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倒是桑榆听完霍将军的大名,疑惑地问道:“你们说的霍将军是霍定山霍将军吗?”
“不错。”王令道:“你认识他?”
崔叙也好奇地看向桑榆,在这段日子里,他和桑榆几乎是形影不离,天成军离的又远,他不曾听过说桑榆认识霍将军。
桑榆犹豫了片刻,还是从衣袖里掏出来一物,“我不认识他,但是张明府与他相识。”
张明府?王令皱了皱眉,一个小小的县令?
崔叙似乎看出了王令的疑惑,他一边接过桑榆手中的东西,一边解释道:“张明府乃是长安县令,阿榆,这个东西是他给你的?”
桑榆点点头,这个东西是她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去张明府家中做客的时候,张明府悄悄塞给她的,和这个东西一起的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天成军霍定山”,以及一句话,“若有难,可携此物求之。”
桑榆并不知道这个霍定山是谁,她以为按照张明府的性子,是想着自己惹上麻烦的时候好有条后路,所以一直没有在意。
直到今日,王令说起天成军霍将军,桑榆才想着问一句,没想到竟然真的是同一个人。
就是不知道一向抠搜、谨慎的张明府同声名显赫的霍将军之间有什么联系?
崔叙拿着那件东西看了几眼,这是一块晶莹的玉佩,上面雕刻着远山和叶,虽不是什么上等的物件,但也算是精贵之物,这样的东西往往是一件信物。
第三百四十八章:鱼饵
再联想到张明府的话以及对桑榆的态度,崔叙低声浅笑,看向桑榆的目光更加柔和,“这个东西给我用一下可好?”
桑榆点点头,她并不怕崔叙拿去做什么,拿这个东西出来也是想帮崔叙一把,它应该是张明府和霍将军之间的私人物品,代表的一种关系,一种信任,求霍将军出兵一事,还要看他们自己。
只是这个人情却是欠大了,桑榆想着回长安后只怕张明府要得瑟了。
倒是一直看着两人互动的王令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他单手托腮,看得起劲,目光在两人身上游离了半天,然后会心一笑,“好了,吾即刻派人去知会天成、神威军。”
崔叙和桑榆这才收回心神,前者局促地咳了几声,“言归正传,若天威军能在若水河南侧拦下仆固部,那么天威军是否需要支援天成军?或者仆固会不会借此机会另有安排?”
王令的眼神变的慎重起来,“吾在想,既然已经落了一枚棋子,不如直接下一盘大的。”
崔叙疑惑地问:“此言何意?”
“仆固部落不是傻子,他们不会将所有的筹码压在若水河南侧,必然有所保留,不如在设一计,将他们的兵马全部调动起来。”王令的脸色渐渐冷了起来,“天成军调动兵马去拦截仆固大军,那么我天威军也要有所行动才对。”
王令沉思了片刻道:“突厥人一旦对若水河南侧发难,按照常理,天威军一定会去支援,那么他们一定会留下一批人马从我们的驻地进入大兴,反之,不如我们设一个饵,将这些留下的突厥人引开,一举歼灭。”
崔叙听懂了王令的意思,首先要做出天威军开拔,支援若水河南侧的假象,然后再杀个回马枪,将来偷袭的突厥人拿下,这样确实是个好法子,只是,“鱼饵是什么?又怎么能保证能将来的突厥人全部拿下?”
王令笑笑,“自然是突厥人和大兴都在意的东西。”
崔叙眼睛一眯,“粮草!”
王令点点头,“不错,近三万多人的粮草辎重对突厥人来说可是一大笔财富,而且行军打仗粮草和大军是分开行动的,若他们知道我们只留下几千人去押送粮草,你觉得他们会不会动手。”
“会!”崔叙肯定道:“粮草对他们太重要了,冬天来临,这批粮草还有一些冬衣和煤炭,突厥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两人相视一笑,一个一环扣一环的计划就这样谈妥了。
让桑榆更加没想到的是,崔叙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既然如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拿下仆固本部如何?”?这次轮到王令惊讶了,“这是何意?”
崔叙笑的温文尔雅,眼神里的杀意却怎么也止不住,“突厥大部分兵马都出去了,这个时候仆固本部一定虚弱,不如我们调派人手,迂回后方,将他们一网打尽!”
王令在舆图上看了看,摇头道:“我们能作战的只有两万人,仆固本部再怎么虚弱也需要一万人才能拿下,剩下的一万人保不住粮草。”
“只要一万人就可以是吗?”崔叙听完并没有回答,而是提出了其他问题,“王将军,,你是否有把握在军中抽调走五千人?”
王令不明其意,但毫不犹豫地点头,“可!”
崔叙便道:“既然如此,那剩下的五千人马交给我,我给你补足一万人,这样可以拿下仆固本部了吗?”
王令深深地看了一眼崔叙,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之前一直小看了这个年轻人,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可是他心中有丘壑,虽身在长安,却可以俯瞰整个大兴。
王令仰头大笑,将匕首插到舆图上,“好,好!不愧是本将看中的人!”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疯狂,“只要给吾一万人马,仆固本部定然覆灭!”
崔叙也跟着笑了起来,“我只有一个要求,杀害萧寂的凶手,我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