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这是独属于盛会华章的乐曲,也是欣荣繁盛的象征。
  崔叙陡然回过神来,看着面前笑容不改,眉眼狡黠的桑榆,他情不自禁地捧起她的脸,吻上她的唇,与她唇齿相依。
  桑榆的双手环上崔叙肩脖,让自己与他更加贴合,她闭着眼,感受到温柔又激烈的触感在唇上弥散,心中幸福与感动交织,好似一双牢不可破的网,将她不安的心包裹在里面。
  过了许久,崔叙终于放开的她,他伸手将桑榆抱在怀中,静等着心跳慢下来。
  桑榆通过缝隙看着无数孔明灯在他们面前升起,在向上天祈祷幸福安宁,如果其中有一盏灯是属于她的,桑榆想,那上面一定写满感激。
  感激上苍垂怜,可以让她在这个孤独的世界和崔叙相遇。
  “阿榆,我已经要等不及娶你了。” 崔叙低低的呢喃声在她的耳边响起。
  ……
  假日总是过地很快的,宵禁在初五的时候重新执行,晨钟暮鼓声再次响彻太原城。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众人的热情,他们就像是没有感觉似的,整日做着欢庆的活动,游行的队伍绕着太原城走了一圈又一圈,大街小巷传出的欢声笑语从未停歇,喧闹声在新年的爆竹阵阵中长久不衰。
  这样的新年无疑是快乐的,桑榆跟着众人包饺子、挂鱼旗、游汾水,结结实实地过了一个好年。
  直到年初七的时候,众人决定离开太原,南下江南。
  收拾行李的时候,周良才找到桑榆,脸臭的不行,一副“天下都与我为敌”的样子。
  “你这是怎的了?”桑榆放下手中的活儿,兴致盎然地问道:“快,说出来让我高兴高兴。”
  能让周良才这般愁眉苦脸的人或事,都值得她问一问。
  第四百二十二章:决定
  “哼!”周良才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气鼓鼓地道:“我就知道,这孩子年纪大了,想法就多了!”
  “孩子?”桑榆眉头一皱,“是阿疆惹你不高兴了?”
  这里能被称上的上“孩子”的只有两个人,桑蓁和阿疆,桑蓁是个乖巧的,平时不是跟着桑榆和薛如英四处玩乐,就是跟着宋溪亭走亲访友 ,宋溪亭似乎是想向全世界自己有了一个女儿似的,去哪里都想带着他。
  他年轻时曾游历大好河山,结交了大把的知己好友,就连太原城也有很多,加上他名声在外,想与他对酌小叙的文人雅士数不胜数。
  也不知道是何人将消息传了出去,自打来了太原,宋溪亭就没有清闲过,客栈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索性宋溪亭也就不着家了,每日借宿在好友家中,偶尔回来一次必然要带上桑蓁出去炫耀,害的桑蓁一见到他回来就躲。
  桑榆哭笑不得,为了不引火烧身,她果断地将桑蓁交了出去,气的桑蓁直呼:“阿姐不疼我了。”然后搬去和薛如英住了。
  这里插一句,因为大理寺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窦兴成不好意思带着窦玉成蹭住,大手一挥将隔壁客栈也包下了,还邀请了不少人同住。
  桑榆等人也跟着水涨船高,可以独住一屋。
  至于阿疆,桑榆记得这个少年自大从常义那里回来之后,也不知道是想明白了还是怎的,这段日子开朗了许多,平时也和侍卫们玩的不错,恢复到了几分以前的样子。
  难道他又不好了?
  周良才也不废话,直截了当道:“阿疆和我说,他不去长安了!”
  周良才对阿疆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的,早在几日前就托人打探了一个商队,约好带阿疆回长安,如今出发前夕,阿疆竟然反悔了,执意不肯去。
  “那他有没有说为什么?”桑榆问道:“他亲人都不在了,关头村也回不去,他预备去哪里?”
  “没说!”周良才继续气道:“我问了半天他不回答,罢了罢了,随他去,左右我就当白费心了。”
  这话多少带了点赌气的成分,若周良才真的不在意,也就不会来找她诉苦了。
  桑榆眼尖地发现她的厢房门口处,有一个半截人影在晃动,她眼珠转了转,拉过一只凳子,耐心劝道:“我看是你耍性子了吧?阿疆年纪小,又经历了这般大事,你总要耐心些。”
  这话说的周良才冤枉极了,“我怎么耍性子了?阿疆的嘴就跟葫芦似的,怎么也锯不开?我还能怎样?”
  他平时堵人嘴巴堵的倒痛快,没想到自己竟然有被“堵嘴”之人气到的一天。
  桑榆继续劝道:“我看阿疆不是个拎不清的,许是因为他自己有想法,怕你不同意才不肯说的。”
  周良才更委屈了,“那也要和我说一声才是,我不是不讲理之人,他若是有更好的去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不同意?你也知道的,我拿他当我弟弟看待,他什么都不说,岂不是叫我寒心。”
  周良才也不是什么同情心泛滥之辈,他只是觉的阿疆这个孩子和他小的时候有些相像,都是倔强的性子,他能帮就帮一把。
  可阿疆现在不愿意听从安排,又执意不说原委,到底还是让他有些不高兴,总觉得自己的满腔热血被辜负了,“一想到当时还托你去求了崔寺正带上他,我就气的慌。”
  桑榆见周良才走进了死胡同,劝是劝不动了,于是对着门口的道:“你既然来了,也听见了,就赶紧进来说清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