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江南多水,夏季又闷热,这里靠近水边的孩子大多会凫水,下河捉鱼摸虾是常有的事,那小童胆子算是大的了,可还是被头骨给吓个半死,魂都丢了一半,家里人现在还忙着给他请安招魂呢。
  村长一听这话,不敢耽误,派村子里的后生借了驴子,大清早就跑去县衙报案了。
  桑榆原本以为只是一具骸骨,到了现场之后发现并不是,岸上已经摆放了几个粗布麻袋,淤泥遍布,有的被打开,有的是已经坏了的,露出里面白森森的骨头。
  几个不良人和村民光着膀子,在水中上上下下,将河水搅合的浑浊不堪,随着打捞时间的推移,麻袋也在逐渐增多。
  第四百五十七章:宛溪
  “这怕是有十几具了吧?”窦玉成脸色发白,诚然他见了不少尸体,可是见到白骨却是另一回事,那头骨上黑洞洞的眼眶似乎是在看着他,叫他没来由的心生寒气。
  谈明府脸色也很不好看,这十几具尸体的发现,几乎将他升官的信心全部敲碎,而且尸体已经便成了白骨,想来死亡也不早了,这可是重大失责!
  现在他只希望这些人死的时候是在他没来泾县前,这样他也许还有救。
  “现在一共有多少具了?”谈明府黑着脸问,他为官多年,该做的事还是知道的。
  董大满连忙上前去问询一番,得出结论之后,抱拳回道:“打捞上来的已经有十四具了,河底还有些,约莫得有个二十来具。”
  董大满一边说,一边暗暗惊心,他做了不良人已经有十来年了,除了当年战乱的时候,还不曾见过这么多的尸体同时出现。
  “竟然有这么多,可有发现什么?”谈明府又问道。
  董大满摇了摇头,“只知道这些尸体是被装进麻袋投入河中的,当地村民说近日河水暴涨,这些尸体也许是被冲刷出来的。”
  这还算是好听的,还有人说是从附近山林冲下来的,一直从上游冲到下游,整条河都被污染了,附近几个村子全都靠这条河取水用水,这下子全都要吓着了。
  “桑小娘子,你看…… ”谈明府再次露出可怜巴巴的眼神。
  桑榆点了点头,“我先验看一番,你带人将附近的百姓拦远一些,孩童看多了不好。”
  “好好!”谈明府满口答应,“董大满,你找几个人去将村民赶走,叫他们莫要在此逗留。”
  “喏。”董大满领命走了。
  桑榆从窦玉成的手中接过箱子,放在地上打开,从里面拿出零零散散的验尸工具,鱼皮手套、面巾、酸醋等物,满满当当地铺了一地。
  窦玉成饶有趣味地看着,手痒难耐,伸出手就去摸。
  “啪!”桑榆一巴掌打在他的手背上,瞪了他一眼,给他递上一块面巾,“这些东西都是用来验尸的,你少碰为好。”
  窦玉成一听说是碰过尸体的,那里还敢造次,接过面巾遮住口鼻不再闹腾。
  桑榆见他闲的慌,便取出纸笔塞到他的手里,“左右也是闲着,你就当个录事帮我写验尸单子吧。”
  “我写?”窦玉成捧着纸笔眼睛瞪了老大,“小爷我最恨读书写字了!”话虽是这么说,但到底没有将纸笔还回去。
  桑榆收拾好自己的行头,浓郁的梅花香味从面巾上传来,给她的意识带来了几丝清明,她来到尸体旁,蹲下身子仔细验了起来。
  这些骸骨大多完整,一个骸骨装一个袋子,上面的淤泥也冲刷了一下,当真是贴心的很。
  桑榆想了想,先是叫人寻来一块白布,把所有的麻袋都解开,将里面的骸骨分别倒了出来,那些不知道哪一块的就先放在旁边。
  她又在每处骸骨上扒拉了一会儿,然后选定了一具骸骨,决定拼一下。
  将所有的骸骨拼好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除了泾县原本的仵作能帮上忙之外,其他人光是被一堆堆小山似的骸骨都要给吓坏了,连滚带爬地跑到一旁吐去了。
  谈明府怒其不争,这些丢人现眼的东西,同样都是查案的,你看人家大理寺来的,有哪一个变了脸色的?活该他们只能当个不良人!
  他哪里知道,大理寺的侍卫早就被桑榆练出来了,剖心煮尸都不带怕的,区区白骨算什么?若不是要保持大理寺的威严,他们都想亲自动手试试。?桑榆一边拼骨头,一边说着验尸结果,窦玉成就提着笔跟着记,俨然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
  而那个泾县的新仵作,也学着桑榆的样子,找了一堆骸骨拼了起来,见桑榆没有阻止他“偷学”的意思,越发大胆起来,每拼一处就要跑到她那里看一眼。
  谈明府看的恍惚,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当年初见桑榆的样子,那时候桑榆已经在泾县县衙小有名气了,每次县衙有案子,就会去请她来帮忙。
  他记得同样是一具白骨,死于荒山中,那时候的泾县有一个老仵作,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在验尸的时候却屁颠屁颠地跟在桑榆的身后,又是请教又是学习,像一个小学徒似的。
  桑榆也不藏着掖着,只要问了便教,两人和谐的像是一对祖孙。
  董大满还很拘束,站在他的面前替她说好话,“谈明府莫要小看桑小娘子,她可是咱们泾县的大宝贝,谁不知道她验尸技艺了得,凡事过她手的案子都能找到线索,快速破案,若不是她不愿意离开泾县,之前的县令恨不得将她直接带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