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娄大想到这些日子以来,桑榆的种种行为表现都比寻常人要理性聪慧些,最终还是答应了。
  ”阿姐。“桑蓁在俪娘的怀里,忍不住喊了一声。
  桑榆转过头,看着她的目光柔和又坚定,“蓁娘,我知道你害怕,但是阿姐想告诉你,你已经长大了,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大人,别再哭了。”
  一直以来桑榆对桑蓁都是温柔体贴的,桑蓁幼年不幸,导致她比寻常小娘子都要敏感些,甚至神智也要差些,桑榆总是不想对她强迫太多。
  可是在从边关来到江南之后,她见到了为家族千里寻人的盈娘,为了报仇忍辱负重的俪娘等等,桑榆才察觉到桑蓁对自己过于依赖了,这并不是坏事,但也不见得是多好的事。
  随着年纪的增长,桑蓁越来越美,性格却没有变太多,桑榆不想逼她,但也想让她像她阿娘一样温柔又坚强的小娘子,即使有危险也可以从容面对,而不是乖巧听话地当一个木偶。
  桑蓁愣住了,看着桑榆远去的背影目光呆滞。
  俪娘摸了摸桑蓁的青丝,语气柔和,“你的阿姐对你用心良苦。”
  高高的山坡上,大批大批的百姓或是掩面而泣、或是哀嚎痛哭,只有几个无惧的郎君逆流折返,迎着洪流而下。
  在一众高大魁伟的身影中,桑榆的身影格外脆弱,却又那么叫人动容。
  ……
  桑榆跟随着娄大等人蹚着洪水,回到了这个已经被冲刷殆尽的小城。
  洪水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过半个时辰,水流便带着泥浆沿着河道顺流而下。
  桑榆举目望去,看到了一片汪洋,只怕沿岸的庄稼田地都遭了秧,刚刚插下去的禾苗估摸都保不住了。
  下游还有几个村落和城镇,也不知道这些村镇能不能提前察觉,早早防备,眼下什么都虚妄,只有人活着才是最要紧的。
  “桑小娘子,你小心些,跟在我的脚步,莫要走丢了。”娄大不放心桑榆,一直在提醒。
  “我没事,救人要紧。”洪水没过她的膝盖,急流带来的冲击力几乎让她很难站稳,要不是娄大一直搀着她,她恐怕早就忍不住要退回去了。
  别人没救到还要把自己搭进去,这样的无脑买卖桑榆才不会去做。
  “救命啊!救救我的孩子。”
  “求求你们,我家老头子还在下面,求你们帮帮忙!”
  百姓的求救声和哭喊声在废墟中此起彼伏,有坐在木堆上哭叫的孩童,也有被埋在建筑残骸的老人,还有青壮年不幸被撞裂的木头刺穿了大腿,嗷嗷地叫着,仿佛在怒骂老天不长眼,没来由地叫人心生悲凉。
  桑榆爬上一处废墟,将上面的女童抱在怀中,擦拭了一下她的小脸,轻声低哄。
  女童看起来只有五六岁,哭的撕心裂肺,嘴里一直嚷嚷着疼,她的周围没有一个人,孤零零的像是被全世界抛弃。
  桑榆检查了一下女童的身子,果然在胳膊上发现了一处划伤,冒着血的伤口在她白净的胳膊上格外刺眼和狰狞。
  “肯定有不少人受伤,你带几个人去一下药房,那里应该有止血药。”桑榆捏着女童的胳膊的伤口,对着娄大道:“若是遇见大夫,一定要将他留下救人。”
  这个时候人人自危,难保不会有大夫临阵脱逃,或是趁机敲诈,桑榆要保证这些人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你也要小心,我去去就来。”娄大答应了,他想着最好能去一趟县衙,县衙地处泾县长街上,正好也处于洪水中,也不知道那里怎么样了。
  当务之急是调动县衙的差役和不良人一起救人,县衙离这里还有些路,他只能亲自前去看看。
  此时已经有不少幸存的人赶了回来,在泥泞中救人,只要看见有人在,也不管认不认识,拉着人就往外面拽。
  更多的是一个人救不出家人,跪在水中哀求着路过的百姓帮忙,一些大户人家情况还好些,好几个仆人扶着主子往山坡上移动。
  第四百七十七章:齐心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黄金救人时间不能耽误,不齐心协力的话,恐怕会错过最佳时间,之后因救治不及时而死的人会更多。
  她想了想,把怀中的女童递给身边的侍卫,捡起一块木棍以及散落在地上的铁锅,也不管原来是做什么的,“砰砰”地敲了起来。
  敲击声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分外响亮,不少百姓循着声音看了过来,那一双双眼睛写满了无助和祈求。
  桑榆见众人的眼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她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喊道:“本官乃是大理寺评事,受圣人调遣,前来江南巡查,尔等遭遇天灾,本官倍感痛心,为了尽快救人,吾命令:所有差役仆从,无论其受雇何人,即刻起,一律听从本官调遣!”
  一席话说的掷地有声,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好半天没有回过神,呆呆地看着站在一堆废墟中的女子,不知如何反应。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和泥土味夹杂在一起,刺激着众人的大脑,女郎衣着简单、头发在风中凌乱不堪,身旁站着两个高大的侍卫,她手中拿着的令牌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微光。
  那像是水中燃起的火,虽然小,却带着无限希望,
  “吾皇万岁!”有一个赤身大汉最先跪下。
  “吾皇万岁!”更多的百姓跪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