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
  如今的宣城百姓比起泾县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泾县是一个小城,南王世子并不看重,除了制造些口舌流言、传唱些反诗之外,并没有实行重压。
  宣城就不一样了,作为南王世子最熟悉、掌控力度最大的重城,宣城已经开始了严格的管理和律例,“天灾”发生后宣州刺史在救灾途中不知所终,宣城的其他朝廷命官不是降于南王府,就是被关押起来。
  这也就算了,驻守在宣城的守军早已投入南王府麾下,将这座城市包围了起来。
  此时,随着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守军们提着红彤彤的灯笼,在南王世子的命令下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一丝一角都不放过。
  原本平和的宣城像是被土匪入侵了似的,被搅合的不得安宁,一时间怨声载道,连支持南王世子的世家也暗骂南王世子糊涂。
  崔叙一行人就在这样的围堵下,悄悄地潜入了一间宅子后门。
  在这个时候,宅子里竟然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前厅的歌声嘹亮清脆,从他们走过去的角度看去,还能清楚地看见有胡姬那跳动旋转的妖娆身姿。
  这是一派纸醉金迷的景象,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宫盛宴。
  崔叙等人就像是没看见一样,目不斜视地来到宅子后面的小院中,院子很小,盛在精致典雅,满园的绿竹旁,有一方石桌石凳,似乎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待到崔叙等人坐定,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连忙送来茶水,低声道:“崔小郎君莫急,小人已经派人去通知阿郎了,今日阿郎宴请好友,烦请崔小郎君稍等。”
  崔叙微微颔首,“无碍,某等候片刻便是。”
  见崔叙并无异意,小厮又道:“小人已经通知了窦小郎君,他马上就到。”
  话音刚落,院门便被大力推开,窦玉成风风火火的身影闯了进来,“哎呦,你可算是来了,再不来小爷我就要溜了,这鬼地方一刻也不想呆。”
  崔叙抬眼看他,“慎言。”这里还是人家的地盘呢。
  窦玉成满不在乎地对着小厮摆摆手,“你先下去。”
  小厮像是没听见似的,恭敬地后退几步,转身离开了院子。
  窦玉成不客气地做到崔叙的对面,兴致盎然地问道:“怎样?还算顺利吧?虽说你传信叫小爷去救你,小爷也能保你无事,可小爷见百里云中苦苦哀求于心不忍,便将机会让与他。”
  “功劳”虽然让出去了,可是名声不能,别到时候桑榆那个小娘子问他为何不救人,他无话可说,来时他可是夸下了海口,说是不叫崔叙掉一个汗毛的。
  百里谦闻言,想到自己刚刚见到窦玉成时,哭丧着脸叫他去救人的时候的表情,再对比他现在大义凌然的样子,嘴角抽搐几下,到底没有反驳。
  第五百一十一章:两难
  倒是崔叙深知窦玉成的性子,顺着他的话夸道:“窦小郎君辛苦了,得亏宣城这边有你守着。”
  崔叙的话不似作假,窦玉成想到这段时期茶饭不思、唯恐耽误大事的心境,故作高傲,“小爷既然承诺与你,便绝不会食言。”
  崔叙微笑着点点头,亲自给他沏了一盏新茶,示意他享用。
  这般敬重有加的态度成功取悦了窦玉成,端起茶盏一口吃下,瞬间觉得浑身舒畅,连日来的幸苦全抛之脑后,窦小郎君心情大悦,毛成功被捋顺。
  窦小郎君沉浸在被重视的喜悦中,人也变的乖巧起来,认认真真地听崔叙和百里谦说话,时不时地插上几句。
  “洪州那边的情况不大好,我听说来赈灾的钦差被召了回去。”百里谦道,从长安到宣州有两条路,一条是取大运河的水道,一条是从隋州陆路转过去,钦差原定的路线就是从陆路出发,“宣州之外的其他州府陆续发生暴乱,很多地方都交了手。”
  “长安应该是得到了消息。”崔叙道:“这里恐怕会发生异变,大家都需小心行事。”
  “喏。”百里谦答应一声。
  “小爷倒是想问上一问,百里寺直你是如何回来的如此之巧?”窦玉成好奇地问,这时间拿捏的也太准了,恰好就出现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要知道原本去救崔叙的应该是他才对。
  说到这件事,崔叙也很奇怪,“这个时候你应该在洪州才对,还有,你既来了宣城,锦书和周良才在何处?”
  提起柳锦书,百里谦的神色变了又变,就在崔叙产生不好的想法的时候,他开口道:“锦书没事,周良才和她在一起。”
  说起他们一行人,百里谦嘴笨到不知该从何说起,这是一个不算太长却铤而走险的故事,一度让他纠结不已。
  随着百里谦的话,他们在隋州和洪州的行踪也被一一说道开来。
  事情要从他们祭拜完百里一门后、留宿山脚下的村落、又无意中发现山中异常说起。
  周良才带着几个侍卫在山中寻访半天,终于发现了山中藏有歹人之事,按理说这种事情应该知晓了之后便回去禀报的,但是周良才自作主张,以身犯险,带着人直接跑到人家老窝里去了。
  他们几个人伪装一番,跟着结巴男子两人的身后,一路跟踪了过去,等到了地方他们惊讶地发现里面赫然是一个配置齐全的兵营!
  这可是兵营啊,还是一个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兵营,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周良才等人看着那三千余人,浑身流寇气息的“将士”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