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就连圣人也私下提过几次,说是有几个狡猾的在惦记着崔叙的婚事了,若是可以就抓紧时间给他定一个小娘子吧?到时候他可以亲自指婚云云。
二来,崔叙的喜欢更为重要,都说“知子莫若母”,升平长公主对崔叙的性子拿捏的死死的,别看崔叙看着温和孝顺,实际上心狠着呢,他做的决定没人能反驳,就算当时听话,事后也绝对会被他牵着鼻子走。
这般七窍玲珑的心思,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不过她对桑榆是真的喜欢的,尤其是桑榆的性子,大方有主见,虽然出身市井,却有一身才华,长相也不差,是个知进退的好姑娘。
不是她说,有的小娘子被家中长辈教养的太过板正了,她想要的是一个配得上崔叙的儿媳妇,而不是听话的木偶。
桑榆被升平长公主慈祥的目光看的浑身不自在,但是她又不好拂了她的心意,只能被迫着点头。
崔叙眼见着自家阿娘都要带着桑榆去寺庙合八字了,连忙打断她的话,“阿娘,莫要闹了,你来此作甚?”
升平长公主正说在兴头上呢,听了崔叙的话,不满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悻然闭嘴,她当然存了开玩笑的心思,但万一桑榆同意了呢?
傻小子,你还是不懂为娘的心思啊,为娘这是在替你谋划呢!
被添了堵的升平长公主不开心了,她撇了一眼崔叙,故作伤心道:“还不是因为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跪着求我调动了禁卫军,这不,那些老顽固非要叫我给个说法,可怜我那小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留下我这个老母亲面对一群豺狼啊!”
升平长公主说的闻者落泪,见者伤心,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被谁欺负了。
桑榆听到这里,哪里还顾的上其他,连忙问道:“是出了状况吗?”
崔叙说过不用担心,但若真的因为此事叫崔叙或者升平长公主遭了难,桑榆怎能安心?
升平长公主眼巴巴地看着桑榆,捂着胸口道:“哎,儿子大了,就顾不得阿娘了。”
升平长公主说的也不是假话,昨儿个一大早,她的府中就送来了不少拜帖,都是朝中的一些夫人娘子,她自然猜出是为何事而来,这是赶着上门来打探消息了。
升平长公主借口身体不适,全都给推了,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东西,她才懒得搭理。
不过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事情总要解决的,她本想等崔叙回来商讨一下的,结果这小子倒好,一连两日都没回去,只叫小厮回去报了个平安。
合着她这个当娘的用完就丢啊!升平长公主气不过,自个儿寻来了。
她是知道崔叙在这个私宅的,但是不知道桑榆也在,门口的差役也不拦着她点,她就这么闯进来,吓坏了未来儿媳妇如何是好?
她哪里知道周良才的震惊一点儿也不亚于她,升平长公主来的时候气势汹汹的,他还没反应过来,她就已经闯进来了。
再说了,他也不知道崔寺和桑仵作两个有…… 什么什么关系啊,他都已经惊吓到窝到墙角扣地缝去了,一边扣一边还念叨着:“桑仵作……崔寺正…… 桑仵作……崔寺正…… ”
像极了一个被梦魇了的老嬷嬷。
第二百三十九章:分寸
崔叙看着自家阿娘做戏的样子,手抚额头,无奈叹气,“阿娘,此事我自有主张,您莫要生气了。”
他知道升平长公主是担心他,所以才找借口过来试探问一问的。
升平长公主一下子便没了精神,“罢了,左右是你自个儿的事,我才懒得管你呢,我只是来告诉你一声,赶紧把事情处理了,圣人已经下旨了,在中秋那日面见拨汗那国使节。”
这是多方周旋的结果,崔叙提出的点子虽然对圣人来说有些不厚道,但是好在朝臣们还是认下了的,里子面子都有了,还不用闹的双方不愉快,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崔叙颔首,圣人这是打算给足拨汗那面子,在中秋这日面见使节团,是无上的荣耀,尤其是对一个小国来说更显亲善,估计也是想弥补之前对他们的冷落。
这明面上给足了面子,可私下该动手的一点儿也不软,杀害高淮远的凶手已经被押送进了刑部,预备着同其他罪犯一道秋后斩了。
使节团多次搬出各种理由,请求将人送回拨汗那治罪,可是刑部理都没理,管你什么理由借口,杀害我大兴的朝臣,还敢叫嚣?
没将他株连九族已经是圣人的仁慈了。
桑榆想起了那个活泼开朗的燕娘,不知道她的结局又是什么?桑榆也将安和公主此行的目的猜了个七七八八,也听说了不少关于拨汗那王室的秘闻,对于燕娘,她还是很挂念的。
也许是猜到了桑榆的心思,崔叙问道:“恒娘的事情如何了?”
“昨日就回京了,她阿耶稀罕的不行,如今正带着她学画呢。”升平长公主笑眯眯道,然后还冲着桑榆眨巴了一下眼睛,“阿榆,你有空就去我府里坐坐,听说你也有一个妹妹,正好和恒娘做个玩伴儿。”
桑榆不知道他们两个话中深意,只以为升平长公主这是在邀请她去公主府做客,换成别人那不得跪下来谢恩,但是桑榆却大方地笑笑,既不答应,也不拒绝,“谢长公主厚爱。”
听升平长公主的意思,那恒娘应该是崔叙的妹妹,她听说升平长公主膝下只有崔叙一个孩子,怎么又多出来一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