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廖刺史,躬身问道:“廖刺史这段时日幸苦了,下官在天香楼准备了饭食,不如先去用一用?”
廖刺史瞪了他一眼,“你这老家伙莫不是糊涂了?整日不想着为民做主,却谋划着巴结上官之事,当真是不堪入目!”
面对彭明府的时候,他可是一点都不客气,言语之间满是鄙夷。
“是是是。”彭明府连忙赔罪,“下官说错话了,廖刺史一心为民,理当尽心查案才是。”
廖刺史半分也不想理会,他长袖一甩,转身往县衙走去,身后的差役也纷纷跟着离开,依稀间还能听见廖刺史低声对差役吩咐,“你派人去一趟关头村……记住,不要放过一个人…… ”
彭明府在原地站了许久,此时,这个年迈的老县令还不知道,廖刺史的这句话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杀身之祸。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崔叙等人不得而知。
彼时的他们正在往安远县赶去,并且顺利地和随行的窦玉成、贝赫拉姆等人汇合了。
他们并没有停留,而马不停蹄地前往太原府,这次他们不能全力赶路了,仆固俟斤等人需要乘坐专门的马车前行。
第四百零二章:殷勤
窦玉成对此颇有异议,“我说,这也忒麻烦了,干脆把他们全部弄晕,架在马上跑算了。”
天寒地冻加上时不时下点小雪,这样的天气赶路就是受罪的,生来就没吃过多少苦头的窦小郎君不满极了。
桑榆也有些幸苦,连日赶路下来,她的身子也有些吃不消,不过她深知此行的重要性,也没怎么抱怨,“你还是省些力气吧,若是错过驿站,咱们就要露宿野外了。”
和上一次去天威军不同,这次他们走的是官道,沿途有驿站可以歇息,不然他们早就招架不住了。
窦玉成被呛了一下,见桑榆没有聊天的兴致,转头对周良才道:“你这是哪里拐来的孩子?”
周良才可不敢对窦玉成不敬,别看他们平时有说有笑的,可窦玉成翻起脸来也是最快的,他将阿疆头顶上的斗篷拢了拢,解释道:“这个孩子是我新认下的兄弟,他的耶娘都不在了,我就帮忙照顾一下。”
对于关头村发生的事,他们回来并没有说太多,只说是因为大雪封路,耽误了行程,因此还落了窦玉成的不少埋怨。
而阿疆从离开关头村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爱说话也不爱闹了,总是一个人发呆,看的周良才有些于心不忍,便时刻照应着。
窦玉成见周良才也无心攀谈,自讨没趣地将视线移向了薛如英,他能感觉到薛如英此次回来精神了许多,虽然还是有些郁结于心,但比起之前半死不活的样子已经好太多了。
他悄悄地将马靠近了薛如英,咳了两声,“那个,你身子还好吗?这冰天雪地的,最是受罪,我那有一件上好的貂皮斗篷,我给你拿过披上?”
见薛如英抬眼看他,窦玉成连忙理直气壮地解释,“我是怕你病了耽误了行程,可不是关心你。”
这个解释无异于掩耳盗铃,薛如英答道:“我没事,你自己披上就好。”
拒绝的意味太过明显,窦玉成只好悻悻地打着马儿准备离开,就身体条件而言,他确实比薛如英更需要斗篷。
“等等。”薛如英突然叫住了他。
窦玉成眼睛一亮,转身问道:“你是冷了吗?我就说你需要加件衣裳,不是我吹嘘,我那件斗篷可是从我阿娘那里拿来的,求了好久她才舍得送我。”
这话也不是假的,窦玉成来之前听说边境寒冷,想着多带些衣裳以防万一,便磨了窦夫人许久,硬是磨来了一件皮色鲜亮又保暖的貂皮斗篷。
他原本以为用不到了,不曾想天降大雪,刚好给了他献殷勤的机会。
不对,这怎能叫献殷勤呢?窦小郎君在心里告诉自己,是他大方又好心,见薛如英可怜,借给她罢了,换做是其他人也一样!
薛如英可不知道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引的窦玉成想了许多,她道:“等一下到了驿站,我有话对你说。”
这话的声音并不小,桑榆等人也听了一耳朵,皆看向两人。
窦玉成毫无所觉,不明所以道:“什么话不能现在说?左右现在也无事,你说来听听。”
薛如英瞪了他一眼,“让你等就等着,哪儿那么多问题?”
“你!”窦玉成脖子一梗,正想反驳,就听见桑榆猛地咳嗽了几声,他想到薛如英素日的威慑,咽下心中的不满,带着委屈的语气道:“好,好,你说等就等呗,小爷不同你计较。”
薛如英这才收回目光,专心赶路。
桑榆看的分明,心想窦玉成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小郎君嘛,明明对薛如英喜欢到不行,可就是不承认,一门心思按照自己的心思追人,就他那拐弯抹角又横冲直撞的样子,能追上人家才怪!
而薛如英知道了窦玉成的心思,也决定留在边关,这次估摸着也是打算直接和他挑明的,可怜的窦小郎君,这次的爱恋注定要无疾而终。
果然,在到达留宿的驿站之后,薛如英便将窦玉成叫走了,也不知道薛如英是如何同他说的,窦玉成在谈完之后就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任凭他们怎么叫都不肯出门。
崔叙听说之后,劝道:“罢了,就让他自己静一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