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其实她还是有些懵,只是去验个尸而已,怎么就被人掳走了呢?
掳她的人还是大理寺的录事,这叫桑榆敏感地觉察到,自己怕是被牵连到了一件大事中。
大理寺的录事有很多,分管不同的事物,桑榆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方录事和异邦人贝赫拉姆,其他的人大部分都是点头之交,见到了打个招呼罢了。
她一直随着崔叙四处查案,很少在大理寺逗留,大理寺的人她到现在都没认完,同这个杨录事更没有什么交集,更不知道他为何要对自己下手。
桑榆的肩膀传来丝丝阵痛刺激着她的神经,她忽然记起在昏迷之前,她的手似乎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那又是什么东西呢?
话说,薛如英应该发现自己失踪了,也不知道崔叙知道了没有,他又会不会来找自己?
桑榆没注意到的是,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下,她竟然对崔叙有了隐隐约约的期待。
……
这边的崔叙也不好过,他下令金吾卫封锁了城门,也派人知会了坊正,可是现在还是没有一点线索。
周良才打马跟在他的身后,也有些着急上火。
娄大已经带着人去桑榆失踪的坊里挨家挨户地搜寻了,大理寺的其他差役也散了出去找人了,可是还是一无所获。
他抹了一把虚汗,问崔叙:“崔寺正,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搜一下普通坊里也就算了,这北边的坊里咱们也不敢敲门啊。”
北边是贵人的住处,不少坊里还住着亲王公主,这哪里是他们能去搜寻的地方?
崔叙看着朱雀大街上往回家赶的百姓,脸上满是严肃,想了想,他肯定道:“桑仵作一定被藏在南边的里坊。”
北边他们不好搜寻,同样的,歹人也进不去,王公贵宅里的戒备不是一般宅子能比的,而且他出手很快,桑榆失踪的地方离北边太远了,歹人不会冒着风险将人往那边送的。
鱼龙混杂的南边更适合藏人。
不过周良才说的没错,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天色已经晚了,再过不久宵禁就要开始了。
金吾卫可以封锁城门,也可以在宵禁的时候走动,但是大理寺的人不行,宵禁之下,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以身犯案,抓到了就是一顿鞭挞。
曾经有一个大臣喝醉了,宵禁之后忘记回去了,被巡守的暗探抓到,不但被打了二十下,还将官位也丢了,连累的当时巡逻的金吾卫也受到了责罚。
由此可见,宵禁的严苛程度,即使以崔叙的身份也要避其锋芒。
当然,真到了宵禁开始之后,歹人也不能动弹了,崔叙怕就怕在歹人会情急之下对桑榆痛下杀手。
还是尽快找到人才是正事。
他还没想到法子,就见不远处亓官戍带走一众差役迎了过来。
“崔寺正,可有找到人?”亓官戍的姿态放的很低,毕竟人是在他手里丢了的,他理应对此事负责。
崔叙虽然心急,但还是压制住心中的焦躁回答他,“并未。”
第二百零九章:猜测
“到底是谁会对桑仵作下手?”亓官戍不解道:“不单如此,还掳走了杨录事?”
崔叙一怔,忙问:“还有其他人也不见了?”
薛如英当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桑榆身上,并没有说杨录事也一起不见了。
亓官戍道:“是啊,就是当时做记录的杨录事。”
亓官戍将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遍,他在得了消息之后,就立刻去了停尸房,安排差役将停尸房先搜查了一遍,尤其是那具还躺在验尸台上滴着污血的尸体,也遣了人叫徐老回来善后。
他久未寻到人,大街上又是差役在戒严,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找到崔叙,“我去了曹家大宅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差役和杨录事帮忙,不曾想差役被打晕,杨录事和桑仵作不知所踪。”
崔叙沉默了,脑中飞快地运转起来,他问:“当时桑仵作已经验完尸了,那么验尸的文书在何处?”
亓官戍也想到了什么,沉声道:“在我手中。”
他从怀中取出文书,递给崔叙。
这是差役们在查看现场的时候找到的,亓官戍没来得及细看就先收起来了。
崔叙大概看了一眼,然后递给还亓官戍,“上面没有写桑仵作验尸的结果,但是我怀疑桑仵作恐怕知晓了死因。”
亓官戍闻言,接过文书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满了字,是之前桑榆验尸的结果,唯独在最后断了的地方,写着:“系…… ”
他瞳孔一缩,瞬间明白了什么。
不等崔叙说话,亓官戍已经开始吩咐起来,“快去查一下杨录事家在何处!可有什么熟人好友,记住,不能漏下一人!”
亓官戍查案多年,通过简单的判断立刻明白了崔叙的意思。
问题出就出在,与桑仵作一起失踪的还有一个杨录事,正常情况下若是针对桑仵作来的,那么歹人只会带走她一人,再带一个录事大可不必。
而现场还有一个被打晕的差役,歹人大可以将录事也打晕,然后再带走桑仵作,现在差役和文书都被留了下来,桑仵作和杨录事都不见了,说明动手的人极有可能就是杨录事。
再者,歹人想在不惊动他人的制伏三人是很不容易的,若是在桑仵作忙碌的时候将差役打晕,然后在偷袭她,这是最好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