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萧寂听罢,也不在意,摆摆手道:“那就随意安排一间干净的,我要沐浴。”
他收到信就从边关要塞往太原赶来,一路上快马加鞭,风餐露宿,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来到这里。
平时也就罢了——边关将士哪有那么多讲究,十几天不洗澡都是正常的,但是今日却不行,他从离开长安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了,五年不曾与薛家妹妹见面,总不能一见面就顶着一身汗馊味儿。
他突然意识到,薛如英等人不在这里也是件好事,最起码让他有时间可以整饬一下。
萧寂原本以为他会等很长时间,哪知道刚刚洗漱沐浴完,崔叙等人就已经回来了。
“兄长!”崔叙率先迎了上去,对着萧寂拱手行礼,百里谦和桑榆等人紧随其后。
粗粗打理过后的萧寂已经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常服,褪去征战沙场的杀戮之色,他这个人看起来都温和了许多,“叙之,好久不见,想不到你竟然有了如此成就,果真是年轻有为!”
萧寂离开的时候,崔叙不过十五六岁,那时候的他还很青涩,带着少年人应该有的桀骜不驯,不曾想转眼一晃,他都已经位列大理寺寺正了。
崔叙也很激动,萧寂虽然不是与他们一同长大,但是对于这个年少时就远赴战场的兄长,他们都带着几分敬佩,“兄长过誉了,不过是借着家族的庇佑谋个差事罢了,比不得兄长一身功绩。”
萧寂哈哈一笑,拍了拍崔叙的肩膀,“罢了,你我兄弟就莫要说这些恭维话,我最烦这些!”
军营中都是一些大老粗,说话都是直来直去的,文人的那些弯弯绕绕他烦的厉害,左右都不是外人,还是随意一些。
崔叙似乎对他的性子非常了解,从善如流地转了话题,“兄长一路辛苦,不如先去我的房间一叙?我这就派人去叫如英回来。”
“好,好!”萧寂连声答应,不过还是说了一句,“如英那里就随她罢,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崔叙想了想还是应下了,反正薛如英也是知道萧寂今天要来这里,她回来只是早晚的问题。
于是一行人又去了崔叙的房间。
等到他们围着案几坐下之后,萧寂这才注意到百里谦和桑榆的存在,对于百里谦,他也是熟悉的,“云中,是你啊,你变化太大了,我一时竟没认出来。”
百里谦是除了自己年纪最大的,也是与他最能说上话的,在长安的时候就数他们两个最亲近。
不过在五年前,百里一家惨遭不测,他也远赴边关,真是造化弄人。
百里谦拱手,“兄长也是,几年不见更加英勇了。”
萧寂笑笑,将目光落在桑榆的身上,与之前的亲切相比,他对桑榆要淡漠许多,语气也带着几分试探,“这位小娘子是?”
桑榆还未回答,崔叙已经先一步替她解释了,“这位是桑榆,桑小娘子,亦是我挚爱之人。”
此话一出,众人都有些诧异,桑榆也是一惊,这还是崔叙第一次在这种半公开的场合介绍自己和她的关系。
一直以来,他都尽量避免让桑榆的身份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他的身份太敏感,现在又是多事之秋,他不想桑榆因为自己遭人忌惮。
而且在芙娘子的身世还没有解开,难保不会有人对她下手。
如今他在萧寂的面前这样介绍自己,说明萧寂对他来说是值得信任的人,桑榆想到这里,谦逊一笑,“萧家兄长有礼了。”
落落大方的样子让萧寂感觉到这个小娘子并非一般的笼中之鸟,他心神微敛,似乎明白了崔叙这个看似清冷的郎君为何会放着满长安的大家闺秀不要,偏偏喜欢她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怪事
“桑小娘子安好。”萧寂愉快地打了个招呼,调笑道:“希望早日喝上你们的喜酒了。”
崔叙和桑榆相视一笑,碰撞到的目光一下子又跳开,前者飞快地喝了一口茶,略带掩饰道:“如今边关战事如何?兄长此番来次可有不妥之处?”
萧寂的眼神闪动了几下,笑道:“能有何不妥?如今大兴与突厥还算亲和,虽偶有摩擦,但大都是小打小闹,到如今已经有大半年不曾有大的战事了,我出来几日没甚大事。”
崔叙点点头,要说大兴和突厥相爱相杀的历史由来已久,当年先帝在世的时候突厥就对大兴虎视眈眈,后来打了几次之后就消停了,圣人刚登基的时候突厥一度对大兴乘虚而入,但是都被骁勇善战的将士们打回去了。
最狠的一次甚至是十几万大军只逼太原,当时的太原府尹已年近古稀,拖着年迈之躯披甲上阵,带着整个太原的老老少少守了三天三夜,直到援兵赶来。
那场战役导致太原城的百姓伤亡过半,经济一度萧条,原太原府尹更是在那之后一病不起,不消几日便去了,因此圣人对太原极为感激与重视,不但拨款赈灾,还连减六年赋税。
可惜的是那一仗对太原城的伤害太大了,到现在也没有缓过来。
桑榆听完,原本对太原城官民含糊的印象深刻了几分,难怪崔叙对太原城哭穷容忍度极高,哪怕是对胡司曹也礼遇有加,这是太原城几十万百姓舍了性命换来的尊重。
无论在哪个年代,总有一些人在前面遮风挡雨,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