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此人正是桑榆在除夕那日见到的、琴艺高超的女郎,名唤:俪娘。
众人不知道其意,只有桑榆和崔叙知道,来人恐怕就是王令所谓的“线索”,崔叙的眉头紧了又紧,拜托桑榆去问话,可惜俪娘表示,只有离开太原,她才能将自己知道的线索说出来。
这是王令的意思,王七郎已经离开太原,只有崔叙等人同样离开,交易才算达成,他才会放下心。
崔叙头疼不已,这样的一个小娘子放在身边,谁知大理寺能传出什么样的八卦?没看见周良才等人已经盯梢了他好几天了吗?眼里就差没写他是个负心汉了!
因为俪娘关系到百里家,崔叙私下也将此事告诉了百里谦,百里谦和柳锦书决定一同前往江南,当时百里夫妻遇难的地方,亦是在江南道边境。
他们的婚事得到了柳家家主的首肯,宋溪亭带着大量的礼物上门拜访,诚意十足,不过柳锦书的父母都在长安,他们还需要回长安过礼。
崔叙原本想着叫百里谦带着柳锦书一同先回长安的,可王令的交易,让百里谦改变了主意,父母的仇是执念,与之相比,他宁愿先报仇。
柳锦书也是同样的意思,百里夫妻也是看着她长大的,她也希望他们能早日沉冤昭雪。
“又不是见不到了。”薛如英抱着柳锦书安慰道:“等你和桑桑成婚的时候,我一定会去长安的。”
车架已经准备好了,柳锦书想到薛如英要一个人留在太原,难过的不行,“我就是放心不下你。”
薛如英哭笑不得,“我去的是天威军,在那边也呆了好几个月,都是熟悉的,你放心好了。”
边境的大军有一半都是薛国公带过的,薛国公来信同意薛如英留在边境,不过希望她去兄长所在的军中,可薛如英却另有主意,她想去萧寂生前的天威军,已经向方将军递了请愿书,方将军也同意了。
崔叙摸了摸薛如英的青丝,对于这个从小一起长大、亲如一家的师妹嘱咐道:“战场刀剑无眼,切记小心,我会帮忙照顾薛国公的。”
薛国公的身边有的是人照顾,但这份心意,薛如英接受了,“好,多谢师兄。”
也许是因为想开了的缘故,桑榆也只说了一声,“保重。”
“保重。”薛如英眼眶红红的,“此番江南要千万小心。”
桑蓁的身世她是知道的,也知道此去江南是为了江家灭门惨案,只希望他们此去能随心所愿。
几个人轮流和薛如英依依惜别。
窦兴成看着自己弟弟绷着脸看着薛如英,一副想上前又不好意思的样子,没好气道:“想去就去,等会儿就没机会了。”
窦玉成可怜巴巴道:“阿兄,我真的不能……”
“想都不要想。”窦兴成做了一个打住的手势,“你若是不想阿耶追到这里来抓你回去,就老老实实去江南。”
如今朝中风云变幻,作为挑起这场风波的窦尚书,自然没有闲工夫来抓人,不过窦兴成深知自己不能任性,也知晓薛如英对自己无意,留下只会徒增烦恼,不如离去。
他总想着一切都只是一场幻梦该有多好,那怕是萧寂还活着,总好过薛如英心死。
“你到了江南莫要和他们掺合,去叔伯那里过上一段时日,等长安的风头过了就回去,省的阿耶担心。”窦兴成认真叮嘱着。
从他知道窦玉成带着窦家私卫大张旗鼓地去搅了仆固本部之后,他吓得好几日都没有睡好,这个小子胆子也太大了些,连这样事都敢掺合,当真是觉得自己命长了。
他们窦家很少出情种,阿耶算一个,如今窦玉成也算一个,都是为了一个女子要死要活的,实在让人费解。
第四百二十四章:范县
对于自家弟弟和薛如英分开,窦兴成乐观其成,拍手称快,这样最好,他早就看出来崔叙等人不是善茬,就算去江南也定有要事,自家这个弟弟傻乎乎的,几句话就能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还是离远些为好。
“知道了,知道了。”窦玉成不耐烦极了,这样的话窦兴成都和自己说了好几次了,他听都听腻了。
他见自己兄长还要说话,连忙扒开人群,像一只泥鳅一样钻了出去,往薛如英的身边走去。
薛如英正和众人依依告别,桑蓁抱着她哭的稀里哗啦,见窦玉成到来,她怔了一下,笑道:“一路保重。”
窦玉成抿了抿唇,看着她憔悴又明艳的笑脸,讷讷道:“你,你也保重。”他知道,这句话之后,他们不会有再见的一日了,终究是错过了。
初春的太阳温暖又和煦,清风徐来,春回大地,仿佛在告诉世人,莫要辜负着美好的时光。
在崔叙等人离开不久之后,大队人马再次从太原出发,太原的百姓只看见几辆被包裹的严实的马车从城门陆续离开。
太原府尹亲自将他们送到城外数十里。
后史书记载:永绩十年春,仆固俟斤从太原抵达长安,面见圣人;同年,仆固使臣入朝,双方经过长达半年的谈判,仆固部落宣布归顺大兴,归属朝廷调遣。
永绩十一年,大兴与突厥部落再临战乱,此战长达三年之久,双方死伤惨重。
永绩十三年,大兴在河东道以北之突厥领地设置第一个都护府,正式领辖突厥。
永绩二十一年,突厥可汗宣布对大兴称臣,上岁纳贡,以求大兴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