叙之外,他统统都看不顺眼!
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弟子,他还是耐心教导,见一次就说道一次。
正当他想着该如何才能将这几个不省心的弟子的臭毛病改掉的时候,门外终于有了动静。
宋管事匆忙的身影出现在门外。
薛如英第一个冲了过去,“怎么样?接回来了吗?”
她一边问话,一边看了看宋管事的身后,见他身后并无其他人,她眼中的失落显而易见,“怎么?张明府还是不肯放人吗?”
宋管事还未答话,宋砚的声音传了出来,“都进来说话,堵在外面成何体统!”
薛如英虽然着急,但是宋砚的话也不敢不听。
她只能跟着宋管事一并进来书房。
宋砚见宋管事空手而回也很意外,虽然他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以权压人的人,但是在长安城中,大部分人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只是要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娘子罢了,张明府竟然这般硬气。
宋管事的想法和宋砚也差不多,但是他现在想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先生,小人好像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宋砚蹙眉,“何事如此慎重?”
宋管事是宋府的老管事了,在宋府已经有三四十年了,他能力出众,对宋家忠心耿耿,若不是宋砚不放心宋大郎和宋二郎,他都想将他带在身边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