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薛如英远远地就看见策马冲过来了孙将军和萧寂两人,萧寂离开之前身上披的就是那件红色的斗篷,此时,在蓝色的天空下迎风飞扬,格外显眼。
  她看着快速向她这边冲过来的萧寂,心中没来由地高兴起来,太好了,他们终于还是赶上了。
  对于孙将军接过指挥权,薛如英和百里谦并没有任何意见,他们本来就不会指挥打仗,这个时候就不要追究这些有的没的了,赶走突厥人才是最要紧的。
  眼见萧寂的马儿离的越来越近,薛如英松懈了下来,脸上的笑意渐渐浮现,她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伸过去,想要与他相碰,“萧元归,你看谁来了?”
  可是萧寂没有做任何反应,他身下的马儿一刻也没有停留,直接无视薛如英伸过来的手,从她的眼前错身而过。
  薛如英的笑顿时僵在了脸上,她生硬地随着萧寂的方向转过头去。
  耳畔是将士们大声冲刺的喊声,她身侧的士兵们毫不犹豫地向着若水河冲了过去,不同的身影,不同的号子,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
  唯有萧寂独身一人,背道而驰。
  他整个人趴在马背上,后背上一道狰狞的伤口流着滚烫的鲜血,鲜血从他后背流出,染红了他身下的白马,与那红色的斗篷形成一幅诡异的画面。
  “滴答,滴答。”
  薛如英似乎听见了血溅落在草地的声音,与之相对的是,她的心脏似乎停止跳动了,风带来了浓郁的血腥味,浸满了她的胸腔,她似乎失去了所有的感觉,木然地愣在原地。
  就在她呆愣的时候,百里谦已经察觉到了异常,他也看到了萧寂身上的伤口,以及那流满了整个马背的鲜血。
  最坏的结果已经出现了,眼见薛如英吓呆了的模样,百里谦顾不得其他,一个飞身从马背上跳过,借力来到萧寂的身后。
  好在马儿在经过疾驰之后,已经没有了力气,跑的并不快,百里谦很快就控制住了白马。
  “吁!”他长呼出声,拉住缰绳,将马停住,一刻也不停歇地将萧寂从马背上带下来。
  第三百二十六章:鼓声
  “元归,萧元归!”百里谦看着萧寂浑身浴血,双眸紧闭,手下的身体有些薄凉,百里谦后知后觉地摸上了他的手腕……
  薛如英在百里谦的呼喊声中回过神来,她跌跌撞撞地从马背上爬下来,步履艰难地往两人的身边走,每一步似乎都有千斤重,她伸手向前,呢喃道:“萧元归,萧元归…… ”
  就在薛如英的手突然要触碰到萧寂的时候,百里谦忽然一把擒住她的手腕。
  薛如英愣了愣,恍惚地看着百里谦,双眼闪过疑惑,…… 为什么不让她碰?
  百里谦沉默地看了看她,低下头。
  一股窒息的心悸之感在薛如英的胸腔中溢出,她一把甩开百里谦的手,毫不犹豫地摸上了萧寂苍白的脸。
  入手的脸白皙的有些吓人,与他身上鲜红的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薛如英道手抖的厉害,她觉得一定是自己的跑马太快了,染上风寒了,不然她为什么没有在萧寂的脸色感觉出一丝温度。
  这是薛如英再见到萧寂以来,第一次这么近地触碰他的脸,萧寂的脸庞俊逸沉稳,煞是好看,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气势很容易让人忽略掉他本身的样貌,只觉得他是一个英气逼人的男子。
  薛如英却是知道他那俊秀的样子的,尤其是那双眼睛,是她见过最会说话的,每次只要他用那双眼神温柔地看着她,她的小脾气就会像泄了气一般消散不见。
  可现在,他的这双眼睛再也不会睁开眼和她说话,他的脸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百里谦将萧寂的身体轻轻放到薛如英的怀中,自己则站了起来,与其他的亲卫一起将他们渐渐围住。
  半响之后,人群里传来了薛如英撕心裂肺的呼喊声:“不要!”
  ……
  残阳西下。
  崔叙和王令带着人匆匆前来迎接萧寂等人,王令意外地好说话,只听说有突厥人在若水河密谋着什么,他立刻点兵,亲自带队过来。
  还没到若水河,远远的就看见一队人马从前方而来,他们庄严肃穆,井然有序,崔叙在心中估摸了一下,松了一口气,从人数上估算,他们应该没什么大事。
  倒是一旁的王令,看着那矮了一半的旗帜,瞳孔微缩,脸上写满诧异。
  一阵鼓声在大军中响起,这段鼓声不同于战场的激昂澎湃,振奋人心,它轻缓、沉重,每一个鼓点都仿佛在诉说着哀歌。
  崔叙的脸色在鼓声敲响的时候变的煞白,拉着缰绳的手微微用力。
  战鼓是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它不但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还可以配合着旗语进行指挥,传达各种作战命令,每段鼓声都代表的不同的意思,前进、撤退、取胜、追击等等。
  崔叙曾在兵法中读过相关的记载,他清晰地记得这样的鼓声代表的意思:将军战死。
  萧寂,出事了!
  ……
  相对于前段时日的快活,这两日的威军中的气氛实在沉重,从上到下流露出一股沉寂和隐忍,将士们来低头闷声,再也不见素日的嬉闹,各种军用物资辎重在紧锣密鼓地张罗着,时刻在做着战前的准备。
  整个军队犹如一把未出鞘的宝剑一般,仿佛只要有人将其拔出,就能用这把剑披荆斩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