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他一边说着,一边往龙椅上走去,“哦,对了,叫千牛卫派人一并跟去保护。”
王公张了张嘴,一脸怀疑,圣人竟然会这样放过崔叙?他向来最烦的就是公私不分之人,之前有个大臣去上任的路上拐道回家一趟,都被圣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当即掳了官职。
怎么今日这么好说话?难不成真的是太高兴了?
他随着圣人的动作看去,眼尖地发现圣人把一封拆开的信往一堆折子中间塞。
王公:“…… ”
破案了,他好像是明白了呢。
圣人见王公不再过问,心里默默地松了一口气,他就是说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想徇个私都得找好借口,不然被发现了就是一阵批斗。
其实今日一早圣人就收到崔叙寄来的信了,上面说了他们与突厥的斗争以及兵器之事的始末,尤其是萧寂战死一事,他虽然没见过这个少年将军,但也曾听过他的名讳,如今他们一家全都为国战死,圣人也大感痛心。
末了,崔叙还在信中请求圣人答应,让他能在破案之后给他赐婚,并允许他去江南一趟,祭拜桑榆的父母,之后再返回长安成亲。
这可是一件大事啊!桑榆这个小娘子圣人是知道的,崔叙曾经亲自给她请功,自己还给了她大理寺评事一职,当时他还想着什么样的小娘子,能叫他那个矜贵的外甥求到自己身上,封的还是一个七品小官?
后来崔叙走后,升平长公主带着崔恒,也就是燕娘来宫中做客,小丫头三两句话不离桑姐姐,圣人这才知道,原来自家的外甥看中了人家小娘子,怪不得要这么护着呢。
所以圣人在听到窦尚书的提议之后,果断地拒绝了,开玩笑,自家外甥的终身大事当然重要了,朝中这么多人,哪一个不能去?他真要下令让崔叙走这么一趟,估计自家阿姐会提刀过来弑君了!
他可太知道自己阿姐对这个小娘子的满意程度了,就冲崔叙难得动心的份上,他这个做舅舅的,都不能拖后腿!
“此事就这么定了。”圣人肃声开口道:“窦爱卿,就辛苦你家大郎跑一趟吧,他去朕也放心些。”
窦尚书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躬身领旨,“喏。”
此时的窦尚书还不知道,他的小儿子窦玉成在私自调兵的份上也参了一脚,在之后,他得知自己给窦玉成用来保命的令牌,被用来哄小娘子了,在恨不得打死窦玉成之余,也无比庆幸当时的自己没多嘴。
此事商讨结束之后,圣人脸色一变,说起了孙将军的事,对于这个叛徒,圣人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以平怒火,“此事,王爱卿你亲自去审问,务必要将他知道的都吐出来,还有暗中的探子,也要给朕揪出来,朕要灭他们九族!”
孙将军在被抓之后,一直关押在天威军中,如果不出意外,他会同仆固俟斤一道送去太原,再转到长安审讯。
不同于其他的犯人,孙将军在天威军蛰伏数十年,他了解到的东西一定比他吐出来的要多的多,圣人从来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对于这种通敌叛国之人,定要严惩以正朝纲,好叫那些细作知晓大兴律法的威严。
王公正了正脸色,“喏。”
第三百七十章:释怀
于此同时,
太原城中,柳锦书正在抄写经文,她身子端正,落笔从容,一看就是没少做,不过她的脸色却不太好,小脸惨白,唇色全无,眼圈和鼻尖还泛着微微的红。
脚边的炉火烧的旺盛,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动,柳锦书就更没听见似的,聚精会神地做着自己的事,在她的案桌上,已经堆了好几本抄写好的经书了。
“吱呀。”一声,闺房的门被小心推开,阿莲推门走了进来,喘着粗气道:“小娘子!那个……那个……”
柳锦书轻轻地搁下手中的笔,柔声细语道:“何事如此惊慌?要是让祖父知道了,又要罚你了。”
柳家治家严谨,不但主子要端庄稳重,仆人更是规矩甚多,这般慌张做派是最要不得的。
阿莲飞快地平息一下呼吸,这才将话说完,“百里郎君来了!二郎君正带着他往花厅走呢。”
“什么?”柳锦书腾地直起身来,厚实的斗篷从她的肩膀滑落,她也顾不上许多,连忙从榻上起身,“他不是在边关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阿莲道:“奴不晓得,不过百里郎君看起来很疲惫,整个人都胡子拉碴的。”
她在去取东西的时候,听见有下人在准备茶水的时候,说是之前来过的百里郎君来了,她想着自己小娘子总是记挂的百里谦,便悄悄地去看了一眼,不曾想竟然真的是他,她便匆忙来禀报了。
“我去瞧瞧。”柳锦书见阿莲说的含糊,心里焦急,脚步一转便小跑出去。
阿莲眼见柳锦书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连忙回过神,慌张地拿起掉落的斗篷追了出去,“小娘子,外面还下着雪呢!小心再着凉了!”
今年的雪下的很早,也下的很大,整个太原已经银装素裹了,柳府自然也不例外,厚厚的一层雪将花园完全盖住。
空气异常寂静,仆人们也不愿意到处走动,通往花厅的长廊里,只剩下柳锦书小跑着的脚步声。
柳锦书提着裙摆往花厅赶去,很是担心,这几日,边关不断有大战的消息传来,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也听说这次突厥来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