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桑榆彻夜未醒,早上连朝食都没吃,一直在睡,这把其他人吓的不轻,宋溪亭将沈大夫揪回来给桑榆把了个脉,确定是累坏了这才松了口气。
本来洪水决堤就够忧心的了,桑榆再累个好歹,别说宋砚和崔叙,他自己先以身谢罪。
“叫你们担心了。”桑榆坐起身,感觉自己的腿有点麻麻的,估计是昨天在水里站久了的缘故。
“这是甚话?”俪娘嗔了她一眼,笑道:“你现在可是咱们泾县的大恩人,大善人,泾县百姓恨不得把你供起来,能照顾你是我的福气才是。”
桑榆两眼迷茫。
俪娘见她这样懵懂的样子,心里更加欢喜了,做出这样的大事还能不当一回事的,除了她也没旁人了,她倒了一口清水,叫她漱了漱口,又拿帕子给她擦了擦脸,最后把粥送到她的手里。
妥帖细心的照顾,让桑榆不好意思极了,这样的一个大美人来给自己端茶递水,总觉得自己是在暴殄天物。
俪娘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别扭,见她小口小口地喝着粥,这才解释道:“昨夜下了一场大雨,亏的你反应及时,大部分百姓都没事,今日一早天就晴了,洪水也只剩下一层了,想来晚上就能退去。”
这次的洪水是一个意外,泾县地势不错,按照水流速度,只消一夜就能退去,可惜昨夜的降雨加重了灾情。
桑榆捧着粥碗,认真地听俪娘说话。
“谈明府撑着伤出来主持事务,娄捕头和秋棠先生都带人去帮忙了,如今这宅子可就只剩下我们几个小娘子了。”俪娘知无不言。
其实她们也没有闲着,不是说洪水退去之后就没事了,房屋被冲垮、田地也遭了灾,很多死伤的百姓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如今的泾县可以说满目疮痍。
两万多人的住所、吃喝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再加上接下来庄稼欠收,帮这些百姓挺到下一次收获才算是真正地度过了难关。
如今宋宅的下人都被放出去救治伤员、煮饭搭棚去了,剩下的几个人还要照顾住在这里的学子和百姓。
白山书院腾出了学堂来安置百姓,一部分学子就被送到了宋宅借住,加上她的宅子也被用了去,如今和盈娘也都搬来了这里挤在一处。
也亏得宋宅地方大,不然还住不下这么多人呢。
“我去瞧瞧。”桑榆咕噜咕噜地喝掉碗里的粥,豪放的样子看得俪娘目瞪口呆。
见她搁下碗就要往外面冲,俪娘一把拉住她,“急成这样做甚?你衣服还没换呢!”
桑榆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身上还穿着寝衣,不单如此,她的发髻也没有梳好,“额…… ”
第四百八十一章:归来
梳洗打扮好的桑榆和桑蓁打了个招呼,在她欲言又止的目光中去找娄大等人了。
一夜过去,泾县已经变了样子,河水只剩下浅浅的一层,地势稍为高一点的地方已经能看见裸露的土地和了。
只是这里已经不再是那个繁华的县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阴霾和悲伤。
给桑榆带路的小厮说宋溪亭正在城中安置百姓,组织善人施粥,桑榆想起俪娘说过秋棠先生被自己吓的不轻,突然感觉有点心虚。
“城内的大部分房屋被损毁,谈明府着人腾出了一块空地,先将就着用了。”小厮一边带路,一边道:“只盼着接下来老天爷莫要下雨了。”
桑榆举目望去,这里是一块修凿平整的土地,相比较其他地方的脏乱,这里用青石板铺就的空地似乎要好太多了。
“这里原来是一处宅子吧?”桑榆问。
那残留着的几根圆木和瓦砾,以及半截的地基,都在告诉桑榆这里曾经是一座大宅。
“可不是嘛,原来是一座荒废的宅子,因为长期无人居住,洪水冲走了上面的房屋,秋棠先生就将它用来搭粥棚子了。”小厮回答。
桑榆点点头,想到江家大宅也处于洪水中,估计也被摧毁的差不多了,等事情结束,她得去看看才行。
宋溪亭正在施粥,见桑榆来此,将手中的汤勺塞到秦伯的手中,快步到桑榆的面前,“醒了,可好些了?”
“我没事,三舅舅。”桑榆站的笔直。
宋溪亭上上下下将人打量了一番,见她精神尚好,这才放下心来,“没事就好,以后可不能如此任性,这么大的事,何至于你一个小娘子挡在前面?”
桑榆心想,不挡着人都要没了,但对上宋溪亭的眼神,她还是老老实实地低下了头,“我错了。”
她以后一定带着人一起挡着!
宋溪亭见她认错态度诚恳,也不好再做指责,“好了,如今叙之回来了,你就莫要操心这里了,回去歇着吧。”?桑榆一愣,身子突然像是被谁定住了一样,呢喃道:“三舅舅是说,崔叙回来了?”
“是啊,你不晓得吗?”宋溪亭带着怀疑的脸色问:“昨天夜里就回来了,我早间离开府中的时候还瞧见他了。”
桑榆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宋溪亭看着也有些懵,难道是他也累坏了出现幻觉了?可他明明和崔叙说了话,确实是他没错啊!
“哎,你去哪里?”宋溪亭刚回过神,就发现桑榆掉头就跑,“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
她这副火急火燎的样子看的宋溪亭眼疼,不怪旁人说宋家都是痴情种,捡回来的闺女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