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突然,汪大郎发了疯一般丢下铁刀,大喊一声,抱住了倒下的汪二郎!
  娄大将桑榆放开,她这才看见汪二郎倒在了血泊中,他的后背和胸前各有一道巨大的刀口,几乎要贯穿他整个胸膛和后背。
  原来在那一瞬间,汪二郎发现了兄长的意图,同时也看见了娄大刺向他的大刀。
  在他脑子还没做出反应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替他做了选择。
  他挡在了汪大郎和娄大的中间,以一人之躯承受住了他们两个的伤害。
  汪大郎抱着自己的弟弟泪流满面,他的手腕还是断的,胳膊抬了几次也没能抚摸上汪二郎的脸,他只能哭泣着问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汪二郎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他的嘴里不停地冒出血泡,含糊道:“阿兄……你不要……再做傻……傻事了……”
  汪大郎涕泗横流,低吼道:“谁让你这么做的?你这个呆子,你难道不知道我一直看不起你吗?”
  汪二郎脸上露出憨厚的笑,“我知道……但是,咳咳,阿兄…… 也最疼,最疼…… 我!”
  从父母离世后,他们兄弟两个相依为命,汪大郎纵然有万般不好,也会记得给自己的弟弟一口吃的,汪二郎还记得汪大郎就是偷一个馒头也会分给自己一半。
  能救兄长一命,汪二郎此生无悔。
  汪大郎顿时撕心裂肺般地哭喊了起来,“傻子!你这个傻子啊!”
  桑榆也愣住了,她的脸懵懵的,看娄大的眼神也有些呆滞,“我…… ”
  她刚刚想说什么,就见不远处,那个熟悉的身影带着一批人匆匆赶来。
  也许是月光太温柔,也许是来人的眼睛满是焦急,桑榆的眼睛突然迷朦起来,她伸出手,嘴里无意识地喊出了那个她期待已久的名字,“崔叙!”
  回答她的是崔叙惊慌失措的脸,和那将她一把拉住的修长有力的大手。
  桑榆终于坚持不住昏了过去。
  ……
  与此同时,在万年县的另一处,也发生着一起惊心动魄的追捕事件。
  刑部尚书窦尚书的府邸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偌大的尚书府灯光通亮,侍卫们举着火把追赶着一个全身漆黑的人影。
  窦尚书攥着手中的文书,眼神泛暴躁和冷意,他死死地盯着行走在屋顶的人影,对着侍卫大声呵斥,“给我抓住他!”
  第二百一十五章:利箭
  窦尚书已经快要被气死了,这几天他就没有一刻安宁的,先是案件缠身,然后窦玉成被送进大牢,现在连宵小贼人也敢闯进他的府中闹事了。
  想到这个贼人不知在他府中探听了多少秘事,又要引出多少祸端,窦尚书将他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
  若不是自己长了一个心眼,暗中设下机关,只怕还发现不了他。
  这贼人也是个胆大包天的,敢在自己的府邸打听消息,若不能将他拿下,他刑部尚书的脸都要被丢尽了。
  绝不能将这个小子放走,窦尚书怒火中烧,“一定将他捉住,留个活口。”
  等他抓到人,一定要亲自审问!
  百里谦身穿黑衣,布巾遮面,身体如同一只灵活的野兔,在屋顶上急速跳跃,追着他的人没有一丝懈怠,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
  这次是他大意了,他没想到窦尚书会如此警惕,在这么多事物的干扰下,还能注意到书房的异样,窦尚书仅仅是在书房踱了几步,他就被发现了。
  为了不被抓个现行,他只能先逃出窦府。
  窦尚书贵为朝廷重臣,窦府占地较大,其戒律十分森严,想逃出去并非易事,百里谦一边逃跑,一边在心里思索着脱身的法子。
  窦府离朱雀大街隔了一个坊里,这里又住的都是达官贵人,侍卫走动的十分频凡,现在的坊间不知为何多了很多差役,老百姓们大都离开了十字大街和曲巷。
  坊间空落落的,乍一看没有什么藏身之处,最好是能躲到朱雀大街上,那里还有不少人,只要他寻到机会卸下伪装,以大理寺直的身份行走,便可以脱离危机。
  如今窦小郎君在大理寺狱中,他来窦府附近打听一下再正常不过了。
  想到这里,百里谦的身形移动更快了,离窦府的后门也越来越近,他的眼神在附近游离了一下,寻找最适合逃走的地方。
  这个坊里住的都是朝廷重臣和皇室亲眷,无论哪里都不是脱身的地方,尤其是西南角,那是百里谦最不愿意去的地方。
  “咻——!”
  破空的利箭从身后传来。
  百里谦跳起身,转头抽出长剑挡下了这致命的一箭,为了掩护身份,他将惯用的佩刀换成了长剑。
  “当!”利箭和长剑碰撞在一起,发出尖锐的声响。
  百里谦握着长剑的手颤抖了几下,将箭撇到一边,然后双腿用力,朝着远方疾驰而去。
  窦尚书跟着侍卫们追着贼人,心中的怒火达到了巅峰,他狠下心,对着一个灰布麻衣的人喊道:“苗统领,不用留手了,你只管将他拿下,死活不论!”
  他算是看出来了,那贼人是个武艺高强的,若是顾及太多,这样下去他就要脱身了。
  被称为苗统领的男子抱拳应道:“喏!”
  说罢,他将自己手中的弓箭架了起来,刚刚那把箭也是他射出去的,对于贼人能接住自己的箭,他也有些惊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