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能修的送去修理,不能修的就要丢掉,或者送去柴房劈了当柴烧。
  桑榆感激万分,给了丹娘一些银钱,叫她去坊里买了些炊饼和羊肉,留张老丈等人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晚食。
  权当是接风洗尘了。
  吃过晚食之后,又将自己带回来的土仪给他们各自分了点。
  张老丈和月娘推辞不过,满脸笑容地拎着土仪归家去了。
  第二日。
  因昨日回来的晚了,所以家中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整理,尤其是一些胡凳酒坛损坏的厉害。
  桑蓁心疼她干死了一半的小菜园子,一大早就爬起来,提着水桶打水浇菜。
  和窦尚书约定的时间是下朝之后,桑榆决定先将家中打理一下再去找薛如英。
  不曾想她刚刚带着丹娘和桑蓁忙一小会的时候,薛如英先一步找上了门,与她一同前来的还有周良才。
  “桑小娘子,真是许久未见呐。”周良才刚一进门,大大咧咧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桑榆一只手拿着抹布,一只手拿着杯盏,正忙活的起劲,闻言笑道:“这才几日不见。”
  周良才摇头晃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这一去就是十几日,不得好多个秋。”
  薛如英一巴掌拍在周良才的脑袋上,“胡说八道甚,快去帮忙。”
  说着,接过桑蓁手中的水桶,放在一旁,拉着桑蓁心疼地问:“蓁娘快过来让姐姐瞧瞧,可怜见的,你都瘦了,受苦了罢?”
  桑蓁的脸被薛如英捏来捏去,话都说不清了,“如银节节,我么斯…… ”
  薛如英松开手,看着她泛红的小脸,有些心虚,她撇过脸,对桑榆道:“张明府真是一只老狐狸,怎么说他都不肯放蓁娘离开,你去接蓁娘,他没有为难你罢?”
  桑榆的抹布被周良才殷勤地拿走了,她就着水桶里的水洗了洗手,顺嘴答道:“我没见到张明府,他只是有些圆滑,对我和蓁娘没有恶意的。”
  薛如英手肘抵着桑蓁的肩膀,将脑袋搁到她的头上,感慨道:“这话倒是不假,我听说窦玉成前脚打了歹人,张明府后脚就到了,只接走了蓁娘,连拦都没拦。”
  周良才凑上前来插了一嘴,“真要拦着到好了,兴许就没后来的事了。”
  桑榆好奇地问:“你们都知道?”
  薛如英颔首,“怎能不知?这几日御史台都快把窦尚书参遍了,连他老家堂弟误杀了邻居一只鸡的事都被拎出来参了一本!”
  桑榆汗颜,“不是说御史大夫是窦尚书岳家吗?”
  “是这样的。”薛如英含糊道:“但是御史台也不都是一条心,还是有人动了心思的。”
  桑榆了然,只顾以来,权财动人心,即使是一路人也会因为各种私心而动摇,更何况御史大夫一职乃是个香饽饽,如今他落难,谁不想参上一脚,捞点好处。
  周良才发挥了他八卦小能手的功力,补充道:“长安城现在关于这件事的流言蜚语太多了,窦小郎君也是个倒霉的,他之前做的跋扈事都被扒拉出来了,可谓人人喊打喊杀,也就是他被关起来了,要是现在走在路上,十有八九要被人砸臭鸡蛋。”
  他说着说着兴奋道:“我听说赌坊里还开了赌局,大家都在赌他这次能不能平安脱身。”
  桑榆无语,“长安人可真会玩。”
  周良才耸耸肩,“马上就到中秋节了,大家找点乐子呗,再说窦小郎君乃是长安一霸,平时惹是生非的,大家好奇点也是有正常的。”
  薛如英拉开周良才,问道:“桑桑,你既然接手此案,可有什么想法?”?桑榆想了想,坦言道:“从私下来说,我是不信窦小郎君会杀人的,但是按照验尸书上所写的,他下手重了,失了分寸也是有可能的。”
  薛如英叹了一口气,“希望不是他做的,你有所不知,若真是他失手杀了人,他虽性命无忧,但是苦头是要吃些的,估计连窦尚书都难逃责罚。”
  桑榆吃了一惊,“竟然这般严重吗?”
  按说窦尚书位高权重,还有御史台在背后撑腰,窦玉成就算犯了事也不致于会牵连到他们丢了官罢?
  薛如英瞥见桑蓁睁大眼睛,小耳朵竖的高高的,听的认真,她双手捂住她的耳朵,低声道:“窦尚书手中在查一件大案子,此案事关重大,有人看不下去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父子
  薛如英继续小声道:“昨日我阿耶同我兄长念叨了我半夜,叫我最近安分点,我告诉,是想叫你小心点,查案虽然重要,但是也要保护好自己。”
  薛如英昨日接到崔叙的通知,说是今日桑榆会接手窦玉成一案的,她本来是想阻止桑榆的,可是崔叙说窦玉成对桑榆有恩在先,桑榆是断不会不管的。
  她见阻拦不成,连夜找她家老头打听出了许多事,不过都是一些浅薄的,真正重要的,她阿耶一个字也不愿意提,只说叫她们小心行事,最好能不参合就不参合。
  薛如英当即撇撇嘴,觉得自家老头越活越回去了,这几年越发散漫了,什么事都不想管。
  她虽然也担心桑榆,但是想到宋先生如今也在长安,她就一点也不怕了。
  怕什么,有宋先生在,桑榆就是把皇族之人给揍了,估计也没什么大事。
  宋先生桃李满天下,朝堂上有一半人都是宋先生的学生,谁不给他几分面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