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南王是真正的皇室老人,年少时骑马上阵打天下,壮年时穿甲持枪守江山,等到老年时又游山玩水踏江河,他什么没见过?
  南王世子知道攻人要攻心,他以为借天灾之口可以激发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可是谎言终究是谎言,总有兜不住的那天,等到百姓意识到他的不良用心的时候,他只会自食恶果。
  南王的话太过于直白,众人听了有些懵懂,窦玉成快言快语,“王爷,世子是您的亲骨肉吗?”?“哼!某倒巴不得他不是。”南王毫不犹豫回答,这样他连断绝关系都不用了。
  这个话题太过于敏感,崔叙也不好当着人家老子的面商量怎么打他的儿子,只好转移了话题,“如今外面戒备森严,我们只能躲一躲风头,想必过几日,朝廷就会派兵镇压了。”
  “小事,你们在这里住下便是。”南王摆摆手道:“某虽然管不住那个逆子,但护住你们还是够的,这里是某的私宅,他就是再没有猖狂,也不敢担上不孝的罪名。”
  他还没死呢,不至于连座宅子都护不住。
  第五百一十五章:暮年
  “那洪州如何是好?”百里谦提出质疑,“洪州可等不得。”
  “洪州怎么了?”南王问道。
  百里谦抬眼看了看崔叙,崔叙点点头,他便将山中兵营以及要攻打洪州的事再次说了一遍。
  “好大的胆子,这孽障到底做了多少大逆之事!”南王又成功的被气到了,他原以为自己查到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没想到这个逆子还藏了一手,“洪州绝对不能丢。”
  “为何?难不成洪州有甚要紧?”崔叙问道,他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洪州的位置,结合当前的局势,觉得洪州丢了不会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南王平息了一下心情,沉声道:“你们应该知道江南乃是鱼米之乡,大兴的粮食有很多都是依靠江南供给的,若是洪州再丢了,那么江南最富裕的土地就会被他收入囊中。”
  “这样不算大事。”窦玉成道:“反正圣人很快就会派兵镇压。”
  “话虽如此,但你们要知道边关危急,能抽调出来的兵力并不多,洪州大多数平地县城,攻防之战交替的很快,若是准备妥当,持久战未必不会发生。”南王分析道:“凭借着江南的粮食可以撑很久,若是明年江南的粮食运不出去……”
  “那粮价要乱。”崔叙也想到了这点,“粮食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动摇不得。”
  “所以洪州不能丢,若是逼急了,那厮将春耕的庄稼全部毁掉,那才是真正的鱼死网破。”南王道:“江南各地的几次灾难已经毁了不少农田,洪州是最后的粮仓。”
  众人听完倒吸一口气,万万没想到只是丢一个州府罢了,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影响。
  南王道:“你们太年轻,不知江南的重要性,也因为其重要,所以其州府刺史都会严格挑选,府牧皆由皇室担任。”
  “可是拿什么守啊?”窦玉成愁眉苦脸,“咱们现在手里无兵可用。”
  大兴地域辽阔,与多国接壤之处偶有摩擦,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各个边关,洪州地处内陆,可不像在边关那样可以抽调出个万儿八千人,现在就是调八百人都难。
  崔叙面露难色,“离我们最近的是经略军,若是圣人得到消息,派兵过来,也要十几日。”
  “那帮匪兵在隋州边境,离洪州不过五百里,快的话十日便能抵达。”百里谦道,这是因为人太多行军不便,要是单人骑马的话,也就两三日便能到地方。”
  “哎。”南王忧心忡忡,“若说可用之兵,那倒是有一个,折冲府兵倒是可以调来用用。”
  闻言,窦玉成和百里谦的目光落在崔叙的身上。
  崔叙不动神色道:“折冲府兵受皇命调遣,寻常官吏调动不得,再则折冲府兵上府不过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只有八百人,除非集全江南府兵之力,不然也来不及。”
  南王也知道这是下下之举,“卫士不见鱼符不发兵,原先刺史还能调派一二,可申刺史自大去救灾后不知所踪,现在是腹背受敌啊。”
  折冲府下属的所有士兵也可以称之为卫士,乃是守护地方安宁最重要的力量,和那些维护城市秩序、看大门的守军不同,他们才是真正的将士。
  可惜折冲府兵只接受鱼符的命令,哪怕是他贵为皇族也不能随意调动,南王有些惆怅,觉得自己这个皇室身份就跟假的一样,什么都做不了。
  “当年我带兵出征的时候也是手握二十万大军的,如今连几百人都调动不了……”以前的风光不在,他已经是个垂暮的老人了,叱咤风云一辈子,到头来以这样结尾,他又如何甘心?
  深感自己窝囊的南王又同他们感慨几句,等到管事跑过来催促,说是前院的客人准备走了,他这才跟崔叙等人告辞,“都是某一些老友,说是来找某喝酒,实际都是来打探消息的,可惜某已经是一个要埋进土里的老人的,那能有甚帮助?还不如不来,某还得费心招呼。”
  崔叙站起身来相送,“王爷辛苦了,需保重身体才是。”
  南王摆摆手,在管事的搀扶下离开小院,崔叙能感觉到,他的身子比来的时候要佝偻了许多。
  等人离开后,窦玉成感叹道:“这南王府好生有趣,儿子要造反,老子不支持也就罢了,反而要对着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