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岑先生对这样的派兵方式很不满,觉得实在过于冒险,纵然他安排的细作可信,纵然现在诸事进展的都十分顺利,可他总觉得对面的人没那么傻。
  他是个多心之人,计划一开始,他就劝说仆固俟斤留下了三万人马驻守在本部,可是仆固俟斤接到了天威军数千人带着粮草单独出发的消息后,想也不想就派出了两万人马前去拦截。
  现在仆固本部空虚,那一万人是守住本部最后的一道关卡,他不得不多加考虑。
  可惜这个仆固俟斤实在太蠢,听不进人言,若不是还需要借助他的手做事,岑先生早就不管他们了。
  一个四肢发达,只会蛮力冲杀的小部落而已,不值得他在此浪费时间,等这件事了,他需要想办法去可汗王廷那边看看了。
  岑先生压下嘴角的讽刺,眼神冰冷地看着准备庆功的突厥人。
  ……
  于此同时。
  王令带领的五千人借助山丘的阻挡,秘密地与百里谦、薛如英和窦玉成等人汇合了,到了这里,他才知道崔叙嘴里说的“五千人”是怎么回事。
  “这个崔叙,还真是胆大包天。”王令揉了揉酸胀的额头,感觉自己的脑袋有些大。
  “王将军还是莫要浪费时间了。”百里谦冷冷道:“崔寺正交代过,我等需听从王将军的命令行事,王将军只管下令就是。”
  谁也没想到去“送灵”的百里谦、薛如英会出现在突厥人的领地里,而且已经来到了仆固本部附近,就连窦玉成这个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重物的小郎君也跟着来了。
  这就是崔叙保证调集来的士兵了,集结了三千的各地府兵和两千余人的窦家亲卫,组成了这支特别的突袭军队。
  这也是崔叙计划中的一部分,此次突袭突厥本部,不但是时间上要求严格,对突袭的人马也有要求,考虑到昼夜奔袭到体力消耗和仆固这边的防御人数,这些士兵必须是精锐,而且还要能足够听话。
  王令手下的五千人都是他自己带领的,个个身强体壮,是行军打仗的好手,剩下的五千人,崔叙原本打算抽调位于关内道的、长公主食邑的五千户中所有府兵。
  按照大兴律法,公主食邑三百户,长公主另加三百户,但先皇在世的时候,因为升平长公主的功绩,她分封了关内道最肥沃土地的三千食邑。
  圣人登基后,感恩于长公主的辅佐,亲加了两千户,使得升平长公主成为唯一一个和亲王享受同等级食邑的公主。
  无论是亲王还是长公主都无权配备军队的,能用了也只不过是护卫府邸的亲卫。
  但是不要忘了,崔叙手中还有一枚金吾卫的鱼符,作为守备长安的“南衙禁军”,统领天下府兵,这枚鱼符的重量不言而喻,抽调一些人马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三百五十章:遣将
  因为时间和距离的关系,他也只能抽调了三千多人,原本想着是否要把计划推后,可是王令否决了这项提议,时间紧急,多等一天就多了一天的危险,也少了一份胜算,耽误不得。
  就在这时,窦玉成站了出来,表示可以调动窦家两千亲卫前来支援。
  作为刑部尚书的儿子以及窦家的后人,窦玉成此行自然不是独身一人的,也有相应的保卫手段,这两千人马是窦尚书拉下老脸,找兵部尚书求来的权力,此次崔叙等人的出行已经不单单是刑部的事情了,更是牵扯到了兵部,兵部尚书在得知兵器一事的纰漏之后,吓的夜不能寐,求爷爷告奶奶地到处攀亲,以求将此事解决。
  他深知此事有了结果他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但是判的罪的轻重也是有区别的,若是叫突厥人换兵器的计划得逞,他那九族的脑袋都不够砍的,若是能打破突厥人的计划,并且一举将突厥人拿下,也许他还有一条生路。
  至于现在还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呆着,无外乎是因为怕走漏风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等这件事了,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因此,兵部尚书现在对窦尚书言听计从,说什么都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王令才能借窦尚书之手,调集了大批的完好兵器送到天威军。
  不过这一切窦玉成都是不知道的,他从家里离开的时候,他的阿耶只告诉他,除非是生死关头,不然不能轻易使用那枚令牌。
  什么叫生死的时候?窦玉成觉得现在就是生死关头!
  萧寂不是已经死了吗?现在要做的就是报仇啊,他心安理得地告诉崔叙他可以调动两千人马,一同参与到此次计划,
  “我窦玉成最见不得偷袭算计着等小人!同为大兴将士,萧将军死的冤枉,为他报仇亦是吾所愿而!”窦玉成说的理直气壮。
  崔叙在得知此事之后,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直接安排窦玉成一同去了突厥。
  只有薛如英沉默了半响之后,轻轻地对他说了声“谢谢”。
  窦玉成在听到这句话后,眼睛都红了,这个女夜叉当真是个没心没肺的,他窦玉成是什么人她不知道吗?区区一个战死的小将而已,哪里值得他窦小郎君冒着屁股开花的风险替他报仇?
  窦小郎君一边派人送信,一边在心里给自己狂扇耳光,女夜叉只是掉了几滴泪水,他就直接将自己的底牌送了过去,普天之下,除了他这个傻子也没谁了!
  他不但将人马送出去了,为了防止薛如英伤心出事,竟然也要跟着一起行动,想到这里,窦玉成又甩了自己一耳光,他一定是被薛如英下了药了,等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请个大夫瞧一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