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难不成是本家的族妹?
崔叙点点头,“这样也好,左右这几日长安不安稳,阿耶在家中也是好的。”
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差错,在长公主府中,有什么事情都是崔叙先顶着,顶不住了升平长公主再出来撑腰,崔直这个“一家之主”反而是被保护的那个,他只要安分地研究他的大作就行了。
升平长公主摆摆手,“行了,你尽快堵住那些人的嘴,莫要叫阿榆也跟着担心。”
崔叙正了正脸色,拱手道:“喏。”
他既然敢做出这等事,自然也想好了后果,那日升平长公主的话点醒了他,他不会顾此失彼,将自己的私心建立在阿娘的危险上。
升平长公主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也不愿意在此地久留,反正这趟来的不亏,崔叙的小心思已经被捅破了,看他们的样子相处的还不错,等崔叙忙完,她再敲打几句,儿媳妇不就有了吗?
想到这里,升平长公主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同崔直分享了好事了。
唔,婚礼的诸多事宜也可以先预备着了,她的儿子成亲,怎么着也不能随意了。
升平长公主兴奋了起来,又拉着桑榆贴心地叮嘱了几句,这才对崔叙道:“你晚上回府里住罢,叫薛家丫头过来陪阿榆,都这么大人了,莫要失了分寸。”
崔叙沉默了一下,缓缓点头,升平长公主这是在提醒他,要注意分寸,桑榆是个未婚的小娘子,与崔叙同住一宅着实不好,虽说宅子大,也有下人伺候,但难保不会落人口舌。
尤其是这次的崔叙为了她做出了僭越之事,小心一些还是好的。
桑榆也听出了升平长公主的言外之意,心里顿时感觉到暖洋洋的,这种事情升平长公主不提,桑榆自己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她自由无拘惯了,对男女之防本就浅薄,加上与大理寺等人共事久了,也都习惯了。
可是升平长公主却在提醒她,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即使崔叙是她的儿子,也不能叫他肆意妄为。
升平长公主想的更远,崔叙认定了桑榆,那么她现在就要为他筹谋了,崔家不一定接受一个出身微寒的小娘子,可是一定不会接受一个名声受损的女仵作。
这两个孩子年纪太小,又是在冲动的时候,她这个做长辈的,还是要多叮嘱些。
升平长公主一向都是雷厉风行的,她来的匆忙,走的也急,嘱咐完就带着侍卫们离开了。
书房空了之后,在墙角扣了半天地缝的周良才终于站了起来,他挺直了腰杆子,用控诉的眼神看着桑榆,仿佛她是个脚踏双船的负心汉,“桑仵作,我一直将你视作知心好友…… ”
咱们一起聊天说戏折子的日子你都忘了吗?大理寺那么多小郎君你看不上,偏偏与崔寺正“私定终身”,你想攀附权贵你也捎上我啊!
要不是崔寺正在一旁,他都想说桑榆背信弃义了,不是说好有八卦一起听的吗?现在你就是最大的八卦啊。
桑榆被周良才控诉的眼神戳到了,心想我搞不定升平长公主,我还对付不了你?
她假咳了一声,幽幽道:“话说,杨大郎到如今都没被找到,莫不是被杀人灭口了?那日我被抓到,听他说了不少秘闻,也不知有没有人听我说道几句?”
不是桑榆不敢告诉周良才,周良才是个大嘴巴子,他知道的事,全大理寺的人都要知道,桑榆觉得此时崔叙和她委实不能在大理寺出风头了。
即使他是个懂分寸的,不会乱说,但是也难保不会说漏嘴。
周良才视她为知己好友,桑榆也同样看他,哄哄他还是有必要的。
以她对崔叙的了解,崔叙是个记仇的,周良才知道了他们两个的“秘密”,以后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
她与崔叙对视一眼,在对方的眼里看出来彼此的狡黠。
一无所知的周良才已经将耳朵凑过来了,殊不知等待他的将是以后的长久“报复”。
第二百四十章:百里
柳府。
夜幕低垂。
柳锦书趴在窗边,看着日渐稀少的栀子花发呆,她受伤的胳膊搭在阿莲的腿上,阿莲正小心翼翼地给她上着药。
“啊!”柳锦书轻呼一声,身子猛地抽动了一下。
阿莲连忙放下手中的金创药,伏下身子,在她的伤口处吹了吹,满脸自责,“小娘子可疼坏了?是婢子下手重了。”
疼痛只是那一刹那,过了那个劲儿之后,柳锦书已经感觉不到了,“不要紧,你继续上药罢。”
阿莲闻言更心疼了,一边上药一边唠叨,“郎君也真是的,非要再请个大夫,害得刚刚包好的伤口又出血了。”
柳尚书昨日就听说了巷子里的事,起初只是有些不愉快,不曾想今日回府竟然关心起了柳锦书,说什么担心她的胳膊上的伤口恶化,非要请个大夫来瞧瞧。
请大夫也就算了,奈何请来的大夫手脚重,本来柳锦书的伤口已经不流血了,这么一折腾血又冒了出来,把阿莲心疼坏了。
柳锦书好脾气地笑笑,“阿耶也是关心我。”
“小娘子就是心软,要我说啊。”阿莲没好气地回答,突然话锋一转,带着兴奋的语气又道:“小娘子,我瞧今日来提亲的小郎君挺好的,他还是国子监的学生呢,家世也不差的,保不准来年就能高中呢,到时候小娘子可就是状元夫人了,也不知道娘子怎么想的,愣是给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