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慢着。”崔叙抬手,阻止了百里谦的动作,“这些东西应该在王将军手中,你直接去要,他不见得会给你。”
王令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不给他们使绊子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会帮忙吗?
“那怎么办?”百里谦焦急地问:“如果你猜对了……”
“不急。”崔叙道:“此事回头让元归帮忙打听一下,当务之急是先查王将军和方将军。”
百里谦一愣,“你在怀疑他们?”
“在此事未定之前,所有人都有嫌疑。”崔叙淡淡道:“但是此事靠我们已经无力阻止了,我们需要得到他人帮助。”
兵器被大量置换,突厥人随时会和大兴发生战事,如果这是突厥人的预谋,那么整个天威军都处于危险之中。
这是在崔叙计划之外的情况,原本按照他的设想,应该是他在暗中找到调换兵器之人,然后顺藤摸瓜,在所有人都没察觉到的时候抓到幕后真凶。
可实际情况是,现在的时间不对,冬季已至,突厥和大兴的战事随时会发生,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寻找幕后之人了。
崔叙有预感,这是一场跨越好几年的阴谋,筹谋了这么久,等的就是一场大战!
百里谦面色苍白,“真是好大的一盘棋,这件事到底有多少人参与其中。”
崔叙沉默了半响,吐出几个字,“不计其数。”
……
就在崔叙那边在绞尽脑汁地思考这下一步该如何应对的时候,这边的薛如英和萧寂却一同在草原上策马疾驰。
昨日崔叙的话带来了太大的冲击,让心思纯净的萧寂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想了一晚上他都无法说服自己将此事瞒下去。
今日一早,崔叙见他神魂不定,便将薛如英送来开解他,薛如英知晓了崔叙的意思,便拉着萧寂出来跑马了。
冬日的草原干燥寒冷,带着一丝说不清的萧条寂廖,两个人策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觉自己的心境都开阔了许多。
一直跑了很久,萧寂这才拉了拉缰绳,将马儿停住,他看着远方若隐若现的炊烟,轻声道:“你也不必特意来陪我,我知道叙之他自有主张,我不会怪他。”
能验证人心的只有流动的岁月,萧寂在边关多年,他的阿耶,阿娘都是死在这里的,他继承了阿耶的意志,这里就是他的归宿。
军中的友情最纯粹,那是可以交托后背的死生兄弟,他不愿意相信他们会做出背弃兄弟、背弃家国之事。
方将军等人不会做背德之事,他的兄弟们都是忠君爱国之人,若是可以,他希望能将此事告诉方将军,请他帮忙抓住那个藏在军中的突厥人!
可这一切只是他的期望,他是了解崔叙的,少年的崔叙就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他的话如同他的为人一样,坚定又理智,不夹杂任何的偏颇,只会做最冷静的判断。
所以他不会怪他,也会听他的安排,这样对天威军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薛如英打着马儿,靠在他的身侧,与他并肩而行,不过她说的话却很傲娇:“谁说来陪你了?我是为我自己考虑,你也不想想我都来好几日了,你都没怎么陪过我。”
萧寂果断认错,“是阿兄的错,忘了我们家的薛小妹妹是个好动顽皮的。”
“哼!”薛如英假意生气,“你还好意思说我,小时候就数你同我玩的最多,我做的那些糊涂事你也有份!”
第三百二十一章:儿时
萧寂刚刚来到薛府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沉默寡言的,像一个安静又敏感的野猫,他身子瘦小、性子倔犟,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谁都不爱搭理。
儿时的薛如英爱调皮、好捣蛋,听说这个新来的兄长是个闷葫芦,她不信邪地非要去逗一逗。
薛如英是个真的会折腾的,缠着萧寂要他听她的话,不听就哭,就喊,萧寂被烦的没办法,什么伤心难过,什么性子孤僻都抛之脑后了,在薛如英的带领下整日捉鸟逗狗,耍刀弄枪,好不快活。
薛家三郎薛如川,得了薛国公的授意,要他照顾一下萧寂,莫要被薛如英欺负去了,起初,他还谨遵薛国公的嘱咐,在薛如英闹腾的时候拦一拦,后来发现实在拦不住,索性就直接加入了。
所以薛府中经常能看到,两个活泼的小孩子带着一个年纪略大一点的少年到处惹事,整个薛府被折腾的乌烟瘴气,气的薛国公都少吃了两碗饭。
想到以前的欢乐时光,萧寂都忍不住笑了,“年少无知,上了你的贼船,到现在也没下来。”
薛如英哼哼唧唧道:“那是你的幸运,当年我可是替你背了不少黑锅。”
人家都是兄长替妹妹背黑锅,倒他们这里却反过来了,她反倒是被骂的那个。
说道这里薛如英有些牙痒痒,当年的萧寂在长辈面前惯爱做戏,每次闯了祸都说是她干的,诚然她确实没少怂恿,但也不能全赖她不是?
也正为如此,薛国公实在忍不下去,怕她带坏了萧寂和薛如川,便将薛如英丢到了宋府,请宋先生管教。
宋先生在见到了薛如英写的几个大字之后,幽幽然地将她收作了记名弟子,他怕以后薛如英的字会辱没了他的名声!
而萧寂和薛如川则在私塾先生的教导下,勤习六艺,一直到萧寂弱冠,去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