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萧寂本不该死的。
“还有。”桑榆道:“我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我虽然不知道萧将军是怎么死的,但是发现了一些疑点。”
崔叙静静地看着桑榆,似乎在想着她是不是为了安慰他而说的谎话。
桑榆无奈,她低着头,与崔叙额头相抵,感受着崔叙肌肤上传来的温热,“崔叙,你相信我吗?”
这是桑榆难得这般认真地问他,崔叙怔了怔,道:“自然。”
他怎么会不相信她呢?他只是不想桑榆为了叫他好受些,说些违心的话罢了。
“那好。”桑榆坐直了身子,与崔叙耳语起来,“我觉得萧将军的死有疑虑…… ”
当周良才再次端着托盘来到崔叙的帐前的时候,崔叙已经不再是那般颓废的模样,虽说脸色依旧不大好,但整个人似乎寻回了斗志一般。
桑榆勉强笑了笑,接过周良才手上的托盘,“我来就好。”
“好,好。”周良才傻乎乎地应道,心想还是桑小娘子有本事,只消说几句话,崔寺正仿佛开窍了一般,人也好多了。
桑榆端着托盘,对崔叙道:“身子要紧,你先用些索饼。”
崔叙看了一眼清淡爽口的索饼,拿起筷子的手抬起又放下,“我还是吃不下。”
桑榆知道,只要萧寂的事一天没有结果,崔叙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她叹了一口气,将托盘放回案几上,“那咱们先做事吧。”
“好。”崔叙点点头,立刻对周良才吩咐道:“你去将百里寺直叫来,就说我有事叫他去做,记住,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周良才张了张嘴,咽了一口唾沫,点头应道:“喏。”
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去,就听见崔叙又道:“等等。”
周良才回过神,站定听命。
崔叙斟酌了一番,吩咐道:“替我准备一身衣裳,我要去送一送萧将军。”
周良才扭头看向桑榆,萧寂的死不但让整个军中都戒备了起来,甚至连大理寺的人都有些苦闷,他的死直接让大理寺几名主事人像失去了理智一般,到今日也不愿意面对。
薛如英封闭了内心,总觉得萧寂还活着,崔叙也自责地将自己关在营帐中,就连百里谦也拉下脸面,请求王将军能在与突厥的战事中捎上自己。
这两天主事的,只有桑榆和周良才两人罢了。
桑榆轻轻地点了点头,崔叙既然这样说了,说明他已经做好了面对薛如英和萧寂的准备,尽管他会很难受,但这也是无法逃避的事。
……
萧寂的尸体安放在天威军的大后方,离中心主帐有一段距离,因为萧寂的功绩,军中给予了他最大的体面,他的尸体被单独安放在一处营帐中,等待着安葬入土。
因为萧寂的耶娘已经不在人世,萧家的族人也多年不曾联系,所以薛如英这个名义上的妹妹代替了家人的职责。
军中众人这才知道,这个远道而来的小娘子乃是赫赫有名的薛国公的女儿,萧寂这个一步一步从士兵做上来的年轻郎君竟然是薛家教养出来的。
难怪有如此血性!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日来祭拜萧寂的人络绎不绝,军中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校尉将军,都纷纷来此送萧寂最后一程。
而崔叙等人的出现,也让这些前来祭拜的将士们有些不是滋味。
本来这些将士们对崔叙等人的到来就不是很欢迎,虽然不叫恶语相向,但也不会太过热情,他们这几日在孙将军和萧寂的带领下到处查案,搞的人心不稳,让将士们颇有微词。
他们倒不是不希望能查出事情真相,而是在他们看来,军中的事由军中人管理,方将军和王将军都说不调查了,他们非要查个什么劲?
当时王将军怎么说来着?此事有突厥人掺合,最好不要查下去了,他们偏偏不听,现在好了,萧将军惨遭横祸,死于突厥人手中,难保不是被他们牵连的。
诸如此类的传言在天威军悄然传开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祭拜
他们并没有夸大其词,只是私下说着一些有的没的,明面上还是很友好的,毕竟是崔叙等人最先发现了突厥人在若水河的行动,算是给他们提了一个醒。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私下说道,顺带着投以异样的眼光。
这类传言知道的大理寺众人中只有两个人:周良才和桑榆。
得益于周良才爱交朋友、喜欢八卦的“好性子“,他最先知道了这些传言,并私下告诉了桑榆。
桑榆听了之后并没有告诉崔叙等人,一来是因为这些传言无伤大雅,早在他们来天威军的时候就有不好的传言了,这些也算不上什么,二来是因为萧寂死后,崔叙等人大受打击,这些事说给他们听也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现在对突厥的战事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放一放。
因此崔叙来祭拜萧寂的时候,虽然觉得气氛有些怪异,但却并没有想太多,只当是萧寂的死带来的连锁反应。
他每靠近停放萧寂尸身的营帐一步,就觉得脚下的步伐要沉重一分,萧寂不是和崔叙一起长大,但却也是自小相识的,于他来说是兄长般的存在。
来天威军的这段日子,萧寂将他们照顾的很好,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的事情,萧寂都事无巨细地给他们做好了安排,叫他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