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大家伙儿都忙着赶路,一直没怎么说话,倒是那些运送的士兵中,时不时地会传来几声大呼小叫的抱怨和责骂。
  孙将军又骂了一个躲懒的士兵,看见崔叙等人默默地在赶路,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叫崔巡检看笑话了,你们是不知晓有的士兵就是天生欠调教的,稍不注意就想躲懒,如今大军在前方,咱得保证将士能吃上饭不是?”
  崔叙便道:“孙将军受累了。”
  孙将军摆摆手,驾着马儿跟在他们的身侧,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关于萧将军之死…… ”
  崔叙抬了抬眼,淡淡道:“兄长为国捐躯,吾等引以为傲。”
  孙将军叹了一口气,知道崔叙不愿意再提及,“某已派人私下去调查了一番,当时拦截我们的人就是仆固部落,这些龟孙子应该是去若水河探路的!”
  关于当时的情况,孙将军在回来的第一时间就跟崔叙等人说了,当时他们都快逃出来了,却不想被仆固部落抓住,萧将军为了掩护他逃跑,才落在了他们的手中。
  这些仆固人最喜欢以折磨、虐杀为乐,放走萧寂也是想找点乐子吧?
  而那日突厥人无心恋战,一个回合下去,他们便撤了。
  崔叙听完,在心中冷笑,乐子?是想看他们大喜之后再大悲的乐子吗?“不必再说了,眼下就是报仇的好机会,不破仆固部,吾必不回京。”
  孙将军又是一声叹息,早在行军之初,崔叙就带着大理寺的人找过方将军,请他让大理寺的人也上战场,方将军自然不愿。
  这不是添乱吗?他们当战场是儿戏吗?想上就上,先不说行军打仗都要有个章法,单是这些人的身份摆在那里,方将军都不敢让他们上去。
  他虽没问过崔叙的身份,但也能猜到几分,能得圣人如此看重,又姓崔,其身份不言而喻,不仅是他,军中的其他将领也都能猜个七七八八。
  他是万万不敢任由他们胡来的,为此,方将军还特意吩咐孙将军将人看好,一定不能让他们出了事。
  听说崔叙等人在被方将军拒绝之后,还去求了王将军,王将军连见都不见,就将他们轰走了。
  果然是个任性妄为的性子,在明知崔叙身份的情况下也由着性子来。
  伴随着暮色即将降临,孙将军开始吩咐大军停下休整,吃饱喝足之后再上路,虽说晚上行军会危险许多,但此时也顾不上了。
  再则他们人多势众,遇到狼群也不怕的。
  大军的脚步停了下来,孙将军依旧端着大嗓门喊话,“那边几个,赶紧把粮草放好,莫要浸了水!”
  孙将军不愧是方将军手下的老将,处理事情来得心应手,几千押送粮草的天威军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快速休整。
  为了以防万一,孙将军还派遣了善长追踪的探子前去探路。
  崔叙、桑榆和周良才等人歇在一处,大理寺的侍卫们三三两两地聚集着,看似散漫,可是却将崔叙等人牢牢地护在中间,做拱卫之态。
  周良才一边咬着干巴巴的胡饼,一边忍不住探过脑袋问桑榆,“桑小娘子,你说咱的计划能成吗?”
  桑榆蹬了他一眼,“不该问的别问。”?周良才委屈巴巴地闭了嘴,“我这也不是担心吗?”
  桑榆无奈道:“我也担心,但现在只能等了。”
  “哎。”周良才看了一眼闭目养神的崔叙,又看了一眼四处巡视,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孙将军道:“人不可貌相啊。”
  第三百三十六章:错路
  也不怪周良才担心,自打那日祭奠过萧寂之后,大理寺的人全部都低调了许多,尤其是崔叙,原本一个多张扬的小郎君,现在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了。
  若不是他还记挂着为萧将军报仇,以及那尚未查清的兵器之事,只怕他们早就要回长安了。
  更别说军中自杀一事了,几乎都不会提及了,周良才虽然对他们的计划也知晓几分,可总觉得过于冒险。
  桑榆将自己的另一块没动的胡饼塞到周良才的手中,“别看了,赶紧吃饼子!”
  周良才没有拒绝,接过饼子放到嘴里就啃,胡饼干巴僵硬,可是能填饱肚子,他们已经走了两日,还不知道要这样多久,能吃饱还是很重要的。
  行军是不许生火的,主要是他们选的路有些冒险,取最快的路,要是被闲散部落发现就不妙了。
  草原上除了狼群之外,还有一些游走的小部落以及伪装成大兴人的突厥流寇,他们可不会管什么军粮不军粮的,抢了再说。
  桑榆又从怀中取出一块饼子,准备递给崔叙填一填肚子,他这几日吃的都很少,桑榆看着有些心疼。
  就在桑榆将饼子递给崔叙的时候,崔叙突然睁开眼睛,他站起身,眺望远方。
  一个腼腆的将士立刻趴在地上,侧着耳朵听了听,就这样他还觉得不够,换了几个地方继续听。
  似乎是终于发现了什么,那人对崔叙抱拳道:“崔郎君,有人来了,大约有两千多人。”
  他是萧寂手下的亲卫石达,也是当时跟着萧寂去了若水河的两个亲卫之一,其中一个方脸亲卫跟随者萧寂一起永远留在了对面,他是除了孙将军之外,唯一活下来的。
  追踪、探听是他的强项。
  崔叙眼睛折射出耀眼的光彩,他低声吩咐道:“通知所有人做好准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