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这几年休养生息下了,圣人下令只要服满20年就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了,而且符合要求的可以远离战场,留守后方,与一辈子留在战场上相比,只是驻守在这里,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桑榆点点头,想到大兴不过刚刚站起来,即使威望渐盛,边关也有摩擦,她常年在繁华之地停留,倒没想到能遇到这样的场景。
  老丈似乎并没有在意桑榆的失神,而是带着笑继续说:“说来,我有三个儿子,两个都已经战死在沙场了,唯独三郎是个机灵的,这么多年还活的好好的,这些年来,给我们又是送吃的又是送银钱,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年纪大了,就想着在死之前见他一面,所以才瞒着他来看看。”
  老丈说的很轻松愉快,似乎他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活着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这个话题说的有些沉重,桑榆等人刚刚见到这个宏伟的城市的兴奋之情一下子就消沉了不少。
  好在这个时候秦伯已经回来了,与崔叙耳语几句,便招呼众人进城。
  崔叙眼见桑榆有些闷闷不乐,靠近她的身侧低声问了一句,“发生了何事?”
  因为要进门检查,所以他们都是步行进去的,马儿都被各自牵着,崔叙一靠近桑榆,桑榆就能感觉到崔叙身上若有若无的檀香味儿。
  桑榆压低声音,将老丈的事情说了一遍。
  崔叙听罢,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嘴角微不可见地蠕动了几下,淡淡道:“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安稳一定是由千千万万的人在守护着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二百七十六章:入城
  “我知道。”桑榆道:“所以我才难受。”
  后世有一句话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正是因为有这么负重前行的人,所以他们才能安稳地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
  崔叙的手抬起,又放下,“莫要多想了,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成,最起码我们要查出是谁要害我大兴的将士的命!”
  崔叙的脸上闪过几分狠辣,他是一个很少将情绪表露在脸上的人,可是当他看到那些调查之后送上来的信件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变的冷酷无情起来。
  窦家大郎在清平县牵制住敌人的时候,圣人派遣的线人已经截获了不少关于那些残次兵器和战甲的情报,崔叙这才知道,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兵器在运输被人悄悄地替换掉了。
  幕后之人很聪明,他们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调包,而是在军器监往边关运送新兵器的时候,寻找机会换掉的,现在的边关不但有不少残次兵器,那些完好的新兵器也不知所终。
  若是不能找到这些残次兵器,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事,大兴边关岌岌可危,一想到大兴的将士拿着一刀就能砍断的兵器在战场上厮杀,崔叙恨不得将幕后之人挫骨扬灰!
  这等行为,等同于叛国重罪,株连九族也不为过。
  桑榆也觉得有些心寒,有人在前方拼命,有人却在后面捅刀子,人总是在欲望里不断沉迷。
  怀着复杂的心情,两人随着差役的指引,跨入了太原城的大门。
  等走到大街上,桑榆才反应过来,他们这是没有排队,直接从中门进来的。
  “我们是借了锦书的身份进来的。”崔叙道:“城门外人多眼杂,不便久留。”
  桑榆点点头,“那我们直接住驿站吗?”
  大兴官员出差的福利还是不错的,只要出示相关证明就可以免费入住沿途的驿站,他们这一路上遇到驿站也就顺势住下了,除了柳锦书窦玉成需要缴纳银钱之外,其他人都不用,省了一大笔开销。
  不过随着他们越往北边,驿站的条件也越来越差,甚至有的驿站连他们一行人都住不下,好几个人睡一间屋子。
  一直在前面领路的秦伯听了,插嘴道:“太原城乃是兵家重地,这里的人不大讲究住宿,驿站的条件不怎么好,你们可要想好了。”
  崔叙斟酌了片刻,决定先去看看,这里好歹是太原,一方府城,没准儿条件会好上一些。
  太原城分为西城、中城和东城三个部分,其中以西城最大,东城次之,中城最小,汾河从北边高处流下,将中城分割成两半,也将西城和东城分离开来。
  这座古老的城市不如长安繁华,也不如江南城镇生机盎然,但是进入城内,就会发现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魅力,那是一股来自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它粗旷且不拘小节,敞开怀抱迎接来往客人。
  土黄色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桑榆等人一边感叹着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一边在秦伯的带领下来到位于西南角的驿站。
  望着眼前残破不堪的驿站,众人齐刷刷地将目光落在了崔叙的身上。
  崔叙的眉尖跳了跳,他知道驿站的环境不会太好,可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坏成这个样子!旁的不说,那顶上的泥巴草能挡的住风雨吗?那土墙能防的住谁?尤其是门前的歪脖子树,是给歹徒行方便的?
  要不是门头上掉了一半的牌匾,他们都认不出这是驿站。
  “哈哈哈哈哈哈……”窦玉成指着驿站的破烂大门,笑的眼泪直冒,“住!你们住啊,不要银钱的。”
  反正他要自个儿找地方住!
  柳锦书捂着嘴,诚恳邀请,“不如先去我家住一宿,明日再去找客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