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在这个时候,他们只要顺藤摸瓜,就可以找到这件事最大的幕后主使。
王令摇摇头明“不妥,若是之前,你这个法子是可行的,但不幸的是吾派去突厥的探子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王令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兵器也只是刚刚运到军中,可是突厥那边却发现了问题。
突厥人派出了仆固部落,加上原本的兵马,足有七八万之众。
崔叙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兵马调动的规模如此之大,为何到现在都不曾有人发现?”
战场是最重要的就是情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若连最基本的情报都无法掌握,又怎么能在战场上取胜呢?
第三百四十七章:信物
“哼!”王令冷哼一声,“这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了,吾到今日才知道,原来天威军的斥候也出了问题,他们竟然被突厥人掌握了。”
天威军有专门的斥候队伍,每一个队都会负责一批突厥部落的动静,没想到突厥人竟然连斥候都买通了,负责监听那个小部落的斥候传来的消息,要么就是落后的,要么就是七分假三分真的。
比如说,他传来的消息说突厥人有不少牧民南迁,但是并没有说明这些牧民南迁了之后就没有离开,而实际上这些牧民就是仆固部落的人假扮的。
突厥人迟迟不肯发动战事,一方面是因为时机未到,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要等仆固部落的人到来。
崔叙沉默了,至少有六万大军迁徙到此地,他们竟然没有发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过失,如果对面真的是六万仆固部落,那么他的提议就不可行了,六万对上两万,除非他们有神助,不然毫无胜算。
突厥人可不是什么软弱小族,相反的,他们十分善战。
“那么,借兵呢?”崔叙道:“既然我们没那么多兵力,那么不如我们从其他地方借兵,我听说天成、神威两军都在边关,他们前来支援如何?”
王令想了想道:“借兵是个好法子,可是首先我们要保证天成、神威军的将领相信我们,而且突厥人也派了不少探子,若天成军朝我们这里靠拢,他们必然会发现,一旦突然发难,我们撑不过半日。”
“那就不要让他们发现。”崔叙断然道:“我们另辟战场,将突厥人引到其他地方,叫他们主动发难,再由天成等军寻个借口,一步步将他们引入局中。”
王令深思起来,他招招手,亲卫立刻递上来一张舆图,他观察了半响,指着一点道:“这里,这里离突厥人不远,但是靠近大兴的几个县城,驻守在这里的军队只有五千余众,若突厥人知晓,必然有所行动。”
崔叙就这舆图看了起来,桑榆也微微侧面。
从舆图上看,王令指的地方离萧寂死去的若水河峡谷不算远,快马加鞭不用一日便可到达,而且天成军离的也不算远,七日之能也能到。
两侧是天然的高山屏障,其中峡谷众多,易守难攻,确实不是突厥人喜欢的地方,相对于这样的环境,突厥人更喜欢广阔的草原。
当然,这个易守难攻也要看在人数上,只有五千人驻防的防区,若突厥人集结四五万人,秘密行军,在大兴没反应过来之前,这里必然失守,而离这里最近的突厥部落就是原本对立在天威军的小部落,现在应该是仆固部了。
王令的眼光确实毒辣,一眼便直击要害。
“确实是个好地方。”崔叙赞道:“现在就需要找个可信的人去传递消息了。”
王令点点头,“吾会同方将军一起给天成、神威军去信,天成军的霍将军和陈将军应该会有所行动中,至于神威军,他们身负重任,那怕是假消息都会去查验一番的。”
与天成、天威军不同,神威军是真正的强军,当今唯一的镇军大将军就在神威军,神威军担负着太原的安危,可以随意调动任何军队,一旦发现突厥人的异动,他们会立刻反应过来。
哪怕是一个假消息,他们都会去验证防备,多年前太原失守的场景不会再现。
王令说的简单,但崔叙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擅自调动兵马可是一件重要的事,即使王令身后站着王家,也不一定能调动的了数万大军。
边关战事复杂,除了大将军需要时刻调动大军之外,很多时候都是靠各自的将领的经验来作战的,这也是给各自将领的权限,在这个通讯落后的时代,真要靠传命令打仗,命令下达到的时候,仗都打完了。
所以能不能说动天成军,很大部分取决于能不能说动霍、陈二将。
陈将军倒好说,陈郎将一死,陈将军杀突厥之心渐大,若有机会一举歼灭突厥人,他必然不会推脱。
难就难在霍将军,霍将军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若没有绝对的理由和充足的信任,他是不会动手的。
崔叙想了想道:“我会将我的身份鱼符也送过去。”
王令撇了他一眼,“不用,你的鱼符没有任何作用,于公于私都说不上话。”
军中是很排外的,世家大族的话语权其实并不高,别看王令嚣张的不行,可是他的话语权都是自己打出来的。
王令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他和霍将军不熟,官阶又在霍将军之下,还真不一定能说动他,搞不好还以为他是细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