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崔叙道:“南王久经风雨,最能看清局势,他心知世子必败。”
  “可那毕竟是他的儿子,他这样做就不怕害死世子吗?”窦玉成道。
  “不过是一个不成器的儿子罢了。”崔叙淡淡道:“南王庶子多的是,牺牲一个世子自然会有下一个世子顶上。”
  “好恨的心啊。”窦玉成难得感叹,虽然他阿耶经常打他,但他知道阿耶也是疼他的,当然,他也不会做出这等众叛亲离之事就是了,“好在有他帮忙,不然我们连躲藏的地方都没有。”
  崔叙没有回答,心想,南王能在先帝夺位的时候活到现在,他不会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和善,这样的人老奸巨猾来形容也不为过,收留他们不会仅仅是因为他要为世子赎罪,他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带着目的的。
  “对了,王爷不是说折冲府兵可以一用吗?那……”窦玉成话还没说完,便被百里谦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嘴,只能发出“呜呜”的叫声。
  “慎言!”百里谦言简意骇,“小心隔墙有耳。”
  窦玉成惊觉自己说的确实不是时候,飞快地点了点头,百里谦这才放下手,重新坐回了石凳上。
  窦玉成眼珠子转了转,凑近崔叙,连比带划道:“你不是有那个,咱们可以这样。”
  崔叙只看一眼便会意,“不可。”
  “为何?”窦玉成紧张兮兮,“王爷不是说了吗?洪州不能丢。”
  崔叙将冷了的茶一饮而尽,冷声道:“洪州不会丢。”?说完,他不再解释,转身去了后面的厢房。
  “他这是甚意思?”窦玉成看着崔叙离去的背影,碰了碰百里谦的肩膀,“难不成他有计划了?”?同样一无所知的百里谦摇摇头,跟着崔叙进去了。
  窦玉成耸耸肩,远处的歌舞声还在继续,他静静地听了一会儿,离开了院子。
  算了,反正他也不想管太多,人生在世,快活最重要。
  第五百一十六章:朝堂
  十日后,长安城。
  长安城一如既然地繁华热闹,正午时分,东西市照旧打开坊门,百姓三五结伴去买卖杂物、添置家用,似乎江南的动荡对这里没有半分影响。
  只有茶肆酒楼里,偶尔有几个人避开耳目,悄声谈论着什么。
  和民间的安宁相比,朝堂上风波不断,圣人连续上朝十来日了,朝会过后还会召集阁老在偏殿商议要事,朝臣们拿捏不好圣人的心思,没有人敢触霉头。
  连御史大夫撞柱子的次数都少了许多,遇到意见相左之事也会各自下朝理论,端的是乖巧听话。
  又是一次大朝会结束,圣人在朝上咳的厉害,朝会一结束便被皇后叫来的御医请回宫休息了。
  “王公,请留步!”
  大理寺卿王公刚一出前朝大殿,便被人叫住了,跟在他身后的胡理和亓官戍也停下了脚步,略带好奇地对着来人行礼,“鲁王殿下安好。”
  鲁王随手挥了挥,径直问王公,“王公,不知崔叙崔寺正现在可在江南?”
  王公一顿,摸着胡子道:“自然,崔寺正代天巡视,离开边塞之后,便转道去了江南,这是众人皆知之事。”
  “江南多险,为何不早些叫他回来?”鲁王蹙眉道:“某听说他还在边塞抓了一个大人物,这么大的功劳不足以抵消他前头所犯的过错吗?”
  说着,他的目光落在了亓官戍的身上。
  鲁王的目光只是带着好奇和不解,比起其他人明目张胆的讽刺和讥笑好了太多,亓官戍耸耸肩,好笑之余又带了几分无可奈何。
  老实说他也很意外,为何崔叙争了那么大的功劳,结果当上大理寺少卿的人竟是自己?而且还是王公极力推上去的,连胡理胡少卿也没有反对。
  因为窦小郎君一案,郑峰郑少卿在那之后受到牵连,被圣人随意寻了个借口调出了京城,只怕此生都不会得到重用了。
  尽管他是为了大理寺好,但是他的私心也让大理寺的公正立场消减了许多,被调走是理所当然之事,郑峰对此并没有不满,将手头上的事整理一番,收拾好东西便离开了。
  对于这个一手提拔上来的亓官戍,他并没有交代什么,连一句话都没说,亓官戍知道,在他的心里,自己和他等于是一伙儿的,他蒙难,自己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事情就这么离谱,郑峰走后,自己毫无预兆地顶上了大理寺少卿之位,而不是人人都看好、连破好几桩大案的崔叙。
  不少人都骂他狼心狗肺、背主忘义,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亓官戍对此表示很冤,他哪里知道会到这一步?真以为他想当这个大理寺少卿啊?这不是把他往火堆上烤吗?
  他明明什么都没做,平白无辜遭一顿骂,他就愿意了?要不是王公和胡少卿一起开导过他,他早就辞官不干了,用的着受这个气!
  可惜这些只能在心中腹诽,表面上他还是装作“不关我事,我啥也不知道,有事别问我”的样子,微笑着面对所有心怀不怠之人。
  比如说此刻,很少去上朝、只会吃喝玩乐的鲁王殿下对此就很不满。
  “殿下,崔寺正之事是圣人亲自下的惩戒令,某也无力更改。”王公一脸惆怅,“某也求过情,想着江南如今不安定,早些回来也是好的,可圣人不愿采纳谏言啊!正是多事之秋,大理寺也不好过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