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崔叙的眼睛落在那残破的石块和石头上,突然灵光一闪,“是血,血太少了。”
  桑榆立刻笑了起来,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不错,正常一个人的血量和他体重有关,像是季伯来的体重,他的血液快占了他体重的一成,也就是十斤左右,你看着地面,血迹集中在这一处,其他的地方却是没有多少,说明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他的血流在了别的地方。”
  “那会不会是血滲进了土里?”有个差役问道。
  “好问题。”桑榆赞赏地看了他一眼,问出这个问题,说明真的思考了,“想要知道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只要将土挖开,看一下血滲了多深就知道了,这里刚刚下过大雨,土地是湿润的,吸水量并不高。”
  崔叙真诚赞叹,“桑小娘子在验尸之技上确实造诣匪浅。”
  难得崔叙会这么夸自己,桑榆高兴的眉眼弯弯,“知道就好,你们以后可都得哄着我才行,我这一身本事可是几千年攒下来的。”
  她这话可不算作假,五千年的知识和经验全都在她的脑海里,那是无数人的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精髓。
  崔叙笑着冲她拱了拱手,真诚地表示倾佩。
  娄大冷声道:“可季伯来一死,线索就断了,杀他的人难道就是带他离开的那个书生吗?”
  “有可能。”崔叙道:“医馆人多眼杂,不是动手的好地方,若是将季伯来带出来杀人也是有道理的。”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找到此人便可。”桑榆道:“会这般简单?”
  这也太随意了些,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
  “不,人就算是他杀的,那也只是一个动手之人,真正要季伯来性命的是他背后的人才对。”崔叙眼睛眯起,“而季伯来的死因则是关键。”
  “他不是因为水淹泾县才被灭口的吗?”桑榆问。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季伯来水淹泾县,其背后之人想将他一起淹死,可他的命好被自己所救,背后之人为了怕他供出自己,将人灭口,这是说的通的。
  “这只是其中一个猜想。”崔叙替桑榆解了惑,“你想,大理寺的侍卫打听到的背后之人是南王世子,可南王世子是他的姐夫,季伯来一死,他又如何和世子妃交代?再者,南王世子也不会因为一个妻弟而向泾县百姓寻仇。”
  能在一众兄弟中继立为南王世子,断不是那种肆意妄为、因小失大之人。
  “你是说有人打着南王世子的名义做事?”桑榆道:“南王世子乃是皇室之人,这些人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崔叙摇摇头,“许是我想多了,季伯来可能就是被人寻仇杀之,别忘了他在泾县得罪的人有太多,若是有人借机报仇,也是有可能的。”
  桑榆的眼睛落在崔叙的脸上,眸中闪过几分思量,“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不怎么做。”崔叙转身对着娄大道:“你将尸体收敛好,送还给季家,然后发出告示,就说季伯来被仇人诓骗至林中杀死,悬赏抓人!”
  “悬赏抓人?”桑榆诧异,脱口而出道:“你是要将此事落在明处。”
  “不错。”崔叙勾唇道:“既然背后之人在暗处,那么我就将他逼到明处,不是你说的吗?要学会借助百姓的力量。”
  泾县就这么大,又刚刚遭到大灾,与其费劲心思找一个顶包之人,还不如把这些事交给百姓,百姓肯定比他们对泾县熟悉,他要让那个人无处藏身。
  再则,如今人心惶惶,季伯来的死和悬赏抓人之事总能转移一下百姓的注意力,与其让他们悲秋伤春、怒骂上天不公,还不如给他们找些事做。
  这一石二鸟之计用的忒损、忒高,桑榆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我就这去安排。”娄大也听明白了,抱了抱拳就要回泾县。
  “等等。”崔叙突然叫住了他,“季伯来的事可不与其他事放在一起,还有,洪水之事查的如何了?可有线索?”
  娄大这两天很忙,一边要忙着捞尸体,一边还要查洪水一事,闻言脚步一顿,“有,侍卫们在泾水上方找到了河水被强行改道的痕迹。”
  泾水,乃是泾县的主要水流,不同于宛溪河捎带的小尾巴,泾水乃是泾县真正的母亲河,养育了泾县大部分的土地。
  “从现场得到的线索,早在一个月前,就有人在泾水附近逗留,不过很快离开了,泾县下了许久的大雨,水流不断,也就没人在在意到水是否被截流了。”娄大道:“加上幕后之人很狡猾,他没有完全截断水流,留下了一个口子,所以才不曾不叫人注意到。”
  第四百九十一章:火雷
  “可是那日洪水是一下子下来的,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桑榆提出疑问。
  按照现在的水利工程,想要截断水流,只需要不停地加固大堤就能做到,可是想要将水一下子引出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稍微不注意是要丢性命的。
  “我们还在附近找到了伏火雷的痕迹。”娄大脸色沉重,“他们是用伏火雷炸开了河堤。”
  桑榆好奇地问,“伏火雷?这是什么?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是一种厉害的武器。”崔叙正色道:“你确定是伏火雷?”
  “不会错的。”娄大一边回答,一边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这就是现场找到的残留物,原本是想着找人处理一番再交给崔寺正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