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桑榆还没说话,崔叙已经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到角落。
角落只留下一张竹板床,上面铺着褥子,地下还散落着凳子、被子等物。
差役躬身上前,“我来寻他的时候,这个凳子和衣裳都是塞在被子里的,人却不见了,我找了半天也没人见过他,只有一小童说见过他和一个郎君走了。”
“什么样的郎君?”崔叙问道。
那差役深吸一口气,在人群里看了一圈,带出来一个约七八岁的男孩,“就是他!小孩,你快把你同我说的再说一遍。”
小男孩瑟缩着脖子,怯怯地看了一眼崔叙等人,又转身去看自己的阿娘,在阿娘鼓励、担忧的目光中开口道:“就是,有一个郎君来找季县尉,然后他们说了几句话,季县尉就跟着他走了。”
小男孩一大家子都被洪水冲散了,阿娘费了好大劲儿才将他救出来,阿耶到现在还没找到,年幼的他跟在阿娘来到这里。
他生性活泼,在陌生的环境有些不安,便悄悄地观察着房间里的人。
季伯来的大名在泾县几乎无人不知,家中的长辈告诉他见到了就要躲远点,千万不要招惹了去,小男孩记在心里,同时也对他产生了好奇。
季伯来被救之后,麻沸散跟不上需求,也没有止疼疗伤的好药,给他医治的大夫硬生生划开他的腿,将里面清干净,季伯来受不了疼,闹了好久,搞的人人自危。
小男孩便记住了他,每次暗戳戳地盯着他看,就想着他会闹出什么好笑的事。
因此也碰巧看到了他被带走的情况,当时他以为是季伯来闹久了,家里有人来寻他了,也没在意,直到差役发现人没了,才问到他。
崔叙仔细地问了细节,小男孩磕磕绊绊地回答,崔叙何等聪明,仅靠几句话就拼凑了个大概,“有人在救他。”
可惜那人相貌平平,小男孩只记得他的衣服很脏,脸上都是泥巴,根本看不清样貌。
“可是,可是我一直守在门口…… ”那差役讷讷道。
桑榆侧目看了他一眼,“你确定一直在门口守着?”?“是啊,从接到命令开始,我就一直守在这里。”那差役说着说着,突然脸上血色全无,哆嗦道:“我,我离开过一次,是一个老妇人,她说她儿子被人打伤了,叫我去主持公道。”
这也是正常的事,大家都住在一起,加上粮食、医药紧张,谁不想着多占点便宜,因此矛盾也多有发生,往往这些事都会被里长压下去,谁都不想因为一点儿小事被赶出去。
今天的那个老妇人只有一个儿子幸存,因为多占了一个床铺和人大打出手,她的儿子被人从床上打到地上,老妇人苦求无门,才想着找差役出面解决。
崔叙闻言,挥手叫出一个侍卫,“去,跟他走一趟,问一下情况。”
侍卫的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将人带了回来,“禀崔寺正,那个老妇人被收买了,有人给了他、她一笔银钱,叫她想办法支开差役。”
很拙略的办法,却很有用,季伯来被顺利的带走了。
老妇人和小男孩说的都差不多,她的眼神不好,只记得那人样貌寻常,身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看起来文质彬彬,像个读书人。
按照老妇人的话,那人不是泾县当地人,倒有些北方人的口音。
这个范围基数太大了,江南人杰地灵,每年来往的读书人也不知凡几,单是这几条线索,恐难找到人。
从宅子出来的时候,崔叙的脸色已经变得难看至极,“去叫娄大回来,他们应该不会走远,尤其是四周的山林,一定要多派些人手去找。”
娄大带人去下游找尸体去了,现在人手不够,只能调回来先用着。
“喏。”侍卫领命离开,只留下双腿抖个不停的差役,他知道他的篓子捅大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人选
“你觉得能找到吗?”桑榆问道。
“不好说,就看那些人到底怎么想的了。”崔叙抬头望天,“是生是死,得看幕后之人的态度。”
从跟踪季伯来的侍卫所言,到现在他被人救走,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明摆着告诉崔叙,是南王世子在暗中指使,可是仅靠这些也不能完全下定论。
没有人能保证这是南王世子做的,仅仅靠两三句话就将其定罪也是不可能的,只有找到季伯来,顺藤摸瓜才有可能摸到主根。
在没有证据之前,一切是未知数。
“相比较季伯来,我更想知道带他走的人是谁。”崔叙眼眸闪烁,此人说不上聪明,可胆子却不小,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将人带走,只能说明他有十足把握不被人认出。
桑榆听懂了崔叙的意思,“北方人,还是一个书生,听起来应该在这里没呆多久,他是有备而来。”
“嗯。”崔叙道:“季伯来能乖乖听他走,就说明他一定也、是打着南王世子的旗号。”
很有可能季伯来还认识他,崔叙觉得自己好像摸索到了什么,只是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没有抓住。
“回去找秋棠先生问一下,他和学子打交道多,对此地也很熟悉,没准儿他能找到人。”桑榆想,就算宋溪亭不认识,他在泾县也有很多好友可以帮忙。
来到泾县的学子基本上都喜欢以文会友,时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一个外来读书人想不被人看作异端,那么一定会出现在酒肆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