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但若是盈娘所言不假,那只能说明灵州刺史背后有靠山,最起码他在朝中有人替他撑腰打点,才能屡次避开暗访。
  桑榆心有所感,对着盈娘道:“你莫要心急,既然我等已经知晓此事,断不会不管,只要你所言不假,我们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她突然想到,其实这件事没什么好犹豫的,崔叙是半个皇家之人,他心系天下,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此事,他就断不会不管。
  崔叙正是这个想法,盈娘所说之事已经不单单是杀人灭门案了,那可是牵扯到一方百姓的生死,甚至再严重一点,还可说是谋逆之罪,这样称霸一方,当个“土皇帝”的行径,乃是重罪。
  不过眼下,他们也有心无力,只能一步一步来。
  盈娘几人就此确定行程,跟着他们南下宣州。
  一路走来,有好几次周良才都想问问她和袁大郎怎么样?这种要话落在嘴边,无从开口的感觉,让他一度忘了晕船,全心全意地惦记着。?“你这般行径与长舌妇有甚区别?”桑榆高兴了一个晚上,然后就再次晕倒了,躺在房间里惨白着脸,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难道你就不好奇吗?”周良才撇了撇嘴,“依照袁大郎那副死心塌地的样子,断不会放她独身来此,必定是她偷偷跑出来的。”
  “是偷跑出来的又如何?难不成你还想着去告信不成?”桑榆白了他一眼,“盈娘是个有主见的小娘子,你还是莫要瞎猜了。”
  周良才道:“我也只是好奇罢了,想我堂堂大理寺捕头,竟然连个小娘子都说不上,若是得了一个貌美的小娘子,那定要拴在家中供着的。”
  说到这里,桑榆也难得好奇起来,“说的也是,你也不小了,怎么家里人还不曾与你说亲?”
  正常男子弱冠之年,家里长辈就会给他们安排婚事了,大多都是提前两年相看,一到岁数便成婚,这个时候讲究的是先成家,后立业,早日开枝散叶才是孝道。
  周良才已经二十有二了,也该是成婚的时候了,可从她认识他到现在,莫说是媳妇了,就连小娘子也没个身影。
  难得难得,八卦别人的事这么久,竟然连身边人都没打听清楚,实在太失策了。
  这话一出来,连趴在小兀子上写大字的桑蓁都竖起了耳朵,自从和宋溪亭相认之后,教桑榆读书写字的任务就到了他的头上。
  宋溪亭是个会教人的,教起桑蓁那是一个游刃有余,比桑榆这个只会盯着她写字的方式好太多了。
  桑榆也松了一口气,诚然桑蓁乖巧听话,可她到底年纪在那里,对读书认字的讨厌由来已久,能将这个重任卸下,她不知道有多高兴。
  “这话说的。”周良才委屈巴巴道:“真要说起来也得怪咱们大理寺,前两年我阿娘是给我相看了的,但是不知道怎么传的,说我是个粗鄙又凶残之人,犯人到了我的手上,都是要扒皮抽筋过一遍的,到如今只要小娘子听了我的姓名,那是掩面就跑。”
  偏偏他阿娘还是个眼光高的,寻常小娘子看不上,他阿耶劝过他阿娘好几次,说是相看个差不多的就成了,可是他阿娘不愿意,总想着要争一口气,非要给周良才说一个好的。
  “什么好的坏的,要我说,这两个人看的上眼才是最重要。”周良才道,他自个儿也不是什么长的好看,有多大本事的人,能寻个知冷知热的小娘子就行了,何必非要攀比,争那一口气呢?
  不过这个话,周良才可不敢对他阿娘说,说出来估计得落的一通埋怨,好在他也不着急,也没遇到欢喜的,先这么拖着呗。
  桑榆只觉得好笑,这么一说,好像大理寺绝大部分人都是光棍儿,一个两个的都不曾娶妻,难怪对她和崔叙的好事那么热衷。
  “不过我倒是听说娄大要成婚了。”周良才拉拢着脑袋,“他比我还小呢,又是一张冰块脸,怎么就叫人相看上了呢?”
  第四百三十六章:崔家
  这事桑榆却是不知道的,“什么时候的事?我竟不曾听说过。”
  周良才道:“就是咱们去边关之前的事儿啊,我听见他和崔寺正告假,说是准备成婚事宜,这才留在长安的。”
  桑榆点点头,想来也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男女双方相看一眼,家世差不离,基本上也就妥了,娄大虽然不喜言笑,但是身高体健,面容俊秀,也足够吸引小娘子的。
  周良才见桑榆表情欣慰,更难受了,拉着她倒了许多苦水,说的桑榆都不耐烦了,叫桑蓁给他赶出去了。
  她又不是红娘月老,跟着说这么多做甚?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找个寺庙许个愿灵些。
  桑蓁见周良才走了,一头扑倒桑榆的怀中,“阿姐,你是不是喜欢崔郎君?”
  桑榆一愣,这才想起来,这段时间桑蓁一直跟在自己身边,而她和崔叙的亲近也不曾有过收敛,反正大理寺众人都是知道的,可是她却忘了和桑蓁说了。
  想到这里,她将桑蓁揽在身上,微笑道:“是啊,阿姐喜欢他。”
  “阿姐为何会喜欢他?”桑蓁仰头问道:“你们以后会像阿耶和阿娘一样吗?”
  在桑蓁的记忆里,阿娘不止一次说过阿耶的好,每次阿耶从外面回来,无论何时都会去找阿娘,阿娘也会准备一大桌子吃食,等着阿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