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他话还没说完,圣人就不高兴地阻止了他,“年轻郎君就应该这样敢打敢上,朕瞧着挺好的,此计虽然风险甚大,但这不是也成了吗?尤其是崔寺正和王将军,乃是我大兴男儿表率也。”
  王公连忙换了一副脸面,笑容满面道:“是,是,圣人说的对,臣就是瞧着崔寺正和王将军火气大,就算想立功,也不能越过方将军擅自调兵啊!”?擅自调动兵马可是大罪,更不要说崔叙还不是武官,往上了说是越俎代庖也不为过。
  圣人满不在乎道:“此言不妥,他们也是为了我大兴边关的安危着想,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都是小事,再说,崔寺正不是已经上了请罪折子了吗?爱卿何必揪着不放?”
  “圣人明鉴。”王公连忙拱手道:“是下官愚昧了,光想着他们犯了错,却没瞧见这天大的功绩。”
  圣人一听这话,浑身舒畅,“不错,等边关事了,朕定要给他们行赏。”
  窦玉成在一旁脸上泛着和煦的笑,似乎与有荣焉,可若是仔细看,就能发现他的白眼都快要翻到天上去了。
  他和王公也算是老相识了,两人同朝为官多年,平时在朝堂上也可劲儿地拉踩,双方可谓是知根知底,了解颇深。
  王公又是指责崔叙和王令,又是附和圣人的话,好话歹话都说尽了,还不是怕明日朝会,朝臣们会拿崔叙擅自调动兵马、王令不顾安危,突袭突厥后方之事说事吗?他这是在给圣人提前预防着呢!
  如今得了圣人的肯定,明日朝臣们再怎么说都没用了,这可是圣人亲口盖棺定论的大功!
  圣人岂能不知道王公的小心思?不过适逢喜事,加上圣人一向对崔叙宠爱有加,恨不得拿崔叙当亲儿子养,就算是崔叙犯了错,圣人也会千方百计地给他脱罪,岂会怪他?
  不愧是执掌了大理寺近二十年的老狐狸精,耍起心眼子来一套一套的!
  第三百六十九章:徇私
  窦尚书默默地腹诽完,刚要插嘴了,就听见门口有人在喊,“天威军六百里加急!”
  三人一听,诧异极了,圣人更是从龙椅上站起身,走了下面,齐公公连忙开门去接,接过信,小跑着递到圣人的手上。
  这个时候的通信基本上全是靠驿差送,通常有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之分,遇到重大要事才会启用,像是天灾地动、藩王谋反、边关犯境用的都是八百里加急,看的是事件重要与否。
  像是此次边关告急,方将军曾多次使用六百里加急传信,现在仗已经打完了。什么样的事能叫他如此着急?
  圣人接过信件匆忙打开,扫了一眼后,脸色由阴转晴,“好事,好事啊,你们瞧一瞧,是方将军传信说是他们俘虏了仆固俟斤,现如今人就在天威军!”
  窦尚书连忙接过信件看起,王公也顾不上许多,凑过脑袋也看了过去,果然见信上写了一段话,他只看见了几句重点,“时逢仆固大败、俘获仆固本部上百余人,其中一人正是仆固俟斤。”
  “这,我大兴自与突厥交战以来,还不曾生擒过突厥俟斤,这可是大事!”窦尚书惊讶极了,这样的功绩毫不亚于打了一场大胜仗,可能比打胜仗还要重要。
  一直以来,双方都是打的昏天黑地的,先帝在世的时候,突厥势弱,大兴曾领二十万大军直逼突厥草原,打到他们西迁内地,多年不敢再犯,后来大兴内部斗争不断,突厥趁机反扑,曾连下大兴十九座城池,一直打到陪都太原,双方死伤惨重。
  一直到这些年,大兴渐渐兴起,可是他们与突厥的矛盾也一直不曾和缓,大兴曾尝试与突厥交涉,均以失败告终,连很多小部落都不愿意和谈。
  突厥以部落组成的,各自的部落都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现在拿下仆固俟斤,若能借机和谈,逼迫仆固部落签订盟约,或者将仆固部落纳入大兴,那么仆固部落所在的边境将永无战事。
  “这是大事。”圣人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若是能与仆固部落达成盟约,那对我大兴可以说是无一害而有百利。”
  两人皆称是,随后窦尚书又道:“此事事关重大,须得赶紧派人将仆固俟斤接到长安,以防出什么岔子。”
  “不错。”圣人颔首,“方将军说,崔寺正在回程的时候,会将人一并送到太原,再由这边在派人去太原接人。”
  圣人也害怕中间会出差错或者是半道被突厥人劫走,不过只要能送到太原就不怕了,作为陪都之一的太原,不但有皇室亲王镇守,其太原府尹也是忠贞的亲皇党,想从太原带走人,那恐怕要使些真本事了。
  “如此也好。”窦尚书道,“既然大事已定,不如叫崔寺正一并将人送回长安?”
  听到这里,圣人突然顿了一下,含糊其辞道:“那个,叙之还有旁的事要做,他暂时不回长安。”
  王公闻言不满道:“何事能有此事重要?怎么出去一趟,心却变大了?”
  他是崔叙的上官,崔叙的查案本事也是他教的,从某方面来说,他确实可以对崔叙说教。
  “咳咳咳!”圣人咳了几声,故作镇定道:“这谁都有私事对吧?崔寺正已经立了大功,朕瞧着也不能逼他太紧,就当放他出去游历吧?那个,窦爱卿呐,朕记得你家大郎还在清平县对吧?传朕旨意,封窦家大郎为钦差,着他立即动身去太原接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