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不但如此,你还篡改了真相,让世子误以为是先帝言而无信、违背了誓言。”崔叙道:“兵器一事也好、匪兵一事也罢,包括利用天灾贪污赈灾银钱,屠杀几十户人家之事都是你暗中指使的?”
“自然。”南王坦然地承认了,“不然你以为凭他那个脑子可以想到如此复杂之事?”
“既然你准备了这么久,为何不等真正的天灾再次来临?人为发动天灾不是明智之举。”这也是崔叙疑惑的事,因为这次的暴乱发生的太突然了,像是被赶鸭子上架一样匆忙。
“自然是因为你。”南王看了看崔叙,意味深长道:“正因为你的出现才导致这一切提前发生。”
“我?”崔叙眼里满是疑惑。
南王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他也没打算瞒着。
关于崔叙的事要追溯到在长安的时候,他们注意到崔叙,还是安和公主一案,那个案子让崔叙在长安扬了名,他们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善于破案的年轻人正在成长。
但那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在意,只觉得崔叙远在长安,够不到外面的世界。
后来崔叙从升平长公主手中拿到了金吾卫令,他们这才发现能调动天下府兵的金吾卫令竟然还在升平长公主的手中,并且军令依旧。
那时候的他们想着若是拿到了此物,何惧朝廷大军??于是他们便派人潜入长公主府,想将此物偷到手,哪知他们的人苦寻好几个月也不见鱼符的踪迹。
就在他们以为升平公主迫于形势将鱼符送还给了圣人的时候,边关之事传来,他们才意识到鱼符可能落到了崔叙的手上。
“所以我到了江南之后,你才会对吾那般用心,甚至不惜将世子推出来,也要赢得我的信任。”崔叙想到当时泾县告急的时候,南王不但将自己放了出来,甚至还把自己的令牌借给他,让他可打开泾县义仓救人。
那时候,他真的以为南王是在帮自己。
“一开始,吾将你困在府中,不过是想着你身上带着鱼符,吾可以拿到手。”南王道:“可后来吾发现你生性警惕,若是想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拿到鱼符,单单困住你是没用的。”
当时,恰好发生季伯来一案,他以保护为名将崔叙困在王府,一方面是想找机会探出鱼符的下落,一方面是想阻止他继续调查当年的案子。
“那泾县发现的那些尸体,也是你派人丢下的?”桑榆问道:“应该是为了不让我们查到你的头上,借此发现那些官银的去处?”
“是。”南王将目光落在了桑榆的身上,眼中带着赞赏,“吾愿以为将凶手送到你们的面前,又将崔叙召来宣城,你们可就群龙无首,草草了事,没想到,你和那个谈之闻竟然发现了之后的秘密?若是吾没有猜错,查案的主事人应该是你吧?”
桑榆深吸一口气,“被你杀死的泾县江家乃是我的义父义母?”
“义父义母?”南王嘴里念叨了两句,忽而轻笑,“原来是这样,他们倒是养了一个好女儿,你是个几分本事的,竟然能查出这些,江家?吾想起来了,吾原本没想杀他们,只是他们替吾送了东西,吾总要讨回来。”
第五百四十五章:破绽
“你将官银藏在他们的货物里带了回来,竟然还将他们灭口?”桑榆觉得自己的肺都要气炸了。?“那又如何?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是因为没人知晓,他们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南王理所当然道:“若是没有那些银子,吾又要如何屯兵器、养私兵?”
“王爷年轻时也曾看不得人间疾苦,如今竟然变成这般草菅人命的模样,真叫人惋惜。”崔叙感叹道:“若是宣妃九泉之下知晓此事,会作何感想呢?”
“她作何感想都不重要了。”南王道:“她生前为了百姓牺牲自己,死后难道还要为他们责怪吾吗?”
南王闭上了眼,若是能责怪他,想来他也是愿意的,这么多年,宣敏从来不曾入梦见他,因为恨她,他甚至没有留下她一张画像,如今连她的样貌都快忘记了。
“你…… ”桑榆气急,她上前两步,恨不得撕碎这张伪善的脸,若不是他,江家怎会一夜之间死无全尸,他还有脸说这样的话?
她突然想起了百里谦,若是他还在这里,难保不会直接动手。
“阿榆。”手腕突然被崔叙拉住,他轻声道:“不要急,咱们会为芙娘子和江郎君报仇的。”
“是啊是啊。”申蓝也劝道:“不如听王爷说完再作定夺?”
他在一旁听的心惊胆战,看了一眼院子外,忍不住抹了一把冷汗,好在这附近的屋子都没人住,这里也只有他们,不会伤及无辜。
“后来的事你们不是也知道吗?”南王漫不经心道:“天灾爆发后,崔叙来到宣城,吾从世子手下救了你,想从你手中骗到鱼符,岂料你油盐不进,吾只好将消息透露给了世子,再然后就是世子身败,吾亲手杀了他。”
“既然世子顶了罪,已死无对证,王爷为何在这个时候现身?”崔叙看了看南王身后的屋子,里面隐约能看到一具盖着白布的尸体,“王爷不应该保全自身吗?”
“现不现身有何区别?”南王看了看崔叙,似笑非笑道:“吾就是不出来认罪,崔寺正也不早发现了?”
崔叙淡然一笑,“王爷好眼神。”