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年少的往事在这一刻的回忆里突然变的清晰起来,萧寂侧目看着明媚爽朗的薛如英,眼神变的柔和起来,“等此间事了,你就回长安吧。”
  薛如英闻言,脸色阴沉了下来,“你赶我走?”
  萧寂无奈,“你知道的,我从来不会要求你做甚么,但是我不想你出现在战场上。”
  刀剑无眼,萧寂自己受过的伤不计其数,他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有一道深及肺腑的伤口,几乎要了他的命,他靠着顽强的毅力以及想再次见到薛如英的信念才坚持下来的,他不想见到薛如英受伤的样子。
  薛如英抿着嘴,嘟嘟囔囔道:“我就是想知道这里到底有什么吸引你的,让你死心塌地在这里一待就是好几年,连长安都不想回了。”
  萧寂笑了,目光变的柔和起来,“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记得很小的时候,阿娘就带着我跟着阿耶到处流浪,突厥人打到哪里,阿耶就守在哪里,阿娘也就跟在哪里,阿娘说我们一家人永远不要分开。”
  可是他们却食言了,一场战事带走了阿耶,也带走了阿娘,他还记得阿娘死的时候对他说,她从来没有后悔嫁给阿耶,自古忠孝难两全,同样难两全的还有忠和情。
  “阿英,就如同你想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一样,我也想知道阿耶阿娘为什么要在这里。”萧寂的声音如同从空气里传出来的一样,空寂又飘渺。
  “那你现在找到原因了吗?”
  “找到了。”
  “是甚么?”
  萧寂的目光落在了薛如英的脸上,他勾起唇角,眉眼带笑,“是为了守护…… 这繁华盛世啊。”
  他自问没有阿耶的果断和阿娘的勇气,也无法对阿耶阿娘的死释怀,做不到不顾一切地留下薛如英,他能做的就是替她守住这边关。
  边关不破,长安永存。
  能看到薛如英长大成人的样子,他已经很知足了,若是有朝一日天下再无战事,也许他还能再次在长安和她相遇,那时候他一定会告诉她,当年有一个少年将她视为朝阳,如同当时他躲在阴暗处,她张开笑脸迎接他出去一样,灿烂又美好。
  两人回到营帐的时候为时尚早,不巧的是萧寂刚一回来就被通知要去巡视。
  说话的是阿七,他刚刚送走传令的士兵,“您可算是回来了,方将军的意思是叫您去一趟若水河,据说是昨日有人看见突厥人在那里活动。”
  萧寂蹙了蹙眉,“好,我知晓了,你先把阿英送回去。”
  薛如英不立刻道:“我和你同去。”
  萧寂道:“你莫要任性,突厥人狠起来是没有人性的,若真是遇到了我不一定能护住你,再说了,只是巡视一番,我很快就回来了。”
  薛如英咬了咬唇,有些不高兴。
  今日萧寂的话对她触动很大,她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想陪陪他,跟在他身边,不过事分轻重缓急,他现在有事要做,她不能任性,“那你回来了就来找我,我…… ”
  “我知道的。”萧寂笑笑,“快回去吧,你现在已经是大理寺寺直了,莫要忘了公事。”
  这话说的好像她还是小孩子一样,薛如英白了他一眼,扭过身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萧寂轻笑一声,翻身上马,牵着缰绳对阿七吩咐道:“你先送她回营帐,然后再带人追我,我们在若水河边汇合。”
  “喏。”阿七答应一声,快步跟了上去。
  萧寂再次看了一眼薛如英远去的背影,原本还觉得她女大十八变了,现在看来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爱生气,爱耍小性子,若不是现在在军中,只怕她有的闹腾了。
  ……
  薛如英没有去自己的营帐,而是去找崔叙等人。
  此时,崔叙带着一行人也刚从外面回来。
  百里谦正低着头和崔叙说话,“不如我们给陈将军去信一封,询问陈郎将可在信中说了什么?”
  崔叙一边掀开营帐的门,一边摇头道:“不用,若他真的说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只怕军中早有了动静。”
  百里谦又道:“最近军中确实不太安静,我听说方将军忙着准备粮草辎重,太原那边送来了许多物资,说不定真的要和突厥人开战了。”
  崔叙走到案桌上倒一杯水,仰头喝下,“若真是这样,我们要早做准备了…… ”
  话还没说完,门口就传来了动静。
  第三百二十二章:命令
  薛如英大大咧咧地掀门而入,“这鬼天气越来越冷了,跑个马儿冻的我脸疼。”
  崔叙好笑道:“人哄好了?”
  薛如英没好气道:“说甚哄不哄的?萧元归是小心眼的人吗?你也真是的,非要我去开解他,结果倒好,我还被气了。”
  “他说的是实话,就算他不提,我也定会带你回长安的。”崔叙淡淡道:“来之前你阿耶说了,若是带不回去你,我们都不用回去了。”
  崔叙还记得出发前的那天晚上,薛国公亲自到长公主府,告诉他,如果薛如英回不来,他们这些人全都不用回来了,什么时候她人回来了,他们方可回来。
  薛如英先是一愣,然后无奈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要不怎么说他崔叙是个人精呢,每次都把她拿捏的死死的,不消她说话,他就能将自己的心思猜个七七八八,现在竟然连萧寂的话都能猜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