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在那之前,他还想带柳锦书去跟耶娘见一面,告诉他们可以安心了。
  “可。”崔叙果断下了决定,“你去一趟隋州也好,带些人过去探一探底,我总觉得那边会有所收获。”
  如今娄大已经来到了江南,暗中还有金吾卫守着,只要能将文书托付出去,他们也可以准备启程去泾县了。
  事实证明他们想的有点多,在听宋溪亭从旁敲击地交代了事由之后,两个少年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不行,摩拳擦掌地表示他们随时可以开始干活。
  桑榆表示可以给银子,他们言辞拒绝了。
  晏奎直言不讳道:“能帮秋棠先生分忧是我等的福气,谈何银钱,这也忒俗气!”
  微生月跟着狂点头,“就是,你们一路带我们来宣城,又是供我们吃喝住行,我们还不好意思呢,这点小事算甚?”
  “那就辛苦你们了。”宋溪亭笑容温和真诚,似乎对他们帮忙一事感激涕零,“适逢家中亲眷忌日,我需要出门一趟,此事只能拜托你们。”
  晏奎面色动容,躬身道:“先生客气了,莫说这是先生的委托,单是你们为国为民的心意,我等理当帮忙。”
  宋溪亭对他们的说法是,圣人励精图治,想要将陈年旧案理一理,他们这才远赴江南查案的。
  两人这才知道和他们同行了这么久的郎君和小娘子,竟然全都是大理寺官差,这可是京城高官呐,亦是他们却之之不得的高位,两人激动程度不亚于知道宋溪亭的身份。
  在两人拍胸脯、让他们安心去做事的保证声中,桑榆晕晕乎乎地离开了客院,一边走,一边还在感慨着,这些年轻的郎君真好骗,啊不,是真乐于助人。
  第四百四十章:旧宅
  崔叙等人选择在一个天色阴沉的日子里去了泾县,这并不是一个好日子,但她们却等不及了,江家夫妻的忌日就在今日。
  泾县离宣城并不远,桑榆和桑蓁刚一进入泾县的大门,就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扑来的熟悉气息,尤其是桑蓁,鼻子和眼睛已经红了。
  桑榆也好不到哪里去,这里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停留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她收获了欢乐和悲伤,一砖一瓦都在热情的招呼着她。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春风拂面的好季节,城里的小儿嘻嘻哈哈地三五结伴,举着风筝在大街上跑的欢快,撞的行人人仰马翻,落了个埋怨。
  张家的点心铺子依然火爆,延续着一日只做半日生意的传统,不同的是张掌柜已经退居幕后,现在做主的是他的小儿,做出的糍粑糕点一如父亲的味道。
  齐师傅的油纸伞又出了新的花样,图案别致有趣,撑起来像是一副画似的,想必是专门请了学子画了图样。
  这些熟悉的场景让桑榆姐妹看的恍如隔世。
  “阿姐,这里还是老样子。”桑蓁对这里的记忆已经淡了,但是这里给她的感觉却是那样的温暖和熟悉。
  “是啊,阿姐也觉得眼熟呢。”桑榆回答道。
  窦玉成饶有兴致地看着大街上,这里买块糕点,那里买个风车,新奇劲儿过了,就往桑蓁的怀里一丢,“你们家乡挺有趣的,都说江南出美人,诚不欺我也。”
  江南女子不似长安豪放,大多比较矜持,在大街上走动的时候多以面纱遮面,叫人看不清容颜,不过那身段和气质,端的是身若柳枝,柔情似水。
  桑榆笑笑,带着崔叙、宋溪亭等人,循着记忆来到了一处位于城东的宅子里。
  这是一处荒废许久的宅子,从外面看,宅子很大,足足占了小半个里巷,被岁月侵蚀了的青砖墙上满是泥泞和苔藓,尤其是那马头墙上的旧瓦,已经碎裂的差不多了。
  宅子并没有任何门牌,大门紧锁,有青草从门缝中生长出来,看的出已经很多年不曾有人踏足了。
  街上的百姓有停足伫立的,见传言中的鬼宅门口占了一堆人,忍不住大声提醒,“小郎君,小娘子,这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莫要进去!”
  窦玉成大大咧咧地问道:“为何?不过是一座荒废的宅子罢了。”
  “小郎君此言差矣。”说话的那人不服,“咱们泾县谁不知晓这里发生过命案,据说是被强盗砍杀的,主人家冤魂不散,每年都会有人听见里面有异响,哦,对了,还有人见过里面有鬼影飘过呢。”
  那人说的太过于惊悚,大白天的竟让窦玉成生出了冷汗,他僵着脸对桑榆道:“兄弟,他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那肯定是…… ”桑榆嗤笑一声,顺手推开大门,补充完接下来的话,“真的。”
  “哐啷!”一声,老旧的大门被瞬间推开,颤巍巍地耷拉在两侧,也将这座尘封了八年的江宅展现在众人面前。
  桑榆牵着桑蓁的手,第一个踏了进去,崔叙和宋溪亭面色沉重,紧随其后,窦玉成左看看右看看,还是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萧条又残破的宅子迎回了它的主人,桑榆带着众人缓步而行,时间仿佛产生了交错,她感觉走的每一步都有一个人在冲她们打招呼。
  “小娘子,地上滑,你小心些!”
  “桑小娘子,今日身子可好些了,天气甚好,要多出来转转。”
  “桑小娘子,我今日又想了一道好菜,回头给你和小娘子送去尝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