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可是这些砚台和墨块如今却被散落在地面上,有的墨块已经挥发的差不多了,几乎只有点点痕迹,砚台更不用说了,随意丢在地上,磕碰的痕迹到处都是。
宋溪亭随手拿过一个缺角的砚台道:“这些砚台和墨锭并不是一等一的好物,只是用来供应普通学子的,那些人丢弃掉也不奇怪。”
桑榆不置可否,不是所有人都认识笔墨的珍贵的,那些“强盗”来势汹汹,临走时带走了不少好东西,大多是一些珠宝首饰,但是让桑榆不理解的是那些人从这里带走了很多箱子。
“箱子?”崔叙起了一个心眼儿,“这些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桑榆回忆道:“应该也是一些砚台笔墨等物,我记得当时江郎君是去外地送货的,但是出了意外,货并没能送出去,江郎君只好在当地卖了些,剩下的带回来了,那天夜里,我看见很多人抬着箱子走了。”
她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江郎君在吃晚食的时候抱怨了许久,当时大兴百废待兴,上好的笔墨根本卖不出去,所以他才制了一批便宜的,想着多少能赚几个。
谁知道原本约好,要送出去的一批货出了问题,对方不肯要了,叫江郎君吃了好大的苦头,又辛苦带了回来。
“是从这里带走的?”从地上散落的东西看去,这些并不算多,江家作为一个专门做生意的人,库房的东西未免也太少了些,难道都被凶手带走了?
装货物的箱子大多相同,这里当时是否存放了箱子也未可知,没准儿那些人只是寻找财物时顺带着来到这里翻看了一遍。
“不知。”桑榆回答道,她在江家的时候很少去过问生意上的事,她只记得按照方位来说,那些箱子会从这里被带走的。
这里是江家本家,生意上的东西都有场地和库房,那些箱子都是临时存放的。
“那些箱子都放着这里的。”桑蓁突然出声。
“什么东西?”桑榆转身问道:“蓁娘,你在说什么?”
桑蓁湿漉漉的眼睛里闪过疑惑之色,见众人看着自己,她有些羞赧,“我是说阿耶带回来的东西都放在这里的,有好几个大箱子。”
当年江郎君刚刚过完新年就离开了家,一直到二月中旬才回来,因为只是去送货,所以并没有带上桑蓁,江郎君素来疼爱女儿,哪怕生意没做成,也带了大量的礼物,其中有许多女儿家喜爱的小玩意。
“蓁娘,我带了许多好东西,都在库房里存着,你回头去瞧瞧。”江郎君满脸疲惫,但精神尚好。
“你又乱花银钱。”芙娘子抱怨道:“她还小,要那么多头面首饰做甚。”
江郎君略微思索,点了点头,“也是,那这些头面你先用着,等咱们女儿大了再传给她。”
芙娘子啐了他一声。“浑说甚?我都一把年纪了,做什么小娘子打扮,你莫要打趣。”
“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小娘子。”江郎君抱着女儿,嬉笑道:“蓁娘,莫要听你阿娘的,咱们就要好好打扮,回头你带着阿姐一起去选,阿耶做主给了!”
思绪回到现实,蓁娘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阿耶说箱子里的东西都是顶顶好的。”
崔叙蹙眉,思索再三,“难道是有人动了心思?”
“不。”桑榆否定道:“若真的是因为财物而动了邪心,断不会等江郎君到了家中才动手,要知道从建州到宣州可不算近,路上有的是动手的机会。”
在路上动手,总好过等到了地方再动手好吧?泾县虽然不大,但人口不算少,大庭广众之下动手非上策。而且泾县富裕之户也多的很,既然要下狠手抢劫,那总要挑选个大户才对。
第四百四十二章:祭拜
崔叙深吸一口气,“是了,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桑榆的目光透过窗户,看着远处的银杏树,轻声道:“不是你想的简单,而是这么多年,我已经想了无数种可能。”
八年的时光可以留住很多东西,也会掩盖许多痕迹,这座宅子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到处都是萧条寂寥,桑榆从来没有指望从这里找出过线索,能找到的东西她已经找完了,剩下的什么也没有留下。
纵然是这样,崔叙还是命人将宅子搜寻一遍,寻找可能会留下的痕迹。
库房里的箱子也成了线索之一,既然可能带走了大量的砚台和墨锭,那这些势必要出手的,而且里面还有一些建州来的头面首饰,若是知晓流落何处,也许能找到一丝线索。
宋溪亭则让桑榆带着他去了芙娘子生前居住的院子里,他想看看妹妹生活过的痕迹。
桑榆随他所愿,带着他去了后宅。
一直到正午时分,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桑榆才带着两眼红肿的宋溪亭和桑蓁从后院走出来。
彼时崔叙已经在门口等了许久。
“趁现在雨还小,我们直接去祭拜江伯父和……伯母。”崔叙看了看几个人,按照辈分,他应该叫芙娘子一声师姐的,“我派人去买些蓑衣斗笠,正好用的上。”
“这雨下的也忒不是时候了。”窦玉成有些郁闷,雨只是微雨,但是落在人的身上凉凉的,比起北方的雪更透心凉。
桑榆便道:“不如你在此地等候,我们去去就回?”
江家夫妻葬在城郊,离泾县不远,骑马的话半个时辰也就到了,赶在城门落锁之前回来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