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左右这么些年已经等了,也不计较几日功夫,他回来的匆忙,连精神都萎顿了些,还不如先休息几日,既然要见,那就以最好的状态去见。
  宋砚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是同意了,只是对崔叙下了通牒,叫他尽快探个口风回来,他最多愿意再等三日,三日之后,他一定会去找她们。
  崔叙含笑点头,心里在盘算着,到底要不要将自己同桑榆的事一并说了?
  以他对老师和师兄的了解,这件事怕是不好说出口啊。
  几人商定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午时,崔叙谢绝了宋砚的挽留,匆匆去了安乐坊。
  到了东隅居才知道桑榆已经离开了,崔叙想了想,策马去了大理寺。
  所以薛如英一出大理寺的大门,就看见路崖站在青布马车旁,冲她们这边直招手。
  崔叙已经知晓了凶手自首一事,他并没有进去参合,而是在大理寺外等着桑榆解决完。
  彼时窦家管事已经先一步离开了,桑榆和薛如英,周良才两人一道出来,薛如英眼尖地看见了崔叙的马车,用肩膀碰了碰了碰桑榆的,然后冲她努努嘴。
  桑榆在薛如英的提示下发现了马车旁冲她傻笑的路崖,她嘿嘿一笑,果断地抛弃了两个小伙伴,朝马车跑去了。
  薛如英和周良才眼睁睁地看着马车走远,齐齐竖起中指,发出鄙夷的声音,“咦~”
  桑榆才不管这些,她同路崖打了个招呼,然后欢快地钻进马车,对上了崔叙含笑的双眼。
  她小脸微热,觉得有些难为情,自己刚刚的样子太急切了,早知道就该矜持些,莫要将崔叙吓跑了。
  崔叙仿佛没看见桑榆的尴尬,而是问起了曹伯胜的案子。
  桑榆正襟危坐,将寺中发生的事情一一说来,崔叙听的认真,最后感慨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曹伯胜也是自作自受。”
  桑榆点点头,曹伯胜死有余辜,可是那老丈和另一个凶手却是被逼迫成这样的,桑榆突然想到,那时候他们为何不去报官呢?以她对张明府和卢明府的了解,也不像是那种会置之不理的人。
  崔叙听罢,耐心解释,“应该是迫于曹伯胜的权势,长安虽然治理严苛,但是暗地里总还会有些不法之徒狐假虎威,为虎作伥,这些事是断不绝的。”
  桑榆叹息一声,知道崔叙说的是实话,无论在何处何时,总有些律法顾及不到的地方,那里有恶意在滋生,善良在消散。
  崔叙看出桑榆心里有些不好受,他思索一下,转移了话题,“过几日便是中秋节了,你可做了准备?”
  桑榆闻言,想到中秋节就要来了,心里变得松快起来,节日总是让人快乐的,“我是第一次在长安过中秋,还不晓得这里有何习俗?”
  第二百五十二章:身份
  崔叙微微一笑,“与江南那边大抵不会差太多,不过今年中秋可能会隆重些,圣人已经下旨,中秋那日迎接拨汗那国使节,晚间会在宫中举行夜宴。”
  桑榆惊喜道:“那可真的要热闹了,我可得好好准备妥当。”
  这些日子以来,长安的大街小巷已经开始张灯结彩了,就连丹娘也跟着凑起了热闹,旁的不说,单是祭祀用的贡品就要提前备妥。
  这个时候的中秋节以祈福、赏玩为主,民间和皇室各有祭祀活动,小娘子们争相装扮,小郎君们比文博艺,搏一搏那好彩头,文人墨客偶尔诗性大发,写下无数流传千古的佳作。
  此乃,乃盛事也。
  看着桑榆兴奋的样子,崔叙也跟着欢喜起来,又忽地垂下了脑袋,落寞地道:“中秋那日宫中有宴,我怕是不能陪你了。”
  他作为升平长公主之子,崔家的一份子,也是需要出席的。
  桑榆摇摇头,“无碍的,我还有蓁娘和丹娘陪着。”
  崔叙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很想和桑榆一同度过,可是他也知道不能随性而为,那么多人看着,实在不宜给桑榆带来困扰。
  本来他为了桑榆调动金吾卫已经够惹眼了,现在确实不能再生事端了。
  不过那日宵禁会推迟,等他从宫中回来,还是可以见一见桑榆的,想到这里,崔叙突然心神一动,“阿榆,我一直没问你,你来长安寻亲,寻到了吗?”
  桑榆猛地抬头,崔叙是发现了什么吗?为何要突然问这件事?可对上崔叙真诚的眼睛,她又觉得自己小人之心了。
  桑榆并不打算长久瞒着崔叙,可是桑蓁耶娘一事并不是小事,她还没有想好怎么说?再者她也不想将崔叙牵扯进来。
  她不是没有想过借助崔叙的力量,崔叙若是知道,以他的性情定不会袖手旁观,若是有他相助,桑榆一定会轻松很多。
  可是桑榆并不想这么做,崔叙的包容不是她利用的资本,这件事是她揽上身的,没必要将他拖下水。
  桑榆深知此事并不简单,可能会牵扯到长安的某些大人物,她做好了倾尽一生的准备,可是崔叙……
  桑榆用沉默代替了她的回答。
  崔叙叹息一声,忽然就抱住了她,轻声在她耳边说道:“阿榆,我想告诉你,我崔叙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我认定了现在的你,也会一同接受过去的你,无论你是谁,带着什么秘密而来,我都不会放手。”
  马车摇摇晃晃地向前,耳边传来温柔的话语,鼻尖是清纯的檀香,靠在崔叙的肩膀,微微眯着眼睛,享受着片刻的温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