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因着魏父伤到了内腹,需要调养身子,所以他们在乔山的住处修养了很久才回去,那时已经是夏末秋初了,三人打包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回到了关头村。
  乔山因为长期独自生活,去关头村之前,还紧张了好些日子。
  魏娘子宽慰他,“怕甚?我们已经成亲了,你现在是魏家的女婿,谁还能拦着你不成?”
  乔山摸了摸自己的眼睛,踯躅道:“大兴与突厥结仇已久,我这副样子总归是落了人口舌。”
  “瞎说!”魏父拍了拍他的肩头,乔山足足比他高上一个头,他拍的时候有些不顺手,“你既是我家的女婿又是我们父女的救命恩人,还是我即将出生的孙子的阿耶,我看谁敢嚼口舌?”
  作为村长中为数不多会识字的人,魏父在村子里的地位可想而知,大多时候村子里的人都会给他一个面子,对他恭敬有礼,他这话说的底气十足。
  乔山看了一眼魏娘子的肚子,露出了憨厚的笑,“说的是。”
  从他的养父母去世之后,这也是乔山为数不多的能体会到家人的温暖,想到即将出世的孩子,他的心几乎要被幸福填满。
  正如魏父说的那样,关头村的人虽然对乔山的到来有些戒备和畏惧,但魏父的话还是起到了作用,加上现在对关头村生活困难,他们带回了许多口粮、肉干,给村里人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
  真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魏家人的大方极大地缓解了村里人的反对情绪,他们约定乔山无论如何都不对关头村的人出手,甚至最好也不要在村子里走动,免得吓坏了旁人。
  魏父先是很不满意,想找村里人理论,但架不住女婿的劝说,“左右我平时要出去打猎,不走动也不碍事。”
  魏娘子也有些不高兴,“他们就是一群愚民,那吃的喝的倒是爽快,到头来还说这个那个的,村子里那么多人,还怕乔郎一个人不成?”
  “慎言!”魏父敲了敲女儿的脑袋,“他们毕竟是你们的长辈,莫要议论。”
  魏娘子语气一涩,低头喃喃道:“本来就是嘛!”?乔山抚了抚她头上的青丝,“阿耶莫要说她,她只是心疼我罢了。”
  魏父道:“我知晓她的心思,只是我们现在确实处境艰难,我也没想到村里的人会这般坚决。”?关头村位于突厥和大兴的边境地带,虽说是大兴的子民,但多多少少还是沾染了突厥人的生活习性和,偶尔也会有些突厥百姓会来村子里换些盐巴等物,因此倒也不是真的不待见他们。
  第三百八十九章:细作
  只是近些年,突厥和大兴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战事,战争是会流血的,关头村也有不少儿郎上了战场后没有回来,百姓也被突厥人杀了不少,可以说对突厥人是又怕又恨。
  罢了,是自己太过天真,只想着乔山对自己父女有救命之恩,却没想着其他人会不认同,能接受乔山住在村子里,已经是村里人的大度了,他有什么好奢求的。
  魏父摇摇头,再次叮嘱两人要谨言慎行,莫要招惹是非,待时间久了,也许村里人会好些。
  就这样,一家三口在关头村住了下来,乔山除了每日早早出门打猎,就是闷在家中帮魏娘子做些家事,村里人虽然不待见他,但见他老实规矩,也就随他去了。
  很快,秋天过去了,冬日来临,魏父生怕今年突厥人还会打过来,想着要不要叫乔山带魏娘子出去躲躲,但魏娘子身子重了,行动不便,也就暂时搁置了。
  好在今年突厥和大兴相安无事,关头村因为这难得平安的冬季而高兴不已,对乔山的脸色也好多了。
  他们就这样迎来了第二年的春天,魏娘子挺着大肚子,期盼着可以永远这样幸福下去。
  变故是在一夜之间来临的,这天晚上,魏娘子正在给即将出世的孩子裁制新衣,魏父和乔山喝着温酒,商量着开春的活计。
  魏父年纪大了,之前一直在镇上做帐房,每日都要来回跑,现在也渐渐跑不动了,所以想着看有没有其他的生计。
  乔山也是这样想的,他的孩子即将出世,之前都是一个人过日子,现在一家四口担子重了,也想过个安稳的生活。
  “哐哐哐!”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魏父蹙眉,搁下酒盏,就要去开门,“这么晚了,谁会来?”?乔山站起身,来到魏娘子的身旁扶起她,“小心些。”他身份尴尬,若是家中有人来,他都会躲上一躲。
  魏父开了院子的大门,一群人在村子的带领下站在门口,他们的手上有地举着火把,有的拿着榔头棍棒,气势汹汹地推开门。
  “这是出了什么事?”魏父一见这般大的仗势,连忙问道。
  村长家大郎站在最前方,冷着脸道:“二叔,我们是来找那个突厥人的,你快叫他出来吧。”
  魏父蹙眉,“叫他做甚?他今日一直在家,不曾外出。”
  村长家大郎脸上带着讥讽,“二叔怕是还不知道吧?突厥和大兴打起来了!听说大兴这边出了突厥细作,坑杀了大兴近一万人马,此时整个边境已经戒严了,到处在查找细作,乔山也是突厥人,快叫他出来!”?他说完已经不耐烦地开始推搡魏父了,如今村子里人人自危,他作为下一任村长,自然需要带头做事。
  “什么?”魏父大惊,“不是说边关战事已经停息了吗?怎么好好的又打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