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柳二郎叹了一口气,“谁说不是呢,所以太原城的百姓对王家最为信奉,王七郎就是惹再大的麻烦事都不为过,这是他拿命换来的。”
窦玉成心虚极了,小声道:“早知道我就不同他置气了,我,我还打了他…… ”
听到王七郎的遭遇的窦玉成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他真该死啊!
周良才二话不说,一巴掌糊上了贝赫拉姆的后背,“就是你小子惹出来的事,逞哪门子的能?”
贝赫拉姆猝不及防地挨了一巴掌,委屈地抱紧了自己的一米八高的小身板,“我那知道啊?我就是觉得那个疤眼熟,似乎在某个部落见过。”
“那也是有可能的。”柳二郎道:“我记得当时就是突厥的一个巫族部落撸走了王七郎,王七郎在部落里受了刑罚,身上带着那个部落的印记也是正常的。”
“就是就是。”贝赫拉姆忙不迭点头,“我好像记得那个图案代表了那个部落的一种意义。”
只是他去过的地方太多,突厥人部落的图腾又像的很,他才会不记得。
柳二郎道:“若你能想起倒是好事,王七郎被救回来之后,王家派了人去报仇,不曾想那个部落已经消失了,这么多年来王家一直在找他们,若是能找到也是大功一件。”
贝赫拉姆立刻由阴转晴,“我回去一定好好想想。”
柳二郎轻轻“嗯”了一声,扭头对柳锦书道:“我还有事,你带你的朋友们去说说话,叫厨房准备些安神茶,宁心安神。”
柳锦书盈盈一拜,“劳兄长费心了。”
柳二郎袖子一甩,转身离去,再不回去,他的羊肉泡饼就要凉透了!
经此一事,几人也没有了玩闹的心思,桑榆便提议众人回客栈,又对薛如英道:“你莫要折腾了,萧将军又是虎豹豺狼,还能吞了你?赶紧随我回去,我们要去一趟军营。”
薛如英原本还想反驳几下,那萧寂虽然不是什么恶狼,但也不是看起来那么正直的人,花花心思多的很,但一听桑榆说要去军营,立刻不闹了,乖巧地站到了她的身后。
军营啊,她盼了好久的。
倒是柳锦书不解地问:“你们去哪里做甚?”
边关凄苦,除了一腔热血的铮铮汉子之外,没人想去那里受罪。
桑榆含糊道:“那里有一桩案子需要我们去查。”
柳锦书见状,也就不多问了,而是说起了另一件事,“说起来,你托我查的事,有点儿眉目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再行
桑榆眼睛微缩,“是杨家三郎之事?这么快就有着落了?”
她之前确实拜托柳锦书帮忙查一下杨三郎的事,没想到这才多久,就已经有了线索。
柳锦书笑道:“不是甚大事,只是我兄长认识一位卫士,我托他帮我留意一下便可。”
天下兵马的户籍皆由兵部掌管,兵部下属的兵部司存放了所有服役过的人员名薄,这些名薄每三年就会由各府的卫士重新统计、核算,上交兵部审核,审核好之后再发回一份,由本府保管。
里面会详细记载每个士兵的姓名、籍贯、服役年限、卸甲以及死亡时间。
因此,杨三郎之事查起来也简单。
“如此甚好。”桑榆大喜,她虽然觉得柳锦书一定能查到,却不想这般周全,如此一来,杨三郎是生死总算有定数了。
柳锦书抿唇,“算不得我的功劳,全靠兄长帮忙,等有了消息,我便告知与你。”
桑榆点点头,又想到杨家夫妻还在期盼着杨三郎的消息,想了想道:“若是好消息,就请你派一个小厮将此事告诉杨家夫妻,若是坏消息…… 那就等我回来再说。”
若杨三郎已死,桑榆害怕杨家夫妻会崩溃,还是想好了再说。
“我晓得。”柳锦书答道:“边关混乱,你们小心些,我在太原等你们回来。”
百里谦是肯定不会让她一起跟着去的,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身子虚弱给他们添乱,左右她也不会查案,还是在这里静候佳音为好。
桑榆点点头,带着沉浸在愧疚之中和的窦玉成兴奋异常的薛如英,以及缩着脑袋不敢说话的周良才和贝赫拉姆离开柳府了。
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大管事,带着一群不懂事的糟心主子。
……
第二日。
一行人又匆忙上路了,这一次是去边关,路上要艰难些,他们轻装上阵,取近道前去。
越往北走越是人烟稀少,有时候一天都看不见一个村庄,倒是有稀稀散散的帐篷耸立在苍茫的草原上。
这里不像南边富裕之地,形成大量的村落聚集,这里的百姓大多以放牧为生,河东和关内道也成为大兴主要的牛马来源。
“以前只是听说过塞外风景优美,不曾想竟然这般让人心生敬畏。”桑榆站定远眺,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感慨万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有亲眼见过,才能称之为真正了解。
崔叙听闻此言,笑着回道:“这才到哪儿?等到了边关,你就知道草原有多凶险了,若是没有熟人带领,只怕连地方都找不到。”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驻扎在若水河附近的天威军所在地,天威军乃是大兴最勇猛的军队之一,从建立之初就立下无数战功,也因此被分配在了最靠近突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