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跟性命比起来,钱财都是身外之物,鱼老四虽然贪心,可也知道命只有一条,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谈明府又细细问了许多,鱼老四被吓虎一番,回答的认真又乖巧。
  桑榆却拿起那锭银子,放在手中仔细查看起来,她总觉得这锭银子不比寻常。
  银子在大兴的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数铤状或者饼状,因此也叫做“银铤”或者“银饼”,还有一种船状的银子也广为认知,主要是官家和大宗交易结算使用。
  因为其产量稀少,价值高,购买力相当强劲,像这样的一锭银子,足够鱼老四过上好几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是官银。”娄大突然开口。
  桑榆被他猛不丁吓了一跳,“官银?”
  “不错。”娄大就这她的手,斩钉截铁道:“我不会看错的,先前跟着王公抄家的时候,见到过不少这样的官银,这样的成色、规制错不了,你看一下它的底部,应该有印记才对。”
  桑榆将银锭举到眼睛上方,果然在它的底部看见了小小的几个刻字,刻字不是很清新,但是依稀能认出,它是作为税商银使用的,也就是说是朝廷从各个地上收上来的税银。
  这样的东西无疑是官家的,官银不会在民间流通,大多用于军饷、官俸、建设和赈灾救济,若是到了个人手里,是要融了重铸,做成市银或者碎银才能用的。
  那这枚官银怎么会出现在一堆白骨的身上?这些人难道出身官家?
  桑榆按压下心中的不详预感,将银锭握在手中,不动神色地对谈明府道:“此事关系重大,需要严加保密,在场的所有人都需三缄其口,还需要劳烦谈明府多费心叮嘱。”
  谈明府也听见了两人的谈话,心里吓的半死,这可是官银啊,比白骨案要严重多了,桑榆将这锭官银带走,绝对是好事,“好,桑小娘子只管放心,此事绝不会外泄。”
  白骨案加上官银案,用脚趾想也知道大理寺要参与了,此事已经不是他一个县令能管得了的了。
  “如此最好。”桑榆点点头,“另一事还需劳烦谈明府。”
  谈明府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桑小娘子只管说,某一定全力协助。”
  桑榆便指着地上的白骨道:“这些碎骨需要一一复原摆好,还请谈明府找一处僻静的院子安放,我会抽时间过去,对了,我瞧那个仵作也怪精明能干的,就让他给我打个下手。”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桑小娘子了?”谈明府疑声道:“左右人都没了,干脆直接挖个坑埋了便是。”
  “不,先不说这些人是如何死的,能否找到家人,单是想要破案,就得一一从他们身上找到线索,先前我只是大约看一下,还需要仔细验看才行。”桑榆坚持。
  虽然这些人的身体已经化成了骸骨,但是骨头上也会反应出他们生前的一些习惯和经历,也是找到他们身份最有效的法子之一。
  那些黑衣人既然敢抛尸这里,就有信心不会叫人轻易找到,桑榆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找到线索的机会。
  “行!”谈明府咬牙道:“我叫人寻一处荒宅,就麻烦桑小娘子了。”
  说罢,他恶狠狠地看了一眼鱼老四,直看的他浑身发毛,颤抖不已。
  现在的谈明府做事很受限制,一举一动都很困难,但是他觉得左右都到了这一步,还不如跟着桑榆等人一路走下去。
  天塌下来还有大理寺的人顶着不是?
  ……
  桑榆那边在忙着验尸找线索,崔叙这边则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崔郎君有礼了。”来人是一个年约三十的男子,头戴纶巾,手持折扇,一身儒雅文士的打扮,可他的身份却是不简单,“某乃是南王殿下的家臣,小人姓穆,诨名为则。”
  崔叙正襟危坐,情绪不显,“不知道穆先生寻某何事?”
  穆则笑容不改,脸上有着和他打扮不相符的精明,“崔郎君快言快语,那某就不绕弯子了,是南王殿下叫某来请崔郎君去宣州城叙旧的,南王殿下近日游玩归来,听闻崔郎君路过宣州,又在泾县逗留多日,想着同为皇室亲眷,便想着做个东道主。”
  第四百六十一章:穆则
  “殿下客气了,某乃是晚辈,怎好叫长辈相请?不过是路过此地罢了。”崔叙道:“听闻殿下喜静,便不曾去拜访,免得打扰了殿下清净,倒是某的不是了。”
  “这说的那里话?”穆则嘘声道:“崔郎君乃是朝廷新贵,有要事在身的,殿下作为皇室一员,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怪罪?只是南王殿下年事已高,难得有晚辈到访,总想着见一见,还望崔郎君莫要拒绝。”
  崔叙的眼中闪过深意,这个穆则说话滴水不漏,不像是一般文人,看来南王是铁了心要自己去一趟,只是不知道是为了给那个季伯来出气,还是单纯的只是想见见自己?
  他合了下眼睛道:“殿下相邀,某自然不敢违背,只是今日天色已晚,某这边还有琐事需要交代一番,怕是走不成了,若是穆先生不介意,不如明日启程?”
  “自然。”穆则站起身来,对着崔叙拱手行礼,“某在隔壁客栈已经要了厢房,就不打扰崔郎君了,明日一早某会来接崔郎君,还望崔郎君早做准备。”
  崔叙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如此,穆先生自便就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