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不然村长早就诚惶诚恐起来了,还会同他们这样随意说话?
一行人在村长的絮叨中了解了很多关于常义兄弟的生活状况,总之一句话,就是日子虽然艰苦,但还算过的去。
杨家夫妻在几个侍卫们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走着,这里的道路并不好,马车只能到村门口,常义家住在村里的最里面,剩下的路只能自己走。
此时老两口用尽全身的注意力听着桑榆等人的谈话,他们不明白这个叫常义的年轻人到底和他们的三郎有什么关系,也搞不明白为何要到这里找他们的孩子。
不过,他们相信桑小娘子不是大话之人,她说要来找人,就一定会找到。
村长带着众人弯弯绕绕地走了许久,期间也有不少百姓凑过来围观,不过这里和关头村给人的感觉不同,百姓们要开朗许多,脸上的笑也大多带着好奇。
阿疆跟在周良才的身后,时不时地看向四周,似乎对这个村子有着不一样的感觉,突然,他的双眸和一个笑的开怀的小姑娘对上,那甜甜的笑脸让他心生悸动,他猛地低下头,不愿意再被撞见。
这样的笑在关头村是看不到的,那里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入了警惕的想法。
众人的注意力全在村长的身上,并没有看到他的小动作。
第四百零九章:常义
村长将众人带到一处孤立屋子的小院前,指着里面对众人道:“这就是他们住的地方,原先是一个老寡汉的,他死了之后就没人要了,我便做主给他们住了。”
这是一个只有两间土屋的小房子,从外表上看,墙面新旧不一,大门和窗户关的死死的,院子很破烂,光秃秃的,只有一间勉强算的上是厨房的小棚子敞开着,里面堆放着柴火等杂物。
小院的门和护栏看起来被特意修葺过,结结实实的木栏围了一圈,上面全削成尖锐的锥刺,桑榆有些不理解,这里人口密集,一般狼群和野猪是不会下来的,没必要搞成这样吧?
她又想到这间屋子四周都没有其他人家,也许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不过像这样严密的防范意识,还真是军中出身。
“常义应该去做事了,来,我带你们先进去,他阿弟应该在家中…… ”村长一边说话,一边就要推开院门。
“住手!”突然,远远的一声暴喝传来,村长的动作也跟着停了下来。
“你们要做甚?不要动手!”随着那声音越来越近,一个高大的男子很快来到了众人的面前。
来人一身短打,葛布黑衣,身上、脸上全是灰尘,他比桑榆见到的所有的人长的都要高大,却不显得魁梧,反倒是有种温和圆滑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她们的到来冒犯了他,他的脸上满是怒意,加上他的身高,给人以压迫感。
“哎呦!”村长拍了拍大腿,连忙凑上前道:“瞧我这记性!常家大郎,我忘了和你说了,前些时候,你家族亲过来看你了,那些东西就是他们送来的,不是我说,这一家人没有隔夜仇,他们都亲自来接你们,你们服个软、认个错罢了!”
常义的手中拿着一根粗长的扁担,这是他用来挑炭的,他得了消息就赶回来了,匆忙之下就忘了放下,此时他虽然气息不稳,转身堵在院门前,“我不认得他们,也没有亲人。”
也许是因为长期吸入炭烟的原因,他的嗓子有些沙哑,说出来的话都带着几分烟火味。
“这……”村长愣了,随即道:“你啊,怎么还是这样的犟性子?不是你的族人,会大老远地过来看你?”
他只当是常义还在耍性子,毕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认两个穷困潦倒的人做亲戚。
常义听了,也不回答,只是堵在院门前,冷冷地看着众人,拒绝的意味十分明显。
也许是因为他的表现太过于冷淡,搞的村长也是一头雾水,他总算是起了点怀疑的心思,看着众人的眼神也变的犹豫起来。
桑榆见状,只好站出来,“村长,我们恐怕有些误会在身,可否容我和他说几句话?”
村长的眼神在几人身上看了又看,“好,你们说。”
他往一边移了几步,让出了身子,却并没有走开,而是带着警惕的目光看着他们。
桑榆的眼神在常义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她这才发现常义的身上穿的是藏蓝色的短打,只是长期与木炭打交道,身上的衣裳已经被染黑了。
他们早已经在柳锦书的口中知道了常义之事,知道他心有结节,若不是深知他的为人,早在他靠近的时候,百里谦已经动手了。
百里谦上前一步,挡在其他人面前,神色冷淡道:“杨三郎在何处?”那冷淡的神色,紧绷的身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寻仇的呢。
常义听到这个名字之后,瞳孔一缩,矢口否认,“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这里没有什么杨三郎。”
百里谦眉头一皱,正想说话,就见杨家夫妻从后面钻了出来,扑到常义的面前,“小兄弟,你见我家三郎对吗?他在哪里?”
“你们是?”常义有些懵,杨家夫妻泪水涟涟,面露恳求之色,这叫原本态度强硬的他有些不知所措。
桑榆见他的态度缓和,连忙抱拳道:“常郎君,我们并无恶意,你也看出来了,这两个老人家是杨三郎的耶娘,杨三郎于一年前失踪,他们从老家赶来,千幸万苦找人,若是你知道他在何处,烦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