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桑榆守了他大半夜,实在是撑不住才扒在床边小憩了一会儿,醒来之后,发现崔叙还在睡,想着昨晚的醒酒汤也没喝,只怕今日早间头疼的厉害。
  所以她去寻了萧寂,托他差人熬了点清粥,她方才是去拿粥了,这才错过了崔叙醒来。
  崔叙有些尴尬,顺着桑榆的意思起身穿衣,他的外衣被脱下了,如今身上穿着中衣,似乎是觉得有些于礼不合,崔叙的动作又慢又局促。
  第三百零二章:自荐
  桑榆眨巴着眼睛,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出去等着。
  免得堂堂大理寺寺正被自己给羞死。
  待到崔叙整理完毕之后,其他人依次来到了营帐中,得益于昨天晚上的据理力争,今日一早方将军就托人传话,说是他们可以着手调查军中奇案了。
  因方将军需要处理军中大大小小的事务,不能亲自替他们安排,王令本就不愿意管,一大早不见了人影,崔叙等人只能将唯一帮的上忙的萧寂喊过来一同协商。
  “其实我对这件事知之甚少。”萧寂听完崔叙等人的想法,直言不讳道:“军中大小事务都由方将军处理,而对突厥的事宜都是王将军说了算。”
  方正韫本来也是打仗的猛将,不然他也不会统领天威军,不过王令势大,军中很多人都靠着王家过活。
  双方一开始是谁也不让谁的,经常因为战术和军中之事频起事端。
  方正韫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不似寻常粗鄙武将只会打打杀杀,他在与王令相处中,渐渐摸索出一套与他和平相处的门道。
  王令虽然喜爱权利,但是他行为乖张,私心极重,只想要将士们在打仗的时候无畏杀敌,尤其是在与突厥的战场上,任何人不得逃避,对突厥人也心狠手辣,甚至做出残杀突厥平民之事。
  方正韫出身贫苦,深知百姓是无辜的,所以他向来仁慈,突厥人只要投降,他都不会下狠手,因此与王令水火不容。
  后来他发现只要不参合王令的军事动作,他就不会管军中的琐碎小事。
  他渐渐放开军事之权,转而逐步管理军中内务,王令得偿所愿,对方正韫投桃报李,倒比之前敬重几分。
  双方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按道理来说,这次的军中奇案也属于方正韫的管辖范围,但是王令与他密谈之后,后者就不愿意查了,并对军中之人封锁消息。
  现在既然得到了两位将军的同意,将案子调查下去,就必须找一个熟知此事的人入手,可是坏就坏在萧寂也对这件事一知半解。
  崔叙听罢,手指敲桌,斟酌了一下问道:“那么,我们可以先查死者,既然有人死了,那么就先从尸体身上找线索。”
  萧寂点点头,“这也是个法子,两个士兵和校尉的尸体已经安葬了,估计也看不出什么,倒是那郎将的尸体还保存着,不过,时间已经很久了,只怕也腐烂了。”
  “无碍。”崔叙看了看笑吟吟的桑榆,斩钉截铁道:“我们可是有大兴最好的仵作。”
  萧寂怔了一下,以为是那几个侍卫中有人深谙此道,“那最好,军中都是一些大老粗,可没有仵作之役的人。”
  行军打仗见到最多的就是尸体,左右都是死在刀剑下,没人会把战场上的尸体拖回来验一遍的,尤其是那种缺胳膊少腿的,能找回全尸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先去验那郎将的尸体。”崔叙拍板道。
  “成。”萧寂犹豫了一下,又道:“眼见就要立冬了,我得方将军命令,要去四周探查一下突厥人的动静,只怕不能陪你们查案了,我把阿七留给你们,他对军中极为熟悉,由他给你们带路。”
  每年冬天的时候,突厥人总会来找他们麻烦,冬日一来,天寒地冻,突厥人的过冬粮草物资极度匮乏,若没有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他们就会以战养战,从大兴这边抢夺。
  所以每次冬天来临之前,赶在下雪天前,他们总要派人去四周边界巡视,看突厥的兵马有无调动,以备不时之需。
  他不放心崔叙等人,但也不能因私废公,与查案相比,军中之事更为重要
  “兄长有要事在身,我等自便就好。”崔叙抱拳道:“兄长放心,我们会小心的。”
  萧寂点点头,站起身来,“那我先回去做准备,阿七就在门外,我去叫他进来。”
  这时,营帐的门外传来了阿七的声音,“阿郎,孙将军来了。”话音刚落,门帘掀开,一道高大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
  来人人高马大,身材健硕,爽快的声音率先响起,“萧将军,崔巡检,某有礼了。”
  萧寂反应过来,先一步招呼道:“孙将军有礼了。”
  其他人也纷纷见礼。
  “是某打扰到诸位了。”孙将军摆摆手,直接说明来意,“某听说崔巡检乃是大理寺出身,擅长破解奇案,此次前来也是因为想调查军中那件案子,某虽不才,但也对此事知晓一些,愿为崔巡检指路。”
  崔叙等人一愣,“这…… ”
  他们虽然是想找人帮忙,但是这个孙将军也不至于上杆子送啊,军中将领不是挺反感他们查案的吗?
  萧寂心思一动,“将军是为了那位同姓孙的校尉而来?”
  孙将军脸色突变,脸上怒意横生,像是极力在克制什么,“不错,某那侄儿如同某亲生儿郎,他死的不明不白,某不信他会自寻短见,定要还他清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