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来人一路大喊,看守城门的城门郎远远地听到了喊声,忙不迭地从城楼跑下来,边跑边喊:“快!关城门,关城门!”
“咔吱~”
厚重的大门缓缓关闭,来往的百姓被隔绝在门的两端,百姓们在差役的推搡下离开城门,只留下了两个角门重兵把守。
封锁城门指的是大门,并不是所有的门都被封上的,除非是有人带兵打上长安了,不然长安是不会完全封闭的。
城门郎在于金吾卫周旋,不少差役在安抚着来往百姓,让他们排好队,检查之后,从角门进出。
薛如英见状松了一口气,城门一锁,桑榆就会被关在长安城里,找到她只是早晚的事,希望桑榆机灵点,保住性命要紧。
话说,崔叙的这般动静未免也太大了点,虽然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法子调动了金吾卫,但薛如英已经可以预见此事了结之后,朝会上的唇枪舌剑了。
……
某个坊里的偏僻处。
一辆驴车晃悠悠地停在角门前,车夫从车上跳了下来,拍了拍车上沉重的木箱,对车后的年轻郎君道:“小郎君,这是送什么好货?需要我帮您搬进去吗?”
那年轻的郎君看着紧闭的小门,笑道:“不用,里面只是一些耶娘做好的烟熏货,老人家心疼我们,托人送来的。”
车夫咂巴了一下嘴,“我就说闻着有些香,原来真是好货啊。”
第二百零七章:共谋
年轻小郎君费力地从车上将木箱搬下来,轻轻地放在地上,“那可不是,来,这是给你的幸苦钱!”
说着,他从胸前掏出几枚铜钱,也不细数,直接塞到车夫的手中。
车夫接过铜板,放在手心细数一番,发现比自己拉一趟远货挣的还多,当下笑的见牙不见眼,满嘴夸赞道:“小郎君果真是个读书人,瞧着就是大方。”
小郎君莞尔笑道:“老丈客气了,只是我还想请老丈帮个忙,我耶娘自小疼我,这些东西都是私下接济我的,若是我那两个兄长知道…… ”
小郎君的话还没有说完,车夫已经拍着胸脯保证了,“小郎君只管放心,今日我并未送什么货到此处。”
他们拉货的,经常会遇到奇怪的要求,什么货运到一半送回去的,运到地方没人接的等等,只要不是太难的要求,他们都会听之。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百姓很单纯,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小郎君拱手,“谢过老丈。”
车夫连忙跟着拱手,心想不愧是读书人,就是知礼数,有多少人会对他们车夫行大礼啊。
车夫晕晕乎乎地驾着驴车走了。
小郎君这才收敛了笑容,换上了一副了冷淡的面孔,他先是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这里,他将打开箱子看了看,见里面没有异样,他这才放下心,重新将箱子合上。
若是薛如英在这里,就能认出这个人就是他们在找的,和桑榆一同失踪的大理寺杨录事。
杨录事轻轻在小门上敲了敲。
隔了一会儿没人应,他又耐着性子敲了一遍,这次里面有了回应,木门被打开一条小缝,里面探出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
“谁呀?”
杨录事小声回道:“是我。”
来人认出了杨录事的声音,连忙将门打开,杨录事抱着箱子往里走去。
里面的格局和大多数百姓的院子很像,中间有一处空地,四周是房间和院墙,杨录事进来的小门,是靠近灶间的后门。
开门的男子矮小瘦弱,见杨录事吃力地抱着一个大箱子,连忙上前搭了一把手,“杨兄,你这是得了什么东西,怎么这般沉?”
杨录事同瘦弱男子将箱子一同搬到柴房,这才答道:“是人。”
瘦弱男子吓了一大跳,连忙打开箱子,见里面果然装了一个熟睡的小娘子,他哆嗦道:“这…… 你怎么掳了一个小娘子?”
杨录事利索地将里面的人从箱子里抱出来,然后找了根绳子,将她牢牢绑住,又将她往柴垛旁靠了靠,这才对瘦弱男子道:“二郎,你仔细看好她,她若是醒来,你就将她堵住嘴,千万不要叫她发出动静来,我先去找你兄长一趟。”
汪二郎还没消化完箱子里藏着一个小娘子的事实,就被杨录事安排了个要紧的差事。
他看了看绑的严实,发丝凌乱的小娘子,哪怕只是从衣着上就能看出,她的来历绝对不一般,最起码不是那种可以随意掳走的女子。
汪二郎心里有些抗拒,杨大郎和自己兄弟二人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杨录事读过几年书,后来谋了个好差事,自己却一事无成,靠着卖苦力谋生。
汪大郎更是靠着偷鸡摸狗过日子,这些年来,他们和杨录事一起做了不少出格的事,虽然也见不得光,可是到底没有伤人性命,他从来没想过,杨录事这次竟然这般大胆,敢掳来一个小娘子!
汪二郎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看着人,他生性胆小,从来都是听他兄长和杨录事的话做事的,饶是心里骇怕的要死,他也不会说什么。
杨录事丢下人之后,去了外面找人,找了一圈也没发现汪大郎,他略一思索,想着汪大郎估计是出去“找活”了。
他正愁怎么将他找回来,就见汪大郎缩着肩膀推开正门,从外面回来了,一见到他,他惊讶道:“你怎么来了?赶紧进屋,外面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